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機信息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9 03:04:04

導語:公共危機信息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危機信息管理論文

1危機信息管理概述

從專業角度來說,公共危機是社會生活中突然發生,對社會秩序產生嚴重影響,給社會造成嚴重損失的事件。政府與社會的常態化管理,并沒有將公共危機囊括在內,針對此,需要政府與社會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應對。通常情況下,公共危機被分為兩類,即自然災害與人為因素引起的事件和人類社會生活產生的沖突和災難。公共危機有以下幾項特點:第一,突發性,在短時間內出其不意地發生;第二,危害性,直接造成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嚴重情況下還會影響社會發展;第三,不確定性,公共危機的發生并不是常態,且處于動態發展過程;第四,緊迫性,在公共危機發生時,政府需要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如果延遲,將會造成嚴重損失;第五,雙從性的結果,一旦發生公共危機,不僅會給社會發展帶來一定影響,還會增加不安定因素。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相應的體制,將有利于完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在我國,普遍將公共危機信息管理看作在特定情況下,運用信息管理理論、技術、方法及手段,收集、分析、組織公共危機信息,為危機管理提供解決方案的過程。實行危機信息管理,必須在全過程獲取信息的基礎上,處理并利用好取得的信息,以提高危機管理效率與決策的準確性。危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可以為社會公共管理部門提供準確、快速、經過科學分析的信息。因此,公共危機信息管理在社會和諧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危機信息管理要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機管理為基本原則,從中可以看出,危機信息管理開始從危機管理與信息管理中分離出來,逐步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并逐步成為危機管理核心。

2加強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的措施

目前,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還存在較多不足,如缺乏信息預警機制,政府信息法制建設落后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

2.1完善信息預警機制

當前,我國各級信息機構危機信息監測、信息收集能力與預警能力相對而言較為薄弱。這主要是因為危機信息監測、預警與收集工作制度不完善,信息監測技術和方法相對落后。針對此種情況,需要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首先,要建立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強化政府部門服務人民的意識;其次,開發新技術和信息預警方法;最后,提高信息人員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完善信息預警機制,有利于在危機信息處理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注危機信息源頭,做好調查與訪問工作。

2.2擴大政府信息公開途徑

政府是危機信息管理的主體,要加強危機信息管理,應當擴大信息公開途徑。首先,在應用傳統形式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將兩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傳統公開方式與現代化技術手段,如互聯網、電子郵件等相結合,保證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其次,建立健全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政府部門要逐步建立新聞發言人與相關部門和地區的責任問責制度。如果新聞發言人在發言時公布不準確的信息,或故意隱瞞真實信息,相關部門要追究其法律責任,以保障信息公開透明化。最后,充分發揮第三部門的作用。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第三部門對政府部門與社會的影響逐步擴大。因此,在公共危機信息管理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第三部門的優勢。

2.3建立健全國際化信息溝通與合作機制

在社會形態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國家化形式也發生改變。目前,任何一次大型公共危機都有可能演變為全球性災難。在社會關系越來越緊密的過程中,各方依賴性進一步加大。因此,政府部門要以全球化眼光看待公共危機,與國際組織在危機信息管理方面進行擴展合作。在危機管理過程中,積極爭取國際性與區域性組織在人員、教育與資金方面的支持,加強與國際組織間的溝通,通過協商建立合作機制。

3結語

在社會組織結構與社會形態不斷變化過程中,研究分析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具有必要性與緊迫性。但是,目前,公共危機信息管理還存在較多問題,要采取相措施加強公共危機信息管理,使政府部門在處理公共危機時保持從容的態度。

作者:楊哲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