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物流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4-24 10:09:00

導語:保稅區物流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稅區物流業發展論文

現代物流業是21世紀的重要朝陽產業。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穩定地發展,物流配送分撥作為一種產業也在我國悄然興起。據業內專家稱2002年是我國物流信息化發展的一年,國家對企業信息化的重視,電子政務的推廣、海關管理政策的改進、物流業務自身的迅速發展,都充當了物流信息化進程中強有力的助推器,制造業對物流業的需求則成了直接的推動力。特別是近10年,中國保稅區的出現,國際和國內物流業有了一個最佳的聯結點,從而使得我國物流配送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保稅區是我國參照國外自由貿易區的做法而設立的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這一區域在中國境內,但是在海關的關境之外。對于外國貨物直接進入這一區域不視為正式進口,不征收進口關稅和其它稅費。國家賦予保稅區的出口加工、倉儲物流、國際貿易及商品展示功能為溝通國際和國內兩個物流市場架起了橋梁。十幾年來,我國保稅區致力于管理機制創新、管理觀念創新和管理手段創新,在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和物流配送分撥方面先行先試,形成了開放型的區域經濟格局。由于保稅區具有自己特殊保稅功能和便捷的海關管理政策環境和運作模式,它滿足了跨國公司無國界經營策略和在全球范圍內布局生產力以及建立銷售和采購網絡的需要,大規模的進出貨物的要素在保稅區得到了聚集和輻射,從而使保稅區成為國外各大物流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之地。發展較早的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和深圳福田保稅區的年進出口量占到當地的10%,而全國15個保稅區面積加在一起僅為36平方公里,而年進出口量占到全國進出口量的5%。由此可見,保稅區在我國未來的物流發展中將起著排頭兵的作用。

珠海保稅區自1999年封關運作以來,全區已引進項目130家,外商投資總額已超過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超過2億美元,已投入運作的企業逾60家。在已投產的企業中,從事專營和兼營第三方倉儲物流企業有11家,經營倉儲面積達10萬平方米,由于保稅區具備特殊的保稅倉儲物流功能,珠海保稅區在起步階段物流業就呈現出了高增長的態勢。據駐區海關統計,珠海保稅區進出口物流貨值從2000年的3000萬美元躍升到2002年的2.8億美元,增長近10倍;貨運量從2000年的2000噸增至2002年的7萬噸,增長近34倍;集裝箱由2000年的550只增至2002年的1.6萬只,增長28倍;監管車輛從2000年的400輛次增到2002年1.6萬輛次。2003年1-6月,珠海保稅區的進出口物流貨值已達3.6億美元,預計全年進出口物流貨值將超過6億美元。

目前,在珠海保稅區投資設立的倉儲物流企業有11家,全部是外資企業。按業務性質可劃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專業倉儲物流企業,它們分別是佳能、月通、東京兵兼、南光、啟恒和明德等6家。佳能、日通、東京兵兼屬日資物流公司,南光、啟恒和明德屬于新興的中外合資專業化物流公司,它們主要為國際跨國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工廠提供物流配送服務;第二種是自營倉儲物流公司,它們分別是華天隆、好利工貿兩家公司,它們專門經營一般貿易貨物的物流服務;第三種是兼營倉儲物流公司,它們分別是愛科電子、超毅和摩天宇等三家公司,主要承擔集團公司內部的物流配送分撥功能。目前,珠海保稅區的物流企業服務的客戶約在8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珠海、中山、東莞、廣州及上海、北京等地區,客戶的類型主要以外商投資力口工企業為主。珠海保稅區的物流企業正在以它特有的優勢為珠海以及周邊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已經成為珠海以及周邊城市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推進器。保稅區的功能是出口加工、國際貿易、倉儲物流以及商品展示,其中倉儲物流、國際貿易兩大功能為物流公司在保稅區的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而保稅區的保稅特征為區內物流公司開拓業務創造了下列優勢。

1、關稅緩沖優勢是保稅區企業特有的。我們知道,物流就是把原材料和制成品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要求和服務標準,適時地送到用戶指定的地點。由于進入保稅區的國外貨物不視為正式進口,不需辦理清關手續,所以不需要征關稅,國外貨物在保稅區倉儲滯留期間沒有關稅成本,從而降低了物流企業客戶的成本,這為保稅區物流企業開發客戶市場提供了優勢。盡管我國已經加入了WTO,關稅稅率在逐年下調,但是,關稅減少并不等于不存在關稅保護,開放市場并不等于完全放棄對市場的保護,WTO也不等于自由貿易。因而只要有貿易保護存在,保稅區具有的關稅緩沖功能的優勢就不會消失。關稅作為一種成本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成本的優勢就是企業競爭的優勢,所以會有更多的企業需要保稅區物流企業提供配送分撥服務。

2、回避國際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對于利用國際市場價格敏感材料進行加工的企業來講,可以在國際市場價格較低時多進材料庫存,從而避免因材料漲價而造成企業經營成本增加,造成企業虧損。保稅區因其具備關稅緩沖功能,是企業回避材料成本風險的最佳場所。

3、實現零庫存的目標。隨著外商投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增加,外商投資企業中進一步導入了以創造時間價值、降低綜合經營成本為目的的“零庫存”理念,并且這種理念已逐步擴散到內資企業。在不增加經營成本的前提下,因保稅區在中國境內,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自然災害發生造成采購材料不能及時到廠而導致停工、停產情況的發生,所以保稅區的物流公司能夠最安全地滿足客戶對“零庫存”的追求。

4、通關便捷。目前,海關對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口料件采用手冊及合同管理,企業為了材料核銷和市場管理的需要,希望物流公司能夠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保稅區的物流公司是企業設在中國境內的進口料件倉庫,由于材料的采購和配送計劃都是根據企業要求來制定的,由于報關方便快捷和采取預申報的措施,所以辦理進出口手續時間短、報關準確性高,目前珠海保稅區辦理進出口手續時間平均為2小時,在其它口岸辦理報關手續的效率易受貨場安排、海關業務繁忙以及通訊聯絡等因素的影響,效率得不到保證。如果企業有特殊要求,保稅區物流企業可以在駐區海關的指導下,為企業的進出口業務量身定做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生產的需要。由于從國內進入保稅區的貨物視同出口,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進入保稅區后,其進口材料即可核銷,而進入保稅區的產品可根據客戶需要由區內物流公司辦理進口手續內銷到國內,也可由區內物流公司辦理出口手續外銷到國外。保稅區方便快捷的監管政策為保稅區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優勢,也為廣大的外商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了方便,目前已吸引了佳能、萬寶、TCI、金星、諾基亞及宏基電腦等二大批國內外知名公司委托珠海保稅區物流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務。

5、服務體系完善、人才資源豐富。保稅區是物流公司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域,區內已建立起完善的為物流企業提供服務的體系,銀行、保險、報關行、行、律師事務所、公證所、會計中計事務所、咨詢公司、廣告策劃公司、運輸公司都已進入保稅區,這為物流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可以得到政府派駐區內的如海關、商檢、稅務以及保稅區管委會等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可以說,保稅區具有物流企業發展的最佳資源配置,是發展物流業的理想之地。珠海保稅區是珠江西岸唯一的一個保稅區,它作為該區域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優勢正在日益顯露出來,而粵港澳跨海大橋項目的建設更為珠海保稅區發展物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此珠海保稅區將采取下列措施加快保稅區物流業的開發步伐。

1、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港區一體化的建設。珠海保稅區地處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地區的西面,位于未來粵港澳大橋的橋頭,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開發物流產業的優勢已經在珠海保稅區得到聚集。為進一步增創珠海保稅區的優勢,我們將加速珠海保稅區碼頭的建設工作,積極推進港區一體化戰略,大力發展臨港產業,突出經濟特色,推動以港興區步伐,建設航運、、倉儲、物流業聯合組建的區域性物流中心,積極創造條件,發揮珠海保稅區碼頭和物流企業對周過城市經濟的服務功能,盡快形成具有珠海保稅區特色的物流產業。

2、加快建設珠海保稅區物流信息平臺。區域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珠海保稅區將積極協調政府有關部門的關系,做好物流信息平臺的銜接工作,使珠海保稅區物流信息平臺達到系統化和集成化。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綜合服務質量為中心,把發展現代物流作為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增強保稅區綜合實力和企業競爭力的一種措施,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快捷準時的、經濟合理的、客戶滿意的現代物流網絡。積極整合海關、國檢、港口、航運、金融、保險、信息等社會公共資源,形成系統高效的物流服務體系,努力將珠海保稅區建設成一個體現規模戰略和協同戰略的物流園區。

3、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珠海保稅區將把提高通關效率和提升服務質素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堅持區企通關業務協調會制度,及時將企業建議或意見反饋給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積極協助駐區海關推行EDI聯網報關,創造條件,盡快實現“大通關”、“無假日”和“無紙化”報關的目標,進一步提高貨物通關效率。

4、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強化對企業的服務,形成完善的投資環境,是提高區域競爭力的唯一途徑。珠海保稅區將進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務體制,對項目審批、開工建設到正式生產的各個環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全面實現企業辦事綠色通道,使企業反映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充分用好用活當前國家有關鼓勵物流業發展的政策,通過政策支持,信息引導,積極支持區內物流企業的發展,從而達到做大做強珠海保稅區物流產業的目的。

朋友們,物流業是新興的服務行業,它作為支柱產業形成地區經濟的增長點,必須要有眾多的服務對象,珠海市政府的“城市西拓,工業西進”戰略,以及珠江三角洲眾多的“三來一補”加工貿易企業,為珠海保稅區加速發展物流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