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探析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關聯性

時間:2022-01-14 09:32:00

導語:比較探析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關聯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比較探析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關聯性

[摘要]現代企業管理有兩個重要概念:制度管理人本管理。在理論上,兩者并不矛盾,但在當前強調“以人為本”的時代背景下,這就容易使我們的企業經營管理者在思想上產生矛盾,人本管理與管理制度之間到底孰重孰輕?本文就這兩者之間的相互協調關系提出了一些筆者的看法。

[關鍵詞]管理制度人本管理

一、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

制度管理是具有標準化、量化性質的剛性管理,側重宏觀的、整體性、普遍性的視角。人本管理則強調從人的情感、需要、發展的角度來理解管理,是一種柔性管理,側重微觀的、具體性、差異性的視角。

制度管理,是以制度規范為基本手段來協調企業組織協作行為的管理方式。現代企業的制度管理是市場經濟下的制度管理,是當管理的協調作用比市場的協調更有效率和更為有利可圖時作為市場機制的替代品出現的,它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根和源。

“人本主義”是相對于“資本主義”而提出的,這里的“本”實際上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種從哲學意義上產生的、對組織管理本質的新認識。傳統的管理理論認為員工是企業的一種成本,因此,在管理中體現為“節約”和“支出”;現代管理理論將員工當作企業的一種“資源”,著重突出的是如何加以“開發”和“利用”;而最新的管理理念不僅僅是將員工看作企業的一種生產要素或資源,而是把他們視為企業的資本,強調的是“投入”與“產出”。人本管理是以人的自主管理為基礎,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企業發展遠景為引導,從而實現對員工人格的尊重,人性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有人把人本管理提煉為三句話,“點亮人性的光輝,回歸生命的價值,共創繁榮和幸福”。管理正是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的過程,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都是通過人力資源的驅動來實現的。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說,人本管理已成為提升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必然趨勢。

二、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的協調

在理論上,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并不矛盾,因為他們的目標是統一的,即企業的效率,同時他們存在的基礎也是統一的,即企業發展的遠景和利益共同體。共同的存在基礎和共同的目標決定了他們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關系;制度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制度管理為人本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環境和渠道,企業的制度框架保證了企業成員在組織內部得到公平對待,從而從根本上為人本管理提供了條件;人本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方向,人本管理能夠提高企業制度管理的效率,人的積極性的提高一方面來源于有效的制度管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制度管理更加有效。

可是在現實中,當兩者并存時,特別是當前在強調“以人為本”的時代背景下,往往出現矛盾,讓企業管理者感到非常困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現實非常復雜,當企業所處的環境不同時,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必有一者取其重。具體到當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在處理兩種管理思想的關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制度建設和制度管理放在首要位置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并不具備全面推行人本管理的條件。絕大多數企業制度建設極不健全,缺乏基本的理性素質,不是靠制度來保證效率,而是依賴個人領導才能,依靠偶然的市場機遇,依靠員工的個人經驗和自覺性,這種低下的管理基礎是由于我們沒有經歷過西方百年工業文明的洗禮而造成的。把企業的未來建立在個體能力和自覺性的基礎上是不可靠的。可以設想,在一個沒有制度保障的組織當中,人本管理只會是空中樓閣,流于形式。

2.制度管理不僅要考慮防止員工不良的行為,更重要的還在于要引導員工正確的行為,體現人本管理的思想

按照X理論的創始人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McGregor)教授的觀點,大多數人的天性是懶惰的、缺乏進取心,主張通過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來規范人們的不自覺行為,因此,有人形象地將現代企業的制度管理比喻成一只“熾熱的火爐”,在這里我更愿意把企業管理制度看作“教練”的角色,用來規范和引導員工的行為。我們應該通過建立規范的產權制度、嚴密的組織制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來界定組織內部每個成員的利益區間,其中,產權制度是前提,組織制度是保證,管理制度是基礎。我們要在具體的制度當中體現人本管理的思想,關鍵是要使我們的企業制度體現對組織內部不同群體的激勵與約束作用。“59歲現象”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的企業制度管理缺乏人本管理思想。所以當前在我國中小企業中,與其說運用人本管理不如說用制度管理來落實人本管理的思想更為貼切。通過制度管理保證組織內部成員能夠看到業績好壞的標準和因此帶來的結果,看到職業生涯發展的空間,看到能力提升帶來的利益,這樣,員工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自然會被激發和釋放出來。

3.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結合必須與市場經濟條件相適應

在新的經濟體制下,我們要確立一整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模式。我們要使得企業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同時也使得企業員工成為有競爭意識的市場主體。企業制度的創新和員工觀念的更新要同時進行。保證員工在一個公平的制度環境下,一方面服務于企業,一方面得到個人的發展,正體現了市場經濟對企業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要求。

4.不同條件應有不同的管理側重

人本管理的同時,進行制度的規范是必要的。但是,管理者在進行這兩種管理時,不同條件下應有所側重。

(1)從企業類型來看,常規型、制造類的組織應側重于制度管理,因為這類組織需要正規化管理,要求員工步調一致;知識型、高科技型企業則應側重于人本管理,因為這類企業強調自我管理,鼓勵創新。

(2)從企業人力資源狀況來看,一切管理最終都要落實到人的身上,因而人員的素質和狀況是決定一個企業采用何種管理方式的基本因素。成熟度理論認為,應根據員工成熟度狀況采用從控制、指導到授權、參與等不同的領導方式。在當今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之際,勞動者的技能和素質較以前已有很大的提高,一部分人是使用知識和文化來創造價值,因此必須探索使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實現對其的管理,以挖掘他們的創新潛力。

(3)從環境來看,制度管理適合較穩定的環境中,如市場比較穩定、產品可以批量生產;在動態多變、產品個性化的環境中,人本管理相比較而言更合適。

(4)從企業發展來看,組織在創業時期,人本管理就更能體現其激勵下屬的功效;而當組織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時,制度管理無疑成為組織有效運轉的強大支撐。公務員之家

5.建立科學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現實結合點

制度管理對人性的假設與麥格雷戈的“X理論”的假設基本一致,即人性是消極的,因此側重對人的約束,而人本管理則與麥格雷戈的“Y理論”的假設基本一致,側重對人的激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涉及企業產權制度、企業組織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各個領域,其目標在于保證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按要求完成合適的工作,關鍵就是要形成對企業各類人員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因此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結合。

總之,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是貫穿于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一對矛盾,由于企業自身不同的情況而分別充當著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們必須依據企業實情、抓住問題的主要一面,并側重采取相應的管理手段,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和真正達到兩者的結合與協調。制度管理是重中之重,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應該通過完善各類管理制度來引導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員工的制度意識,通過制度管理來整合企業的戰略、組織、資源等各種生產要素,從而將人本管理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