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管理的意義與對策分析
時間:2022-04-22 11:32:36
導語:企業物流管理的意義與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在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此方面的專業人才較為缺乏。在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的條件下,傳統物流管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企業發展要求,在建設信息化物流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急需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但是就當前的情況而言,人才狀況不容樂觀,部分員工不知何為物流,還有的員工甚至不了解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企業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面臨極大困難。信息管理技術的發展得益于網絡技術的發展,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信息管理技術已經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且這些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例如,多數發達國家在管理企業物流時,應用條碼技術,且使用率將近100%;而在我國,條碼技術被應用的范圍較窄,且應用頻率也較低。此外,由于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不強,而開發新技術需要較高的成本,這就致使我國的許多企業無力開發新技術,因此射頻識別技術等先進技術在我國尚得不到有效利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多數企業在管理物流時,采用的方式大而全。在管理時沒有根據企業具體規模選擇合適的方式,而是采用統一的產供銷一體的管理方式。在多數企業當中,其經營者不重視物流管理,簡單地認為做好倉儲工作以及運輸工作便可以管理好企業物流,但是卻沒有認識到物流管理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以及流通成本。這樣的陳舊觀念影響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實現。
要使企業物流管理盡快實現信息化,則應加快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手段:在社會上招聘懂技術以及熟悉業務的人才,也可以對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培養,使其成長為專業信息人才[3]。如果在管理物流的初始化階段,人才數量不足以滿足需求,暫時難以找到一定數量的綜合型人才,那么就可以將人才定崗作為選拔管理人才的手段,可以將員工所具有的專長作為依據,將其分配到較為適合的崗位上。在培養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過程中,應積極引起國外的先進培養模式,并借鑒其成功經驗,提高人才素質。在物流管理當中,管理技術是影響管理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要使企業的物流管理方式實現信息化,那么就應重視先進信息管理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以便有效控制與處理物流信息,從而使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運營成本得以降低。運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技術,應突出自動化辨識技術系統數據交換技術。其中自動化辨識技術既包括聲音、視覺以及射頻方面的識別技術,也包括磁條技術與條碼技術等。而系統數據交換技術可以自動處理企業當中的物流信息,規范物流運作,實現報文標準化、軟件結構化、單證格式化。從而完善現有的物流管理方式,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進程。管理意識是影響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企業的主要管理人員應認識到物流管理實現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充分重視采用信息化的方式來管理物流[4]。例如,可以建立起促進物流管理實現信息化的專門機構,同時安排專人負責管理該部門。此外,企業當中的主要管理人員應多交流溝通信息化物流管理工作,如組織專門的交流會,以便使全體員工進一步認識與了解實現物流管理實現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在另一方面,管理者應重視更新觀念,認識到在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條件下,只有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才能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為了加快企業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進程,企業不應忽視信息資源管理。因為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應用多門學科的知識,只有加強信息資源管理,才能有效實現信息化的物流管理。應注意做好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第一,企業應根據自身需求定位物流管理方式,并制定物流管理信息化要實現的目標。要確保物流管理能夠實現信息化,其中的一個必要的前提是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計算機管理系統,在建立起系統之后,還要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對系統進行有效完善,以便使系統與物流管理實際的情況相適應,從而有效管理物流。企業在制定目標時,應以自身情況作為依據,切忌好高騖遠或只考慮當前利益而不考慮長遠利益;并將企業文化、企業員工素質、企業發展實力、企業經營特點以及企業的區域位置作為管理物流信息資源的依據。第二,對于企業當前所產生的數據流,應重視規劃,將數據流之間的邏輯關系理順。在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要采用定量的方式來考核管理物流的能力,這就離不開數據流的整理以及分析工作,有效整理物流數據能夠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依據,從而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綜上所述,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夠有效提高現有物流管理效率與管理水平,所以企業應重視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設。企業發展與物流管理方式的完善程度是相互作用的,管理方式的完善推動企業發展,而企業發展也能夠推動管理方式的完善。企業應采用信息化的方式來管理物流,使企業物流管理方式得到不斷完善,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本文作者:何梅芳工作單位:貴港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