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管理研究
時間:2022-12-28 11:23:38
導語: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往的電廠單位為了滿足社會供電需求,開展了大量的技術改造項目工程,此類項目工程的技術性較強,同時涉及許多專業領域,此時要對其進行管理,需要電廠單位聘請大量的專業人士,這一舉措無疑加大了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的成本,同時在管理上還可能存在沖突,因此為了對此改善,現代電廠單位開始采用EPC模式來進行管理,本文將對此進行研究。
【關鍵詞】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EPC模式
EPC模式是一種針對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而產生的管理模式,相較于之前的工程指揮型管理模式其性能更加優異,同時能夠給工程項目明確的定義,使業主能夠依照定義客觀的衡量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的質量,因此EPC模式受到了現代許多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業主的青睞。下文將在EPC模式之下,研究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的管理措施:
1EPC模式概述
EPC模式與傳統模式有著明顯的區別。在EPC模式之下,項目業主可以采用固定總價合同進行功能招標,其中固定總價是指業主對于整體項目所消耗成本的預算結果,功能招標是指業主對項目提出的功能要求、質量要求、設計原則,由此可見在EPC模式之下,業主并不需要對項目當中的設計、采購等工作進行干預,只需要與承包商對接即可,所以EPC模式是一種有利于項目業主的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管理模式[1]。下文對EPC模式與傳統模式的區別表現進行介紹:(1)適用范圍對比。傳統管理模式適用于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適用范圍廣泛;EPC模式適用于規模較大、技術復雜的工業投資項目。(2)主要特點。傳統模式施工的設計、采購、施工由不同的承包商承擔;EPC模式施工由承包商承擔設計、采購和施工,進度交叉。(3)設計采購施工之間的協調。傳統管理模式主要依靠業主協調;EPC模式由承包商內部協調。(4)費用控制。傳統模式普遍存在費用浪費;EPC模式具有更多的節省環節多。(5)投資效益。傳統模式較差;EPC模式較好。(6)風險承擔方式。傳統模式主要由業主和承包商共同承擔;EPC模式主要由承包商承擔較大的風險。(7)對承包商的專業要求。傳統模式下一般不需要特殊要求;EPC模式對專業要求較高。通過上述可見,傳統管理模式與EPC模式相互之間各有特點,但是在項目業主的角度上,顯然是EPC模式更占優勢。在應用當中,EPC模式主要適合一些長期、復雜的技術性項目當中,所以此點與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的需求不謀而合,因此EPC模式在此項目當中的適用性更高。應用特點上,EPC模式除了能夠明確項目工程的定義以外,還能節省并規劃成本,根據前人研究可見,在EPC模式之下,能夠使項目工程成本更加集中在設備投資上,此時因為有利于工程單位對工程成本進行集中管理,圖1為EPC模式下建設各方的合同與組此外,EPC模式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在于合同內容的制定。在理論上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的流程較為復雜并且周期較長,存在許多管理細節,為了保障工程能夠按時按量的進行,業主可以針對其中各流程階段制定相應的合同內容,合同內容主要包括質量規范、成本投入量、功能要求等等,由此可見,EPC模式下的工程合同會包含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當中的所有細節,實現了全覆蓋項目工程管理[3]。
2EPC模式在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當中的應用
2.1工程質量管理。在EPC模式的應用下,其要求承包商全權負責項目工程的質量,如果質量出現瑕疵,那么業主是有權利削減承包商利益的,在此前提下使得合同的約束性更強,承包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重點關注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的質量。此外,在EPC模式本質上,其能夠實現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質量的全覆蓋管理,即以業主對項目當中所有種類的技術、專業領域等提出需需求為基礎,使承包商在進行改造作業時能夠有一個規范標準,同時在竣工之后業主也能夠依照此標準來核實項目質量[4]。2.2工程進度管理。如果工程周期過長,不但可能耽誤業主的規劃,還會造成工程部分成本的加大,例如人力成本等,所以工程進度同樣是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業主所重視的問題。在理論上,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的進度管理,需要圍繞動用一切資源,盡快完成項目各階段的目標,直至竣工,管理當中可以采用規劃、組織、檢查、協調、調度等方法來保障工程推進的速度,但要實際保障工程進度,在運用這些方法時要重視科學性。在傳統模式下,許多承包商管理人員在運用上述方法時,往往依靠自身的見解來制定相應的策略,但是個人見解屬于主觀意識,其不具備客觀性,所以在科學性、合理性上難免存在不足。在EPC模式之下,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對于承包商的要求較高,需要承包商具有良好的專業水平,在充足的專業水平下,承包商在進行工程進度管理時能夠體現出較高的科學性,同時在此模式當中,要求承包商嚴格依照業主對進度的要求來完成工程,如果超出需求進度,承包商需要承擔業主因為工期進度拖延所出現的損失。2.3成本管理。在EPC模式之下,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業主可以在項目招標之前,提出自身的預算總價,當承包商接下項目之后,需要依照總價進行工程方案規劃、工程建設設計等工作,完成之后需要通過業主審批,在業主沒有意見的前提下即可動工。在此前提下可見,因為項目的方案以及設計都是在業主理想的成本當中完成的,所以在實際項目進行當中,不會出現成本與工程建設正常消耗不匹配的問題,這也就代表業主不會有加大投資的壓力。此外,在承包商角度上,其需要重點關注業主招標的成本預算,如果超出自身能力范圍,那么不應當接下項目,否則當成本與工程建設正常成本消耗不匹配現象出現之后,就代表其違反了合同條約,同時在工程進行當中,可能出現一些不正常的成本消耗,例如不規范施工等等,此類現象在成本的角度上可以被定義為成本風險。此類風險是由承包商與業主共同承擔的,但是其中大部分將落在承包商身上,具體比例需要根據雙方調節商榷的結果而定。2.4合同管理。在上述分析當中可見,合同是保障業主權益、約束承包商行為、衡量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在EPC模式之下,其對于合同內容的管理十分重視,會針對不同的施工階段、細節來制定不同的合同條約。下文向分析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施工階段中,合同所發揮的作用:(1)合同能夠對施工各階段的任務進行分配,同時詳細定義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當中的各類問題。(2)約束承包商行為,使其能夠依照合同條約來完成工作,同時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使合同對于承包商的約束力更強。(3)確立業主與承包商之間的關系,一旦雙方簽訂了合同,那么說明兩者之間就建立了具有法律效益、互惠互利的關系,雙方都需要依照合同條約來履行自身的職責。(4)當雙方出現意見糾紛時,可以依照合同條約來確認具體問題所述的職權范圍,例如不規范施工導致工程成本受損,此時如果承包商認為自身不應當承受大部分的損失,那么業主可以通過合同來解決此類糾紛。
3結語
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是提高電廠功能性、經濟能力的重要項目,所以其對于工程的要求較高,為了保障此項目的質量本文主要圍繞EPC模式,對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管理進行研究分析,分析當中首先從三個方面對EPC模式進行了概述,了解了該模式的原理、與傳統模式的區別、模式特點。其次,介紹了EPC模式在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工程當中的應用,內容上主要包括了工程質量管理、工程進度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HSE管理。
參考文獻
[1]曾凡偉.火電廠環保技改項目EPC與PMC項目管理模式的比較研究[J].江西建材,2017(10):201.
[2]呂錫文.探析如何做好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工程建設管理[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7):95.
[3]王哲.淺析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對項目供應商的管理[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4(1):168~171.
[4]張弛.煤化工項目EPC總承包模式下總包方代采活動中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2):129~131.
作者:周麗麗 單位:淮浙煤電有限責任公司鳳臺發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