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產品符號演變研究

時間:2022-01-05 09:43:21

導語:汽車工業產品符號演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工業產品符號演變研究

摘要:本文以研究紅旗牌轎車的前期發展為例,從個體符號階段與速度感知、集體符號階段與國家進步象征、實際工具存在與普遍象征性的消解這三個視角中分析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本土化的歷程。并在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集體符號階段中,著重分析計劃經濟評價體系下的工業產品如何轉變為時代符號,為新中國的汽車工業產品的發展擔負起正向的促進效用。

關鍵詞:工業發展;本土化;時代符號;歷史象征;社會進步

1汽車工業產品本土化歷程中的觀念演變

自20世紀汽車工業產品以舶來品的身份進入國人視野,在逐漸與本土交融期間,國人對汽車的認知和設計開發經歷了漫長的演化與適應。人在面對汽車這一龐大、精密、新奇又頗顯危險的新事物時,由認識汽車、理解汽車,直至使用并再造汽車,這樣的技術吸收過程便是汽車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汽車對于使用者而言,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同時也是使用者個性甚至國家民族性格的呈現載體。而在20世紀汽車工業產品的首段本土化歷程中,在信息傳播和技術投入分布的過程中,國人的汽車認知觀念大致經歷了汽車作為“個體感知符號”“集體認知符號”和“實際使用工具的存在”三個階段。

1.1個體符號階段與速度感知

20世紀30年代前后,從國外引進中國的汽車開始由稀有權貴收藏逐漸轉向百姓可觸及的生活范疇。作為突破人力極限的機器性質的汽車,在進入百姓視野后,首先沖擊了個體對“速度”與“時空”的感知。大量繪畫作品中開始出現鮮明的汽車形象,在作為個體感知符號的階段里,中國僅開始形成對汽車的認識、接受與使用能力,尚未具備任何汽車設計、開發和生產能力。汽車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尚未開始。

1.2集體符號階段與國家進步象征

在經歷了第一階段之后的1960年左右,車輛由遠離實際使用的符號形象開始轉變成為一個被應用在集體勞作領域中的工具。此時,汽車多屬于公有財產,其高效率、高技術、高價值的特點使其成為“機械化”“國家進步”和“高權高質”的象征。代表的符號內容已經由象征高速的個體感知符號轉為象征國家進步的集體認知符號。國內也開始了第一波對汽車的自主設計開發探索,全國上下出現了對汽車設計的啟蒙性初探,在借鑒前蘇聯與東歐車型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批設計優良、不乏經典的車型。在形成汽車作用于個體的初認知后,本土化進程最先觸及的是在集體方面的本土化,此時,國內對汽車這一工具的吸收消化便集中在為集體勞作服務的技術型開發和為國家整體形象服務的具有符號性的造型方面的本土化。

1.3實際工具存在與普遍象征性的消解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增長推動汽車購買力的增加,車輛開始更廣泛地進入民眾個人生活,進入普通市場。汽車的普遍象征性開始被消解,國人對汽車的認知由停留在遠離生活的符號形象轉為真實世界中的汽車主體,汽車開始正式發揮其工具價值,成為民眾日常的代步工具。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的設計也開始強調實用性、舒適度、可靠與安全,而此后的整個汽車市場也在結合市場經濟的持續改良與篩選下不斷走向完善。本土化進程介入個人,介入真實使用其的每個個體,開始了結合市場的更全方位的本土化進程。

2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啟蒙的黃金期:集體符號階段

2.1計劃經濟評價體系下的工業產品造型話語權

在20世紀的整段汽車本土化歷程中,汽車工業產品造型外觀的啟蒙探索主要被完成在汽車觀念演變的第二階段汽車作為集體符號階段。此時,汽車處于投入集體使用,后和介入市場前,中國自主造型能力正經歷從無到有的根本性轉變。由于作為集體符號的汽車多用于集體共同勞作中,屬公有財產,在計劃經濟評價模式下的汽車設計不受企業商業利潤和生產規模的強制影響。這一時期的汽車工業產品反而較之于改革開放后擁有更大的設計探索空間,進行了更多富有中國色彩的造型語言嘗試。中國特色設計在塑造集體符號的過程中被裹挾著討論、思考、完善,這一時期成為塑造新中國的汽車工業產品哲學與造型理念的黃金時期。

2.2面向轎車的政治符號要求

在當時國內有著多種類型的汽車集體符號,例如,作為勞動符號的解放牌大卡車,而對于轎車這一類型的符號要求是使其成為國家形象的象征。在這一時期發生了以下幾大事件:初期,中國急需一款自主研發的小轎車用以證明國家工業技術的進步;閱兵期,對用于國慶檢閱的大氣且安全的轎車需求;用于國家領導人日常乘坐的元首車與迎接外賓的國賓車的設計需求。在這些具有政治色彩的要求下,集體符號階段的汽車工業產品被賦予了政治象征意義,包含著“國家技術水平”“權力”“中國特色”意象。政治象征和形成符號的要求成為推動設計進步的核心因素,社會觀念狀態對設計發展起著正向的促進效用。紅旗車自創立以來便在塑造政治符號的要求推動之下,不斷進行著轎車設計探索,為達到充分承載新中國特色的國家政治形象要求,設計師們嘗試在轎車設計中賦予各種民族元素并進行了造型與結構的不斷推敲與優化。在作為集體符號階段的政治符號期間,它的設計實踐推動了整個新中國對于汽車工業產品的探索。

2.3紅旗品牌發展歷程與符號階段

在紅旗的發展歷程中,紅旗車品牌自1958年被創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飄搖至今,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參與并見證了許多新中國的重大歷史時刻,也成為了反映國家發展與社會變動的一面鏡子。紅旗轎車迄今為止的整個生命歷程大致可根據其戰略劃分為新紅旗與老紅旗兩大階段。本文主要討論的,在汽車的中國本土化過程中發揮價值的、具有汽車造型設計啟蒙效果的、作為集體符號中的政治符號的紅旗車主要為處于紅旗轉型前的的老紅旗階段,即1958年至20世紀80年代間的紅旗轎車。在這一階段,紅旗轎車依次經歷了1958年紅旗CA72試制之后至1964年紅旗CA770生產之前的作為“國家進步象征”的符號階段,以及,紅旗CA770生產之后至新紅旗之前的作為“身份地位”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元首車與外賓車的符號形象。紅旗車車型發展歷程(如圖1所示)。其中,紅旗CA72和紅旗CA770為兩款劃分時段的重要車型。紅旗轎車在老紅旗的兩個階段中完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哲學與造型理念的設計探索。

3對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再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研究對以紅旗車為代表的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有著在本土化研究中的必要性價值,并且有助于構建汽車工業產品具有連續性的造型譜系與設計哲學。挖掘在計劃經濟體系和新中國塑造政治符號要求下設計與市場的探索價值。研究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的必要性:首先,實現中國汽車工業本土化具有非常高的重要程度,中國的汽車工業產品只有更好地適應國人特點、承載民族性格,才能在世界市場上發揮更大價值。新中國汽車工業產品的探索處于在進入市場經濟前的本土化進程中的特殊時期,紅旗車的設計實踐對中國本土化造型的設計探索具有先導價值,后世的許多本土化設計嘗試建立在對此的經驗總結上甚至有些并未做得比20世紀的紅旗車更出色。其次,對汽車工業產品行業自身來說,研究以紅旗車為代表的新中國設計啟蒙時期具有一定的現代價值,可以幫助健全汽車工業產品的連續性。連續的車型演變被展示,連續的塑造中國特色的造型嘗試與設計哲學探索被挖掘,連續的文化脈絡被延續。這其中蘊含著不同歷史時期眾多先驅的集體智慧,是文化成長的重要組成,而且更包含著社會精神文明發展和物質科技進步對設計的影響和促進??偟膩碚f,紅旗牌轎車跟隨新中國的發展與波折經歷了漫長歲月,在榮譽與坎坷中凝結淵源和羈絆,對它的研究也是對新中國歷史的回溯,從中搭建起更立體形象的新中國樣貌。在其中,政治象征和形成符號的要求成為推動其進步的核心因素,社會觀念狀態對設計發展起著正向的促進效用。

參考文獻:

[1]李永恒.《中國汽車》40周年特種郵票展風采[J].汽車與配件,1996(16):27-17.

[2]“紅旗”轎車:從歷史深處駛來[J].商業時代,2000(03):54-57.-17.

[3]陸穗峰.“紅旗”車定位淺議[J].中華商標,2000(07):40-42.

[4]《汽車百年史話》;劉世愷,劉宏編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4.

[5]紅旗本土動力的“紅”色標志[J].高科技與產業化,2006(Z2):26-27.

[6]鄭澤鋒,宋強,葉振合.由紅旗轎車的設計看中國傳統文化對工業設計的影響[J].裝備制造技術,2007(04):89-90.

[7]常冰.中國特色造型在紅旗HQE國賓車設計中的應用[D].中央美術學院,2008.

[8]曹永欣.車名與文化[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1):72-74.

[9]毛溪.《中國民族工業設計10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6.

[10]沈榆,張國新著.《1949-1979中國工業設計珍藏檔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6.

作者:宋文彬 單位:中央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