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裝備制造業知識管理計策
時間:2022-01-23 04:37:08
導語:管窺裝備制造業知識管理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特性分析
1.1生產要素知識性裝備制造業的成長依賴于多種知識,而企業為了不斷地發展,在激列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需要對自身的知識進行整理、學習,吸收和再創新的知識管理活動。對于裝備制造業集群的知識特點主要有以下三要素。1.1.1組織知識組織知識是組織內部自身發展中形成的知識,也是組織外部對組織的生存發展形成的有用的知識經過吸收內化而成的知識。它是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管理的關鍵知識。1.1.2信息技術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技術基礎,在知識收集過程中需要使用數據挖掘技術來發現知識,獲取知識需要進行聯機分析處理技術,現有的仿真和虛擬現實等技術都離不開信息技術,它的不斷地發展為知識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1.1.3人員構成裝備制造業創造和使用知識的主體是專業人員、技術專家、管理者、員工。主體所擁有的知識和智慧集中對裝備制造業集群進行的。通過協作,裝備制造業集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運作,最終實現共同的目標。通過知識的創造和使用,對裝備制造業知識進行發現、學習、吸收、創新和再創新,進一步促進整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1.2過程知識性裝備制造業集群可的核心競爭力是可持續發展。但是無論裝備制造業集群處于何種階段,知識資本始終處于支配性的重要地位。裝備制造業集群必須實施知識化的發展戰略。因此其發展趨勢要求裝備制造業企業實施知識管理。1.3能力構成知識性裝備制造企業需要進行有效的知識管理必須以具有一定的知識管理能力為前提,倘若企業擁有豐富的知識,而且也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機制,但其不具有相應的能力去實施知識管理,不能稱這個企業形成了知識管理。實際上,裝備制造企業中己體現出知識性特點。
2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網絡
2.1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網絡結構特征在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網絡中由許多的知識節點構成,知識節點由裝備制造業核心企業、配套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咨詢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政府部門等組成。其中網絡的主要結構特征有以下幾點:①在不同的類型節點之間,以知識流動角度來說核心企業與高校聯系較為密切,而與科研機構之間的聯系較弱。實際上裝備制造企業更傾向于獨立研究,并不與相關的高校和研究機構進行研究。②從網絡空間布局看,在知識流動的過程遵循著地理距離衰減規律,地理位置距離越遠,在知識交流和學習中的成本就越高。在許多經濟模型中,地理距離與知識交流和學習的成本是正相關的,說明了知識流動具有較強的空間局限性。③一般情況下知識網絡規模越大,知識的中心節點的中心性就越強、網絡密度就越低。網絡聯結效率與規模之間成負相關。即裝備制造業密度大的知識網絡聯結效率也高,知識網絡中相應的節點聯系越強,其越不利于網絡規模的擴大,從而影響到知識流動的范圍。2.2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網絡設計寬松的知識交流的環境對知識網絡運行是非常重要的。來實現知識在裝備制造業集群內不同的企業間知識共享,從而構成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知識網絡結構體系。集群知識網絡的內部結構,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在裝備制造業中起到主導作用,核心裝備制造企業知識網絡的主體。其它企業與核心企業有著較為復雜的關系、知識在網絡中的傳播擴散,首先是知識和技術的共享—產業內部企業之間依托集群內部的隱性知識與技術共享。其次是上下游企業關聯關系。社會網絡體現集群外與其它經濟要素的互動關系,是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網絡結構的外層關系。其它要素主要包括:為裝備制造企業服務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中介咨詢服務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政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政策支持、相關信息服務、基礎設施等。教育培訓機構主要任務是負責培養相關的基礎人才、專業人才和傳遞知識;可以促進知識的流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主要是創新知識、創新技術;通過開發新技術并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實現集群內部知識、技術的傳播和擴散。同時裝備制造企業首先需要加強自主研發,然后注重與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來輔助自身的研發能力。
3裝備制造業集群知管理過程
通過以上對裝備制造業集群與知識管理的分析,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管理不僅受到企業內部相關因素的制約,與受到企業外部的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3.1知識管理過程核心環節知識管理過程主要是對知識的存量、增量、存在方式、存在范圍等知識屬性產生影響的過程;它是知識管理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知識管理的成敗。其分為五個核心環節,即知識獲取、知識擴散、知識固化、知識評估和知識創新。在五個核心環節中,將知識看作是應用的資源、固化的資產、制造出來的產品,是從一個環節流向另一個環節的。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管理過程同樣有這五個核心環節:①知識獲取:是指企業的各組織對知識收集的活動,是組織知識的根本的來源,可以分為內部知識的獲取和外部知識的獲取。②知識擴散:是將知識傳送給潛在的接受者,及接受的個人或團體對知識的吸收的過程。③知識固化:是對集群知識的獲取和占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和內化。④知識評估:評估裝備制造業集群現在的知識設計狀況,采取相應的知識管理措施來解決知識設計中的問題,保證設計知識的準確性。⑤知識創新:在裝備制造業集群內對集群內企業之間的知識進行交流,并形成新的知識,從而達到新的知識狀態。3.2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管理過程模型根據上述分析,本文設計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管理過程模型見圖2。裝備制造業集群中知識的持續流動,集群內外部知識活動的價值。反映了在集群內外部實體之間的知識流動;及集群內知識互動和集群外知識資源,知識流之間的交流與轉換;并反映集群內外部知識內化與外化的流動。在知識經濟環境下,裝備制造業集群的知識交流中知識的創新、共享和應用是至關重要,它們持續不停的運作,保證了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流正常的新陳代謝,從而推動知識價值的實現與增值。
4結論
知識經濟的發展,在裝備制造業集群成長中,知識管理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裝備制造業企業管理,知識管理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管理過程變得越來越重要,其成為裝備制造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本文通過對裝備制造集群各類特征的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了裝備制造業集群內外知識流模型,并對裝備制造業集群知識管理過程進行了分析。裝備制造業集群應根據知識管理過程的五種狀態,選擇相應的強化重點,以期滿足知識共享目標和任務完成的需要。
作者:張永賓姜明君楊姝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談知識管理在圖書館采集中的作用
- 下一篇:小析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系統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