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3-08 09:12:16

導語:管理會計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會計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當前新的醫改制度不斷的推行中醫院要不斷的接受挑戰,勇于革新,才能把握機遇,執掌未來。管理會計是推動醫院成功創新和增長的關鍵,要實現管理會計在醫院中高效率的融合,往往要求醫院轉變其文化、思維模式、組織模式和行為方式,才能更好地實現醫院戰略落地,資源優化配置,績效評估等。許多醫院在實現管理會計在醫院中的融合過程中,遭遇到重重阻礙,其中包括如何尋找業務財務價值共同點,文化挑戰和行為挑戰,缺乏多樣性,缺乏信息技術平臺支撐以及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缺乏一致性目標。本文將針對管理會計在醫院管理中的融合進行分析,希望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管理會計;醫院;融合

一、管理會計可以加強醫院全成本核算管理

公立醫院應該積極開展全成本核算,利用分析成本數據對醫院的戰略規劃、經營決策和內部管理進行完善,改變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式,優化醫院的成本結構,管理會計在推進醫院全成本核算中的融合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加強成本領先。不管醫療市場有多么的不健全,我們也不應該只是關注我們的所得有多么的不公平,而是更應當關注我們能控制的事情——我們的成本。管理會計能夠在充分利用標準成本數據的基礎上,對我們所能控制的成本,依據嚴密的科學計算實行廣泛的“參與制”,通過作業成本信息與作業基礎管理以及目標成本法等分析成本動因,這些成本動因為管理會計提供數據支持,管理會計通過發現、整改、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提供解決的發案并制定出切實可行且更易使執行者接受的成本標準。財務轉型的重點正從成本費用的核算功能向如何讓財務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且隨著管理會計的影響力增強,它確保醫院成功方面的貢獻越來越被認可。

2.規范工作流程管理。醫療成本在急劇上升,為了應對不斷上升的成本,我們可通過改進流程,提高質量來降低成本,將構成可視化管理的成本目標的浪費問題以及異常情況毫無障礙地清晰可見,或是想方設法在服務中增加價值,然后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內容先進行分析研究,剔除重復內容在按照它們的內在聯系,制定適合本院的價值流程圖。價值流程圖能很好地幫助醫院領導跨越部門界限,看清醫院整體圖景,找到浪費,降低浪費改進工作流程。持續改進將工作流程更加優化、標準化,在不斷的持續改進的工作流程中醫院可以降低成本,從而達到增加醫院價值的戰略目標。

3.促進醫院資源合理配置。資源配置就是確保將資源投向能給利益相關者創造最優化價值的地方。如果你能增加收入我們可以分配給你更多的醫療資源,如果業務部門的收入不見增長或成本增長快于收入增長,那么采取行動吧。我們的理念是收入增長需要快于成本增長,這個關系到優化資源管理,以實現增長這一戰略目標。但有時醫院又承擔著公益業務,市場力量很少為它們提供確保資源有效配置所需的反饋信息。而管理會計分析可以彌補這一方面缺陷,它能靈活的調度資源,利用管理會計信息揭示哪些資源是必需的,哪些資源是需要減少的,哪些資源需要重新配置,從資源動因分析的過程正是判斷資源的必要性、合理性的過程,再到編制資源使用計劃并配備未使用資源,從而提高資源的有效性,確保醫院取得更好的回報或成果。

二、管理會計可以加強醫院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不是制約,而是提倡計劃性,通過對醫院運營的控制,規范業務流程,落實醫院的各項管理指標,實現醫院精細化管理,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一是促進加強預算全面控制。預算管理一般由財務部門牽頭負責、其他業務部門參與,在預算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各部門、各層級、各項工作管理內容不變,管理職責不變,管理權限不變,但是與傳統的管理相比,管理的思維進行升級換代。通過對各業務部門全面預算數據的績效考評,規劃和預算編制流程,財務部門為各部門的預算和計劃制定工作提供框架,在根據管理會計專業的分析、預測、跟蹤等從而達到對醫院全面預算的控制。因此從理論上來說預算可以促進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有效融合。二是加強成本管理。管理會計解析過去主要是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資料作進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好地適應籌劃未來和控制現在的需要。并通過一系列的指標體系,及時修正在執行過種中出現的偏差,使醫院的成本控制活動嚴格按照決策預定的軌道卓有成效地進行。從而幫助醫院領導客觀地掌握情況,提高預測與決策的科學性。三是加強醫院預算軟約束。科爾奈認為,如果一個機構預期預算到其即使存在財務赤子也不會破產或倒閉,該機構的預算約束就是軟的,這會影響其經濟行為。由此可見,如果公立醫院預期到未來即便產生虧損也會有財政補助彌補損失,就會產生軟預算約束現象。我國公立醫院存在軟預算約束現象,醫院虧損越多,政府對醫院虧損的補償也越多。這會影響醫院的激勵機制,經營決策,而管理會計可以加強醫院的預算軟約束,它通過收集到的數據資料,利用邊際利潤反映一個科室的財務狀況,作為測量軟預算約束的重要指標,進而對比科室的業績是否達到預期預算。

三、管理會計可以加強醫績效管理

績效考核需要見解深刻的管理信息,管理會計從各個維度完成績效分析,在標準報告和常規分析成型之后,會計報告和管理報告才得以建立然后形成觀點和看法,以供決策者參考和提高業績。一是好的績效考核機制,對醫院管理流程的規范是有促進優化作用,同時好的考核機制也是好的管理機制。各級管理者在利用非財務指標,可以計量和控制及其醫院各科室如何為現在和將來的患者進行創新和創造價值,如何建立和提高內部能力,以及如何使用績效考核機制管理團隊進行制度性的溝通,評價激勵下屬,發現問題,培訓團隊等,并引導行為主體積極、主動地采取與醫院利益和戰略目標相一致的行為,并努力改進經營管理水平、提高醫院經營業績和競爭優勢。二是好的績效對決策能形成正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必須以一種能夠貫徹落實的方式體現出來,在向預期成果邁進的過程中,進展情況必須得到衡量,績效必須得到管理。績效管理是在目標與如何達到總體目標而達成共識的過程以及增強員工成功地達到目標的管理方法。醫院為實現遠景目標,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績效考核目標,通過事前、事中、事后,判斷和了解取得的成績和差距,總結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三是醫院在保證患者安全前提下,以最小成本提供高效醫療服務。提升醫院經營績效,就需要對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績效目標的設置,進行績效跟蹤,開展績效評價中管理會計可以通過精細化的量化方式,有效地進行績效評估,有效的績效評估有助于持續改進,通過持續改進提高工作并將分析結果提供給偶爾的重大決策制定工作以及給持續的績效管理者提供工作參考,而后者可推動漸進式創新。通過建立創新式的管理會計體系,了解醫院的資源和能力優勢、劣勢以及經營過程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預測和判斷醫院經營活動與績效目標的未來發展趨勢,從而促進醫院精細化、科學化管理,以優化的流程為導向,促進組織效率。

四、結束語

公益性和經濟運行的有效性是政府對公立醫院管理的根本要求。從管理的視角建立一套既注重服務數量、質量、又避免以過度追求創收為目的,既注重服務效率、又能夠進行成本控制、堅持適度規模發展的分析評價體系。管理會計并非無所不能,只有明確位置,明晰邊界,才能減少實務工作中的阻力,隨著財務職能變得更高效,工作管理流程更加精細化,全面管理會計,對綜合醫院改革以及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會計要真正產生管理的職能,而非另一個管理會計的自娛自樂,我們需要讓信息“可靠并相關”的流動起來。整合信息服務,才能有效實現“機器+人”的未來工作模式,為醫院的管理提供價值。

作者:萬雪飛 單位:桂林市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余恕蓮.《管理會計(一)》2009,蔡維燦,李瑞萍,陳紅,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美]馬克.格雷班著張國萍等譯《精益醫院》——世界最佳醫[J].院管理實踐,2016(4).

[3]徐元元,田立啟,侯常敏,等醫院經濟運行精細化管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