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管理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4-21 08:54:15
導語:高校學生管理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育質量的提高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密切相關。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決定著學校的綜合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基于營銷思維高校學生管理的提出及內涵
1.1基于營銷思維高校學生管理的提出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與另一位營銷大師Levy都曾明確表示:不要將營銷活動僅限于商界,要把它應用到所有的領域中去。市場營銷理論與學生管理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高校學生管理中運用營銷思想和營銷理念是有理論依據的。1.2基于營銷思維高校學生管理的內涵闡述營銷思維以客戶為導向,以雙贏為宗旨,注重誠信與溝通。針對日常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可以站在營銷人員的角度,運用營銷相關知識分析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的思維模式。高校學生管理是指根據國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對高校學生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生教育管理,為學生提供服務,使學生真正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按照這一思路,筆者可以把基于營銷思維的高校學生管理表述為:把營銷思維融入學生管理的全過程,真正使學校把學生視為最有價值的資源,關注學生的需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突破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使學生、學校和社會三贏,促進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其結構表述如下圖所示。
2傳統高校學生管理面臨的問題
教育部2005年修訂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條例》。自從在高校實施以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體現了高校對學生管理的重要性。學生管理定義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解釋。狹義上的“學生管理”主要是指學生的行政管理,強調學校要按照一套既定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包括入學與注冊分專業、分班,考勤與紀律,獎勵與處分,成績考核與記載,升、留、降級,休、復、退學,助學金與獎學金的評定和發放,畢業文憑的發放和就業工作等。[1]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以及學生需要的變化,這種管理模式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2.1學生管理重管理輕服務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經常提到“管好、管住學生”。這種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強調的是“管理”,師生關系是純粹的“管理”和“被管理”。在管理過程中,教師在決策中起主導作用,學生盲目地服從教師的安排,接受學校的教育管理。他們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創新思維的開拓,而是關注“管”學生,以適應學校的穩定和發展。教師不斷地采取“管、控、壓”的方法來壓制學生也容易激化學生的逆反情緒,影響和諧的師生關系。[2]2.2忽視了被管理對象的特點一群“90后”的“小鮮肉”是現今高校大學生的主體力量,但由于社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90后”學生有這樣一些特點: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個性張揚且追求時尚;心理承受及自我管理能力差,家庭依賴性大;未做規劃,學習缺乏主動性,很難適應大學生活。“90后”學生這樣的特點,雖然他們有思想很自信,但加大了高校管理的難度。如何引導大學生個性發展,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創新人才,是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必須應對的問題。以往教師說什么是什么的年代,已不能適應現今高等教育的發展,使傳統高校學生管理的模式受到嚴重的沖擊。2.3學生評價體系不合理,教育質量難以提高傳統的學生測評體制束縛了高校大學生的自我發展。考核成績是衡量學生評價的唯一尺度,以此作為學生評優評先、推優入黨的主要依據。這種測評體制過分地拘泥于書本知識和內容,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視而不見,導致學生發展得不均衡、不全面,使高校大學生的潛能無法深入挖掘,素質化教育難以推進。
3用營銷思維突破高校學生管理
3.1營銷思維之“服務第一”,學生管理者應由管理者變成服務者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營銷貫穿于企業的一切活動中,運用現代營銷思維制定營銷策略來管理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樣,對于一個高校來說,傳統的學生管理已不利于學校的發展,應盡快改變傳統的觀念,運用營銷思維探索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徑。在此,提出幾點營銷思維來突破傳統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現代營銷思維應樹立“服務第一”的營銷理念,在學生管理中,把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消費者”,把高校看成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機構。作為學生管理者,學生的管理分為有形資源的硬服務和關心學生思想、情感和心理傾向等軟性服務。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變管理為服務,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了解學生普遍關心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3]例如,學校設立線上咨詢的心理平臺,因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使得學生心理疾病頻發,學生出于自我保護和熟人問題不愿意說真話或是擔心直接去學校設立的心理咨詢室找心理咨詢師會被認為有心理疾病、是嚴重的事情,受認知問題的局限而不能敞開心扉。搭建線上心理咨詢平臺尤其重要,通過采取匿名咨詢和實名咨詢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答疑解惑。同時加入同輩咨詢,將這個心理平臺稱為學生們“解憂的雜貨鋪”。定時把反映的問題進行統計并反饋分享到各班,召開特色班會,把問題說出來。“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學生”,實現了管理、教育、服務的同步。3.2營銷思維之“細分管理”,學生管理由一視同仁變為因材施教進行市場細分是市場營銷活動的關鍵,將所有學生看成一個無差異的整體對其開展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已得不到良好的效果,要一改傳統學生管理“一視同仁”的方式。因為這種統一的、單調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扼殺,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展。同時,也忽視了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不適應當今社會人才的需要。現代的學生管理模式是根據“90后”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個性差異等特點,將其分為幾個不同的群體,然后針對不同細分群體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比如:新生在剛入校就建立班級學生信息檔案,安排專人統一管理、更新,作為個人評定及各類評獎評優的依據。學生就像顧客,對其要進行細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3.3營銷思維之“社會營銷”,使學生由重視學習成績變為重視自身綜合素質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社會營銷是對營銷觀念的超越和提升,是要統籌兼顧三方面的利益,即企業利潤、消費者需要的滿足和社會利益。[4]在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時,也應樹立營銷思維之“社會營銷”的理念,轉變傳統只重視學習成績到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轉變,以此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大學生綜合素質所包含的要素有知識結構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創新能力、演講與口才能力、心理素質等,當代大學生應具備良好、全面的綜合素質。[5]例如:在進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時,不僅看學業成績,還要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等活動也列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考評中,作為學生綜合測評的考核依據之一。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學習成績考核的結果已不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社會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社會市場經濟促使在進行高校學生管理時應及時更新觀念,通過現代營銷管理理念對大學生進行管理,為學生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視角。作為學生管理者需要進一步理性思考和實踐探索,為日后不斷推動教育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顧明遠,申杲華.學校學生管理運作全書[M].北京:開明出版社,1995:112-115.
[2]張睍,楊珍子.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反思與創新[J].西部皮革,2016,38(22):166.
[3]盧文陽,熊壯志,王欣欣.基于營銷視角的新形勢下高職學生管理模式初探[J].經營管理者,2013(10):273.
[4]菲利普•科特勒.市場營銷原理[M].樓尊,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85,96.
[5]侯芳宇.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探討[J].新絲路:下旬,2016(10):105,111.
[6]朱廣黔.基于營銷視角下的高校治理現代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63-68.
作者:唐雪瑩 單位:安徽三聯學院
- 上一篇:高職學生管理有效途徑
- 下一篇: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