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研討
時間:2022-11-25 03:23:21
導語: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不斷加深和擴展,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愈發先進合理,使傳統經營模式的企業面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迫使其不得不走向信息化管理,否則將會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勢在必行,管理的創新使信息技術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而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又推動了企業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及理論的不斷創新,為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創造了更加雄厚的資本,兩者相輔相成,進而給企業不斷擴大收益,提高企業競爭力。
二、企業信息化的含義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便對需求做出迅速的反應,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從而讓企業能更長久的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企業信息化的內容
如今,企業信息化已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各個管理層面的應用和滲透,其影響必然波及企業的戰略發展、組織結構、規劃策劃、管理制度、協調控制、企業文化等等。因此,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應該與企業的制度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結合起來。其大致主要內容有五個方面:(1)產品信息化——利用數字技術,增加傳統產品的功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利用網絡技術,增加新的附加值。(2)設計信息化——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的信息化。(3)生產過程信息化——在生產過程中應用自動化技術,采用自動控制,用智能化手段解決在生產過程的復雜難題,提高生產的質量和精度。(4)企業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技術管理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5)市場經營信息化——通過實施電子商務,節約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四、企業信息化對企業管理變革的影響
1.企業管理變革的實質
企業管理變革是企業的管理者不斷的根據市場和社會變化用新思維、新技術、新方法、新機制,從而創造一種全新的更加有效的資源組合范式,使調整后的人、財、物、信息這四大資源之間的協作關系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它們的整合作用,達到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綜合效益的目的。
企業信息化是企業面對新的競爭環境下的必然選擇,而企業管理變革是企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力量,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不僅帶來了技術的更新,產品的換代,而且直接影響著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高。企業管理變革需要信息化技術的支撐,信息化技術又推動著管理變革走向更深的層次;企業信息化的實施需要以管理變革為基礎,而管理變革推動著信息化的實施與應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密不可分。兩者相結合才能打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3.企業信息化對企業管理變革的具體作用企業信息化對企業管理變革的作用是長期的,使企業的競爭力大大增強,實現企業生產和經營管理方式根本性的轉變,大幅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企業結構的改變。傳統的企業結構是勞動密集型或者資本密集型;而信息化管理后企業結構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不僅投資少,效率高,還能讓人解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得到全面發展。(2)對勞動力結構的改變。企業結構的狀況決定著勞動力結構的狀況,是一種因果關系。由于信息化管理后企業的結構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勞動力結構也不再是過去的以體力結構為主了,而是新型的智力勞動型。(3)對產業結構的改變。采用信息化管理后,產業結構將會變成低耗高效型。以高新科技知識為主的基礎尖端信息產業群作為主導,勞動生產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具有高效率,高增長,高效益和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的新特點。(4)對體質結構的改變。信息化管理后的企業體制結構是小型化和分散化的。小型分散化的水平網式的管理體制將代替集中、龐大而又互相牽制的傳統金字塔型的體制結構,公司、小工廠等橫向組織將代替大公司、大工廠等縱向組織。信息經濟的體制結構小型化和分散化,絕不意味著生產社會化程度的降低,而恰恰相反,通過信息化,生產在更廣泛、更深入的程度上社會化了。(5)對產品結構的改變。傳統工業生產是大規模的集中性生產,產品單一、規范化,雖然成套生產,但是品種少、規模單調,不能及時滿足多種多樣的社會需要。而企業實現信息化后產品結構將是多樣化的。由于信息經濟的生產機動靈活、分散化,它所提供的消耗品將是更加豐富多彩,更符合人們的實際生活需要。(6)對資源結構的改變。信息化管理后,資源結構將變成高利用型,再生型。干凈環保,高效利用,再次利用。
五、企業管理變革對企業信息化的需求
1.從長遠角度看
一個企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收益并且能可持續的長期發展壯大,這同樣也是企業信息化運行的目標。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企業信息化的需求不僅僅是來自企業目前對信息化的需求,而是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它。企業信息化建設,不能只從顧及了眼前的需求,而要著眼于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并能適應企業未來的發展需求。
2.從運作角度看企業管理者需要足夠的數據進行決策支持,而這些就是企業信息化的任務了。但是經營數據是來自各個不同業務流程,因此,企業信息化必須滿足企業運作層面的需求。在企業戰略層面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價值鏈以及運作各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特別是企業關鍵業務流程的信息化,可以解決企業在運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從而使企業的決策和管理更加準確、高效。
3.從技術角度看
企業的發展終究離不開管理的支持,所以管理理念是企業經營的重中之重,然而信息化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信息技術是一種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是貫徹或實現企業管理思想的工具。因此,一個高質量的信息系統是管理者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的前提條件。
六、總結
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以此圖謀發展,信息化建設和管理變革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及決策的效率,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勢在必行。成功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會成為推動企業管理變革的契機,從而促進企業管理的優化,達到不斷壯大企業的最終目的。
本文作者:王玉卿工作單位: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北京電力建設公司
- 上一篇:小議農機管理工作的完善及發展
- 下一篇:淺談計算機在企業管理的作用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