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分析

時間:2022-11-05 03:34:04

導語: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分析

摘要:對國有企業而言,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不僅是自身改革發展的內在要求、改善人才結構的重要途徑,更是其市場化的必然選擇。目前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存在著行政委派占主導地位、經營管理者動力不足、科學的獎懲機制未建立等問題。因此,國有企業要在競爭擇優、依法依規、契約化管理等原則的指導下,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人才的儲備、選拔、補充和選配。但是,只有從樹立觀念、分類分層次管理、徹底取消國企領導干部級別、建立健全機制體制等諸多方面一起努力,才能做好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市場化選聘工作。

關鍵詞: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

2020年7月21日,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企業家要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有效調動員工創造力。2018年10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講話中指出:要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推動國有企業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近年來,國有企業市場化選聘已經被高度認可并從宏觀層面進行了多次部署,一些地方和企業也進行了積極探索,比如日照市及深圳市國資委、湖南新天地集團等。但是,在具體操作層面和實際工作中,充分調動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積極性,按照中央部署,真正實現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對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國企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國有企業要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必須依靠深化內部改革,逐步構建適應市場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面對新一輪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市場化選聘人才工作更加凸現其重要性,人才選聘與市場接軌會加快推進企業改革發展步伐,并鞏固和擴大企業改革發展成果。市場化選聘人才是把國有企業打造成具有一定國內外競爭優勢企業的需要。推進市場化選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F代企業制度核心是建立明晰科學的產權關系和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這就決定了委托者對者的選擇必然通過利益機制在市場上選擇,而要進行市場選擇,就必須有一個可供選擇的企業經營管理者群體,以提供可能的人才支持。(二)開創國企人才管理新局面的需要。市場化選聘人才是改善國有企業人才隊伍結構的需要,是開創國有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新局面的需要。目前,國有企業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專業結構等不盡合理,特別是不能很好滿足企業速度、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需要。通過市場化選聘人才,能夠有效地改善人才隊伍結構,推動人才隊伍更加專業化、職業化、市場化、知識化。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堅實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三)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經濟的不斷發展要求國有企業融入市場經濟,與外部市場對接。同時伴隨著企業內部改組、改制,企業的經濟結構、組織結構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多法人、多投資主體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多種經濟主體的經濟關聯和交往日益復雜,需要我們對外要應付購買者或供貨方在時間、空間、質量、價格等方面的背離,維護企業利益,更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推進企業內部的市場化,傳遞市場壓力和風險,形成集團內部市場鏈,促進集團內部的公平交易、合法經營和規范管理。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是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可以堵塞經營管理中的漏洞,防范國有企業經營風險,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運行質量,促進國有企業在法制的軌道上健康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任命仍然是主要形式。如前文所述,雖然,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者選用方式上已有不少探索和實踐,但其深度和廣度仍遠遠不夠,行政化委任制仍然是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選用的主導方式。以作者所在地級市為例,九大國有平臺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超過70人,但幾乎沒有通過市場化選聘途徑產生的,都是委派而來。有的是直接從相關部委調整而來,選人用人的市場化程度非常低,包括產生途徑、業績考核、相關激勵和懲罰等方面的機制遠未建立。(二)沒有充分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一直沿襲黨政干部的管理模式,并實行單一的委任制,企業負責人不是職業化的企業家,而是享有一定行政級別的官員。雖然一直在強調對企業以及企業領導人不再確定行政級別,但實際上仍然將企業領導人當作干部(官員)來對待和管理,這就造成了企業負責人往往只對上級領導負責,而不對企業和股東負責;只聽從上級部門的指揮,而不接受市場信號的調節和約束。這種機制不僅難以選拔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所需要的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即使選拔出來了優秀人才,也會因缺乏職位風險和市場競爭壓力而難以成為真正的優秀企業家。企業領導人目標偏離企業長遠發展目標而過分追求短期利潤的現象較多地存在,內部人控制現象比較嚴重,沒有形成企業治理中各司其職、權責明確、相互制衡的機制,嚴重背離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三)沒有建立起科學的體質機制。依據什么來評判國有企業經營的好壞,任期內國企經營好壞如何考核,對考核結果如何應用,這是一個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者積極性的關鍵問題。在目前的運行機制中,還沒有建立一套科學的經營業績考核評價機制,經營者的任期、經營標的、考核指標和考核機制、監督約束機制都不夠完善,責任機制、責任追究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也沒有到位。多數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收入還比較低,與市場價位往往存在較大的落差且薪酬結構單一,缺乏必要的激勵、退休金計劃等中長期激勵手段。一方面,導致有些企業花大成本培養的、精于業務的管理人員安于現狀、就不再努力;另一方面,無法激發另一部分有能力、有才華年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不利于優秀拔尖人才的成長。(四)頂層設計有待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規劃是診斷人力資源管理效果的核心標準,也是實現企業目標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國部分國有企業對于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缺少長遠規劃,即使有人力資源規劃,也大多停留在數量的管理層次上,而無法提升到環境層次和管理活動層次上來,這勢必影響人力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利用率。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的管理缺乏合理的考核、激勵機制,尤其反映在管理人員招聘、聘用、績效考核、職業生涯規劃、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考核評估體系這就使人的潛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影響個性的發展。也嚴重影響著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制約著國有企業的發展。

三、相關建議

(一)樹立市場化選聘人才的觀念,加強市場化選聘人才的管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以推進企業經營管理者市場化、職業化為重點,堅持市場配置、組織選拔和依法管理相結合,改革和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選拔任用方式。對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依法實行派出制或選舉制。對經理人推行聘任制,實行契約化管理”。因此,要在企業內部形成統一認識,樹立“人人都能成才”和“人才市場化”等全新的人才觀,使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成為常規,而不再是依靠人情和關系進行選拔和管理,為市場化選聘人才創造良好環境和氛圍。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應高度重視市場化選聘人才工作,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并專門成立市場化選聘人才工作機構,在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堅持探索研究市場化選聘人才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快人才選聘的市場化進程,加強理論研究、過程跟蹤和評價監督,保證市場化選聘人才工作健康、持續、有效開展。(二)遵循分類分層次的管理原則,徹底取消國企領導干部級別。市場化用人機制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來的。目前,企業副總經理一級的經營管理人員和建立了董事會的公司的總經理,可以進行市場化選聘。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可以采用企業內部競聘、社會公開招聘、人才市場選聘、獵頭公司推薦等不同方式,甚至國際化的選聘。國有獨資企業的經營者、公司制企業的董事會成員,應逐步推行市場化配置的方式。可以由國有資產出資人提名和推薦,逐步從委任制過渡到競聘制。國有獨資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會試點中,擴大外部董事比例和外部董事的選擇,實質上也是向市場化配置人力資源過渡的一種嘗試。長期用政治標準和行政權力代替市場機制的人力資源配置方式,使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干部意識難以消除,也是容易形“雙重人格”矛盾的根源。必須徹底解除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特別是一把手的干部身份,使追求政績的“黨員干部”回歸到追求企業效益最大化的“職業經理人”。在實事求是和注重實績的原則下,建立客觀、公正、科學的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對企業經營者實行全面的契約化管理,通過簽訂合同明確對經營管理者的聘任、考核和獎懲,落實經濟責任,做到企業經營管理者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變過去的行政級別管理為出資人的資產管理。(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機制體制,加快經營管理人才市場建設??冃Э己耸鞘袌龌萌藱C制建設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也是建立和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的基礎。對于考核期內企業發生清產核資、資產重組、改制上市、重大投資等情況的要給予特別的關注。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考核過程的規范和公正。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激發經營管理者創造突出業績,使出資人與經營者形成良好的利益捆綁機制,在兩者之間建立相互依賴、相互制衡的機制。只有建立了能夠使創造財富的人力資本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的分配機制,國有企業才能在與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人才競爭中取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是市場化人才供求機制的載體,其發展滯后是制約國有企業市場化用人機制形成的外部因素之一。因此,必須在促進市場主體成長、建立市場運行規則、規范市場秩序等方面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快人才市場的發育和完善。目前當務之急是由政府牽頭,組織部門、人事部門以及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勞動部門等機構和部門共同組建人才市場,進一步加強經營管理人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氛圍營造,盡快建立起覆蓋全國、連接海內外的信息網絡,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決定因素之一,對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始終要依靠和發揮國有企業的重要作用。在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效結合,最重要的是使國有企業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國有企業只有放下包袱、大膽嘗試,才能逐步尋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郭亮.市場化選聘國企經理層和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探究[J].支部建設,2019(35):35-37.

[2]尹娥.湖南新天地集團市場化選聘人才管理探析[J].低碳世界,2016(07):234-235.

[3]王衍海.對國有企業市場化選聘人才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20(01):89-90.

[4]盧淵.淺談國有企業如何市場化選聘人才[J].科技與創新,2020(05):102.

作者:張紅星 胡軍 單位:1.廣西柳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2.廣西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