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效率下節能減排論文論文
時間:2022-04-23 04:19:33
導語:交叉效率下節能減排論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實證分析
(一)節能減排指標的選取
本文選擇全國30各省(除西藏、港澳臺外)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在2010年實施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效率。在投入和產出指標的選取方面,現有研究通常將能源、水消耗量和環境容量資源的使用選作投入指標,而將產出指標界定為反映經濟發展程度和節能減排成果的參數。通過借鑒現有研究的成果,這里將環境資源消耗作為投入指標,具體從能源消費總量(以標準煤計算)、供水總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和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四個指標來考慮;產出指標顯示經濟是否發展、減排效果如何,這里從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廢水排放達標量和工業二氧化硫削減量三個方面來考慮。本文所選的2010年中國30個省市的節能減排投入和產出數據來自《2011中國統計年鑒》、《2011中國環境統計年鑒》。
(二)模型分析結果
將選取的投入產出數據輸入到軟件,而由軟件執行得到的最終結果為基于交叉效率模型的交叉效率值矩陣E,Eij為省份i對省份j的交叉評價結果(i,j∈[1,30]),其中i或j=1~30分別代表北京,天津……,新疆(具體順序如表1中所示),限于文章篇幅,這里就不具體展開詳述了。通過對交叉效率值矩陣E進行觀察可以看出,各決策單元對節能減排效率值的自我評價都較高,而對其它決策單元的評價都偏低,其中各決策單元的自我評價結果Eii。軟件執行的結果表明,除了青海、寧夏和新疆三個地區對自身的節能減排效率評價較低外,其余各地區對自身節能減排效率的評價值都在0.90以上,這也顯示了青海、寧夏和新疆三個省的節能減排效率的確偏低的事實。另外,所選取的30個省份(西藏、香港、澳門和臺灣數據缺失,未考慮在內)節能減排交叉評價效率值及其排序結果均在表1中一一列出。從以上的結果可以看出,DEA-CCR模型下求得的各省市節能減排效率中有多個值為1的情況存在,所以自我評價效率值Eii還不能有效地用于評估各地區節能減排效率的優劣,為此我們引入了交叉效率評價機制,該機制下得到的各決策單元節能減排效率值普遍較低,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從圖可以看出,傳統模型下得到的華北、東北各地區節能減排效率值大多虛高,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本身效率值較低,通過選擇更有利于自身的權重計算得到了與實際有一定偏差的結果,這些地區仍然保有一定的傳統高污染、高排放型企業,比如此時的首鋼等高污染企業大大拉低了北京地區節能減排效率水平。通過對兩種模型下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發現,除了自我評價模型下出現了多個效率值為1的情況外,兩種模型下的效率值排序基本一致,但交叉效率評價模型下的各效率值排序更為清晰,浙江、江蘇等華東省份的節能減排效率最優,貴州、寧夏、內蒙古、青海、新疆以及東北三省等的效率最差。從所得到的結果可以看出,各地區節能減排效率值和該地區的地域分布無顯著性關聯關系,和地區經濟的發達程度也無顯著相關關系。浙江、江蘇、山東等省市的地區GDP在全國領先,同時其節能減排效率也最高,說明這些省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節能減排方面,正在走產業轉型升級或資源節約化路線;而地區GDP排名靠前的廣東、上海和北京在交叉效率排名中分別排在了17、18和20名,說明這些省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節能減排的關注度較小,因此在節能減排效率的提升上面還有較大的空間。
(三)區域節能減排效率差異分析
按照國家統計局劃分方法,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除外)按地理位置可以分為東中西三大經濟區域,其中東部包括北京、天津、遼寧、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中部包括黑龍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內蒙古等;西部包括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西藏、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和廣西等。東部經濟區域交叉效率的平均值為0.721,中部經濟區域的平均值為0.675,西部經濟區域的平均交叉效率值為0.612,如此看來,我國各省市的節能減排效果整體呈現東、中、西依次降低的趨勢。具體分析可以看出,浙江、江蘇、山東、福建等東部靠南地區的節能減排效率要比遼寧、河北、北京等東部靠北地區更高,這主要是因為東部靠南地區資源相對匱乏,但其利用強大的經濟優勢,通過先進的技術應用和節能減排管理手段,大大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中西部經濟區域的節能減排效率相對較低,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自然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容易走向高投入———低產出(低效率)式的粗放型發展道路;另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的產業結構相對不合理,經濟實力相對較低,在能源使用技術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故而中西部地區在節能減排效率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結束語
傳統的DEA方法能夠清晰地分辨出決策單元的有效性與否,但是它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即不能夠將決策單元的有效程度進行排序。基于這一不足,本文提出交叉效率評價的模型進行探究,從模型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模型在評價決策單元節能減排效率的優劣程度方面更為可靠。另外,節能減排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一些經濟發達省市,如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地區,應該在保證地區GDP增長的同時,向節能減排領域適當增加資本、人力和其它資源的投入,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效率的改進;青海、寧夏、新疆以及東北三省等正面臨較為巨大的經濟發展壓力,但經濟發展決不能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增長道路,應該盡快引進東部經濟區域的節能減排技術和管理手段,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源效率。
作者:段顯明胡玉筱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上一篇:城投公司工會工作要點
- 下一篇:物流企業碳排放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