建筑施工安全缺陷與控制策略
時間:2022-04-16 05:40:00
導語:建筑施工安全缺陷與控制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管理部門職能轉變滯后。
管理出現真空由于我國實行的是“國家監察、行業管理”的建筑安全管理體制,但是,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國家機構改革,企業改制,企業逐漸脫離了行業行政管理的束縛,成為了市場中獨立的行為主體。
1.2建筑企業安全管理原因
(1)建筑單位安全管理問題:將建筑工程的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發包給不夠資質或能力的單位甚至非法的個體承包商,導致施工管理不嚴格、安全培訓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或基本沒有。
(2)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單位主要的安全問題:勘察、設計單位不按進行勘察或設計,或改變勘察設計文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使勘察設計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證建筑物和施工人員的安全。工程監理單位未對施工單位的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安全施工方案進行認真的審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沒有對施工單位落實安全措施的情況進行認真監理,發現事故隱患時,也未采取果斷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
(3)施工單位的安全問題:隨著國家基建投資的不斷加大,建筑企業準人政策的調整,使得施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施工隊伍不斷擴大。建筑安全問題主要出在施工單位的身上。主要表現為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不健全、對現場操作工人的管理嚴重滯后、對新工藝的認識和準備不足、市場行為不規范等。2建筑施工中安全問題的控制
2.1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基本措施
(1)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依法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施工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對建設工程項目的安全施工負責,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費用的有效使用。施工單位應當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對安全生產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
(2)防性試驗就是對現場使用的設備、工具、材料、用品等,在使用前或使用中定期進行機械強度或絕緣性能等特征的試驗,避免“帶病”運行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由于長期磨損或意外損傷,可造成設備事故,甚至使周圍職工受到人身傷害。要對機械設備做好經常性的保養和有計劃地檢修,使其保持在安全運行使用狀態,從而確保使用操縱人員的人身安全。
(3)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指導全局、統籌規劃建筑工程施工活動全過程的組織、技術、經濟文件,是施工生產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保證各項建設項目順利地連續施工并從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產任務的前提。
(4)建設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負責項目管理的技術人員應當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作出詳細說明,.并由雙方簽字確認。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人口處、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橋梁口、隧道口、基坑邊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警示標志。
2.2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文明施工技術(作業)體系:創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業,不僅是管理性很強的工作,而且也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安全與文明密不可分,共處于一體,組成了安全文明的共同體;創建安全文明工地與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術也密不可分,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體。
(2)施工安全防護和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現場的管理和文明施工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是相輔相成的,施工安全生產不但要保證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要加強現場管理,保證施工井然有序,改變過去臟亂差的面貌,對提高投資效益和保證工程質量也有深遠的意義。
2.3建筑施工安全保證體系
(1)思想保證體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處理好安全與思想的關系。常言道:思想是人體的靈魂,思想決定行為。人們做事,也總是離不開思想的指導。我國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作為安全生產的總指導方針,也正是要求我們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采取各種可能的措施,將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以最大可能度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2)制度保證體系: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制度保證體系一般由崗位管理、措施管理、投入和物資管理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組成。
(3)技術保證體系:建筑施工生產中的安全技術涉及面廣,需要解決的問題各式各樣。技術保證體系就是要對施工要求與安排、技術設計和監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關事故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建立起適應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科學的保證體系。
- 上一篇:建筑施工新技術研發運用
- 下一篇:經濟法教學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