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業管理類建設思索
時間:2022-05-22 04:45:00
導語:高校物業管理類建設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的發展概況
物業管理專業主要培養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懂經營、善管理、精業務、守道德的高級物業管理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的物業管理專業創辦較晚,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的物業服務與管理專業創辦于2006年,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貫徹“服務立校,就業興校,聯辦強校”的辦學方針,加強學校管理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大聯合辦學力度,開展校企聯合、校校聯辦、工學結合和訂單式培養的教學模式改革,學校的辦學實力不斷增強,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為本專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校率先實現了把小區管理及物業管理引進課堂,把課堂放到物業基地的特色教學,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實施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學校學習兩年,在物業公司實習一年,實習指導教師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管理人員組成。該專業與物業管理行業緊密聯系,和多個物業管理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和穩定的實習基地,按“訂單式”培養物業管理專業人才,物業公司全程參與招生、專業教學、學生頂崗實習、實訓方案的制定和核心課程的講授;此外,學生還可選擇其他到相關公司、企事業單位、大型賓館酒店、城市住宅小區等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從事物業管理、行政管理等實習工作。學生在物業公司等單位的實習工作經歷,增強了學生自身的社會就業競爭能力,使學生畢業時實現了“零過渡”就業。在近幾年的辦學過程中,該專業構建了以切實鍛煉學生專業業務能力為目的的實習和就業網絡,如物業小區、寫字樓、商業物業、賓館、酒店等企業,為學生的學習和就業提供了優質的基地網絡,為專業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實訓條件。
1.2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面臨的問題
目前,盡管高職院校的物業管理專業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該專業起步較晚,尚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主要如下:一是總體上辦學規模不大、學生數量不足,不能滿足市場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專業開設時間起步較晚,知名度較低,以致招生數量不足,影響專業在學院中的定位。二是專業特色不明顯,招生宣傳力度不夠。與區內其他專業相比,我院的物管專業特色不夠鮮明,難以讓家長和學生全面了解該專業的就業方向,導致學生報讀該專業的積極性不高。三是專業教學設備裝備不足,校內外教學實習實踐基地較少。該專業為適應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而設立,屬新開設的專業,可供學生實踐實習的設施少,合作企業不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專業教學的開展。四是教師結構尚需調整,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如專業專任教師的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不盡合理,“雙師型”教師比例較低,骨干教師缺少物業管理實踐經驗。
2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建設的目標
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要取得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設定合理的發展目標;而要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首先要全面分析社會對于該專業的需求。只有立足于目前的物業管理市場實情,結合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方可探討出適合該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行之道。因此,在設定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建設發展目標之前,對該專業進行需求預測尤為重要。
2.1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的社會需求預測
一方面,目前廣西經工商注冊的物業管理公司有上千家,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約30多萬,管理面積1.62億平方米,覆蓋物業面積的40%。僅南寧市就有物業公司500多家,從業人數也有5萬人,物業項目近700個,每年對物業管理人才的需求高達數千人。當前,不少福利房、商品房、政府辦公樓、商業機構、醫院、廠房等均引進了物業管理,社會對物業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普通高中的連年擴招,高中畢業生逐年增多。受陳舊觀念和就業空間制約,農村大部分中學畢業生閑散在家,據有關數據統計,近五年,農村的待業高中畢業生高達數萬人,目前農村剩余勞動力已由原來的文盲、半文盲為主體,逐漸變為以具有初中、高中學歷的往屆畢業生為主體,大量的畢業生急需進行職業教育或培訓,學到一技之長以謀生。高職院校的物業管理專業可以依靠本行業就業市場優勢,利用充足的生源條件,最大限度的吸引上述待業青年接受職業培訓,使他們快速成為物業管理應用型人才,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實現“一個專業,拉動一個區域、造福千萬家”的目標,這可有力促進區域人力資源開發,為廣西經濟發展和農民家庭的孩子走進學院,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獨特的作用。綜上所述,社會對物業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大量的待業青年恰是該專業的潛在生源,這正是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進一步發展的有利因素。
2.2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建設的目標定位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職業教育攻堅的決定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點發展職業教育,從2008年起用三年時間全面實施職業教育攻堅,到2010年,全區就讀職業學校的當年畢業生達45%,職業院校與普通高中在校生數量比例達到1:1以上。目前,國家和自治區依然非常重視發展職業教育。物業管理專業是高職院校中的一個年輕而又重要的專業,其專業建設目標應以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發展為著眼點,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有良好職業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建設需要,掌握經濟科學、建筑與房地產科學、管理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系統、智能化、網絡化應用科學和公共關系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從事房地產和物業管理企業的發展經營和管理服務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努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讓畢業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要求和廣西全面實施職業教育攻堅的計劃,推動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教育穩定、快速、持續地發展,該校物業服務與管理專業制定了合理目標,力爭將該專業建設成為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產學合作效益顯著、具有鮮明高職教育特色、在行業內有一定的認可度的專業,為廣西服務業發展培養高技能人才,促進東盟———泛北部灣區域經濟物業行業發展,并力爭打造成為具有本土特色和國際視野的、培養物業管理專業國際化、綜合性、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品牌專業。
3加強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建設的對策
本部分主要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加強高職院校物業管理專業建設的可行之道。
3.1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根據教育部關于國家建設示范院校課程的有關要求和自治區級示范性專業教學大綱要求,配備完善先進的教學設備,建設物業管理專業實訓基地,以“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為辦學理念,在對我區物業管理市場和企業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對本行業典型工作案例的分析,總結歸納出本行業的職業行動領域,并結合院校的教學資源,最終形成本專業的學習領域,重新構建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即改變以往以學科體系為主的專業課程,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系統化課程,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他們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的職業行動能力,力使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社會需求達零距離。
3.2加大專業宣傳力度
一是在學院網站專業介紹欄介紹學院的規模、教學設施及師資力量等情況,凸顯本專業的優勢;二是積極敞開校門,歡迎學生及家長到學校來參觀,加深其對學校良好的印象,了解物業公司易懂易學,就業前景良好;三是錄制宣傳碟片,由老師講解物業行業何以被稱為朝陽行業,建立家長和學生選擇該專業及對未來從業的決心和信心。
3.3拓寬人才培養發展模式
物業管理專業以能力為本位,實踐證明,職業教育的某些知識、技能必須在具體的職業活動中才能獲取,所以必須在校內建立與企業相似(即仿真環境)的物業管理專業實習實訓基地供教學使用,這就導致該專業的教學耗資較大,如單純依靠政府或學院的財政撥款難以滿足其教學實踐及發展需要;另外,物業管理專業教育雖能在操作素質、操作技能等方面培養出物業服務企業所需的人才,但在操作經驗、工作態度、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等方面不能進行有效培訓,如單純依靠校內教學和實訓,學生仍難以適應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因此,物業管理專業要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符合校企聯合“2+1”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按國家工學結合精品課程標準,積極引進物業管理行業最新動態及前沿知識,按工作過程進行設計教學內容,建設四門融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鑒定和企業頂崗實習等內容為一體的適合工學結合的專業核心課程,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物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如“3+3”人才培養模式,即安排學生每周有3天在校學習專業知識,3天在物業服務企業頂崗實習,可充分利用企業的社會資源,降低辦學成本,增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3.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目前院校物管專業的教師隊伍人員不足、經驗缺乏的現狀,學校應重點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并鼓勵專業教師和指導教師每年堅持到企業一線帶隊實習1-2個月;培養一支創新意識強、愛崗敬業、素質過硬、既能拿得起“粉筆”、又能拿得起“工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聘用數名有多年經驗行業專家人員授課。
3.5擴大招生規模
重點面向貧困地區(如桂林資源縣、天等、百色等地區)宣傳及招生,結合各地中學畢業生的情況,對于貧困學生,可讓其先交部分訂金入學,采取“3+3”人才培養模式,增長實習時間,以其實習和工作的薪酬返還學費,這樣既可讓其在崗位上學東西,亦可減輕經濟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3.6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方式
學院依托良好的行業背景和校企關系,可以考慮與多家企業下訂單,以定向委培的形式,也可以用“冠名”的形式進行招生培養。合作企業可以包括房地產公司、物業公司、房地產經紀公司、房地產評估事務所等,學生就業定位在房地產開發與經營部門、物業管理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等行業,讓他們從事物業管理的各類開發經營與管理服務或人力資源工作,利于保證學生就業的相對穩定,從而激發學生報讀本專業的熱情。
3.7開設短期培訓
根據學院辦學特色,結合目前物業管理人員培養速度較慢、沒有相應培訓機構等現狀,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師資力量等資源,積極開展物業管理短期培訓速成班,讓各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通過參加培訓班,能在短期內提供自身的專業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素質,使其能盡快勝任物業管理工作。而這些準管理人員可在其日后的工作崗位上,為本專業的學生頂崗實習提供指導,促進校企合作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此外,開設短期培訓班還可以創收,并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3.8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專業實習是職業技術教育的主要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工作條件和職業氛圍可以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把對高職物業管理專業人才教育的課堂延伸到企業工作現場,實現了工作育人的目的,同時把學生的就業工作關口前移,使就業與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增強學院辦學品牌效應。學生的專業實習經歷了時間上的從短到長、形式上的從分散到集中、管理上的從無序到有序、地域上的從本地到外地、層次上的從低端到高端物業、經濟上的從學校倒貼到有償實習的發展過程。可以由教師親自帶隊,所有學生全程參與到相關物管公司的運營當中,讓他們全面管理某個物業項目,由小項目到大項目,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運用良好的校企關系及社會資源爭取榮和、潤和、家園、鵬基、保利、嘉和、深海外等二級以上資質的物業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爭取更多區內外的合作企業,并提高物業管理人才培養的專業通用性,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就業空間,增強學院抗御風險和長期發展的能力,使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參與者實現“多贏”。
- 上一篇:城市動物疫病防控通知
- 下一篇:全區共青團基層情況調查匯報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