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稅務內部控制思考

時間:2022-02-16 08:55:06

導語:國有企業稅務內部控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稅務內部控制思考

摘要:國有企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同時也是國家稅收的主要承擔者。加強國企稅務內部控制,有利于降低國企的稅收成本,為國企防范稅務風險,促進國企健康發展。本文將就這方面的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稅務;內部控制

據統計,今天我國各類企業總數已經超過4000萬家,其中國企數量不到19000家,但國企卻貢獻了超過全國總稅收的50%。可見,國企是國家稅收當之無愧的基石。——國企的稅務工作,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稅收安全,也關系到國企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認真研究如何加強國企稅務內部控制。

一、國企稅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務管理觀念薄弱。國家的稅收方針、政策一直在動態調整中,但許多國企卻并不關注國家的稅收方針、稅收政策。一些國企領導片面強調經濟效益,把管理重點放在境外投資、上市融資、營銷、成本控制上,卻對稅務管理置之不理,使之流于形式。而國企的財務人員在進行稅務管理時,也以為稅務管理不過是申報稅務和繳納稅款,沒有認識到稅務管理的意義,無法運用科學手段進行稅務管理,更無法發揮稅務管理對于國企的積極作用。(二)稅務管理缺乏專業性。國企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深受計劃體制的影響,因而在運營方式與企業管理上具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許多財務管理人員從未學習過稅務管理的專業知識。在實際操作中,不知如何合理避稅,讓國企資金遭受不必要的損失;或沒有及時、足夠繳稅,嚴重影響國企的聲譽,甚至觸犯法律。(三)稅務管理體系存在缺陷。目前,國企基本上由財務部門負責稅務管理。財務部門在進行稅務管理時,必須做好審核,編制報表,理出成本控制的詳細數字,每天的工作量極大(目前大部分國企財務管理仍未實現信息化,更增添了工作難度),因此往往忽視評估稅務風險,弱化稅務籌劃。此外,稅務管理的綜合性極強,涉及國企采購、物流、存儲、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和各個部門,財務部門的權責過小,難以約束各環節、各部門,使國企稅務管理存在工作盲區。——而國企領導往往認為設立單獨的稅務部門是浪費人力、財力、物力的畫蛇添足,獨立開展稅務管理也就無從談起。

二、加強國企稅務內部控制的舉措

(一)建立稅務內部控制系統。國有企業應根據互相制衡、互相分離的原則,建立一個權責清晰、運轉協調、有效制衡、適應國企發展內在要求的內控體系。要規劃國企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起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權責明確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構成高效運轉、內部制衡的監督管理機制;要成立專業的稅務管理委員會,研究國家的稅收方針政策,評估國企在經營中面臨的各種運營風險和稅收風險,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的稅務管理的明確策略;稅務管理的策略制定完成后,要確定稅務管理的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與短期目標,再分解、細化為詳細的稅務籌劃,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門頭上,讓大家都參與到稅務管理中來,充分發揮各環節、各部門的積極性。要明確各環節、各部門的職責與分工,完善相互制約與相互監督機制,以期形成稅務管理的合力。此外,還要建立稅務管理的考核與獎懲制度,對嚴格執行稅務內部控制的有功人員予以獎勵,對違反制度的人員予以處罰。(二)開展綜合性稅務管理。許多國企屬于壟斷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動輒要出入數以億計的資金,因而面臨著較大的稅務風險。因此,這類壟斷型國企的業務部門、財務部門、法務部門應當共同參與到稅務管理中來,開展綜合性稅務管理,對稅務風險進行預測、評估、控制、防范;更好的治本之策是——設立獨立的稅務管理部門,下轄各業務部門、財務部門、法務部門,為本國企單位進行全面稅務管理。國企在生產運營中,需要建立合同會簽制度,由稅務管理部門負責每一項經濟合同,組織各個職能部門認真研究經濟合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性會審會簽,從源頭上消滅稅務風險。在簽訂采購合同時(國企采購原材料的數額往往極大),應實行精細化管理,嚴格規定發票的類型與稅務籌劃工作,要分別列示增值稅額與采購額,嚴格規范員工行為,避免員工鉆空子,揩油水。在簽訂產品銷售合同時,必須嚴格規定付款方式與增值稅繳納方式,對各項流程實行精細化管理,避免因工作疏忽產生不必要的稅務風險。此外,稅務管理部門還要在充分研究本國企單位經營情況的基礎上,制定適合各業務部門應用的分稅種指引,提高各業務部門的辦稅能力,降低省稅收成本,提高稅務管理能力。同時,稅務管理部門還須制定適合各業務部門應用的稅務風險指引,讓各業務部門的業務人員能夠識別、分析稅務風險,評估風險程度,權衡利弊,從源頭上防范稅務風險。——常見的稅務風險有很多,但只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難應付。如應收賬賬款逾期2年以上,可能無法收回;所以在財務部門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必須隨時關注應收賬款的截止日期,尤其要關注與本國企單位無經濟往來,賬齡超過一年的應收賬款,及時發出催收函;又如有些銷售商會先開具發票,然后賴賬不支付貨款,這就需要在簽訂銷售合同時明確規定:發票不能作為收款證明;在經濟往來中,若對方單位委托其他單位或個人代收款或代付款,必須要求第三方單位或個人向本國企單位出具書面委托書,明確寫明委托第三方單位或個人代收(代付);財務人員在簽訂任何一項經濟合同時,都必須分清定金與訂金的區別,定金是履行合同的擔保,一旦違約,違約方無權要求返還;而訂金則屬于預付款;在日常財務管理中,認真核查每一項涉稅業務支出,檢查國企是否在管理費用中支出了應由職工個人負擔的個人所得稅。——只要認真學習有關稅務風險的法律知識,這些風險都不難應付。(三)積極配合稅務部門工作,應繳盡繳。過去,有一些國企通過虛開或虛抵的方式少繳增值稅,自以為瞞天過海,稅務局查不到。——現在,國家稅務機關已正式使用“金稅三期”大數據,耍這些小花招的許多企業都經不住大數據分析系統的稽查,不僅要補交抵扣的稅款,還要繳納相當于漏繳稅款5倍的罰款及滯納金,而且國家稅務總局還要聯查偷稅、漏稅國企的上下游鏈條,實在有損國企形象與聲譽。——國企必須認識到:繳納稅款是企業必須履行的義務,應繳盡繳;并積極配合稅務機關的工作,歡迎稅務機關開展檢查監督;國企要通過稅務機關的網上平臺與稅務局保持實時聯系,及時傳達本單位的稅務訴求,若發現稅務風險,要請求稅務局幫助處理問題。此外,在面臨重大經營事項時,應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尋求稅務機關的指導、幫助,充分利用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四)完善稅務管理制度。健全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僅能約束國企內部的管理人員,而且可以制衡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環節上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及其權限職責。為防范國企的稅務風險,需要建立嚴格的稅務管理制度,規定財務行為,協調好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約束各部門的經營管理行為。稅務管理制度建立后,還要在實踐中進行適當調整,不斷完善,并嚴格執行。(五)提高稅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國企必須對稅務管理人員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利益觀,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并要求他們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等法律,提高他們的稅法意識。——做好稅務管理工作,必須德才兼備。國企要對稅務管理人員加強專業培訓,不僅要讓他們掌握扎實的會計知識、審計知識,還要讓他們學習計算機應用、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網絡技術,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業務能力。——在培訓結束后,還要讓稅務管理人員參與到國企日常生產經營的管理與決策中來,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讓培訓真正發揮實效。

三、結語

加強國企稅務內部控制,是國企健康經營的保證。國企必須本著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精神,認真研究稅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根據本企業的自身情況,建立符合本企業的稅務內部控制體系,提高稅務管理水平,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穎潔.加強稅務風險內部控制,促進國企發展[J].納稅,2018(32).

[2]艾小春.做好國有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會計師,2017(20).

[3]夏濤.關于增強大型國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6(24).

作者:郭萬宇 單位:吉林省萬豐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