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生產成本構成與管控措施
時間:2022-08-02 10:20:17
導語:煤炭企業生產成本構成與管控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企業成本管理,是企業全員、全過程、全環節、全方位的管理。樹立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和成本管理體系,以發展的觀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用戰略的眼光去分析降低成本的途徑。與其他不少能源業相似,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可概括分為固定和變動兩個大類,固定成本作為間接成本具有常態化且難以變更性,因此降耗增效的關鍵就落在了變動成本方面。要加強成本控制首先需要轉變傳統粗放式管理的陳規陋習,以精細化管理避免浪費,其次則需落實責任制,從而培養全員成本管控意識,再次則要通過技術水平升級實現單位成本下降和價值上升。
當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成為宏觀發展戰略,傳統能源支柱產業的煤炭業同時遭遇來自政策與環境的雙重沖擊。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必須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關鍵點是降低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是企業經濟運行質量的集中反映,成本高低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的好壞,是企業整體素質的綜合表現。評價一個企業的優劣,無不考察其成本水平,影響成本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企業可以控制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看是否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需求減少、價格下降、虧損以及污染日漸成為煤炭企業生存發展的攔路虎。加強管控、提質增效不僅成為煤炭企業突破困境的致勝之道,也成為煤炭業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煤炭企業生產成本構成
(一)固定成本。多數是間接成本,指必然會發生且基本不隨產量變化而變化的不可控成本。比如為獲取開采資質而必須進行的前期勘探調查等活動的支出,又被稱作資源成本。又如針對生產安全必須投入的安全成本,這類根據地質構造差異而存在不同提取標準的費用也是不因產銷活動而變化的支出。再如采礦活動必定要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且后續作業又會出現形式各異的污染。要保護環境并治理污染就要投入補償成本,這是按照年度與一定標準必須計提的基金類支出。(二)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往往不可控相對的是基本可控的變動成本,這類成本通常屬于直接成本,會因為產銷活動出現變化。比如其中占相當比重的人工成本。且由于使用的工藝不同,人工成本也存在不小的差異。國內最常見的是長壁式采掘,分為炮采、普采和綜合采掘三類。綜合類是人工相對較低的一種。除人工,材料、維修和耗電也是變動成本的主要組成。由于固定成本的難以變更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管控成效就只能向變動成本著手。尤其是減少不必要消耗和浪費,提高循環使用率,合理利用設施設備降低故障率等都是煤炭企業管控成本的重要手段。
二、煤炭企業生產成本有效管控措施
(一)精細化管理。眾所周知,曾經高速發展的經濟格局促成了能源行業粗放化管理的傳統模式,即便是外部環境已然發生顛覆性改變,陳舊的管理思想卻依然在部分企業成本控制管理中積習難改。粗放直接導致管理的隨意性,而隨意勢必造成額外消耗產生,這是不少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因此,全面加強煤炭企業生產成本的有效管控就要由粗轉細,以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比如充分細化各崗位作業類型與內容,將其對應的成本類型、消耗量與成本價等建立起對應關系。結合生產目標和成本控制規劃制定出標準值,再劃出各崗位成本的最高上限與合理閾值。結合直接評分與權重平均的方式形成量化考核標準菜單。標準制定與量化考核不僅是在具體管控方式上形成更具可操作性的管理機制,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在企業上下形成重視成本管理的意識,而意識決定行動,只有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才不至于出現疏漏。因此,精細化管理是從根本上扭轉陳舊落后管理理念的不二法門。(二)落實責任制。有了精細化管理的頂層設計,將其落到實處就成為最終實現降耗增效的核心與關鍵。落實責任制應當形成層層傳導的機制,即每個成本管控點都存在直接責任人和間接責任人,當出現成本控制不利的問題時,除了直接責任人必然遭受懲處外,間接責任人也不能置身事外。這種直接和間接責任的雙管齊下才能形成雙保險模式。不少企業生產成本控制不力的一個原因在于中層管理常常誤將成本控制簡單歸于基層操作環節,殊不知成本控制不分環節和層級,而是需要全員參與才能真正起效的團隊行動。此外,責任制不能只體現在處罰方面,節約有獎、浪費必罰的雙向管理才能形成更為顯著的引導作用。一旦有了若干節約獲獎的榜樣示范,其余作業點自然緊隨其后加以效仿。而當節儉辦企業蔚然成風時,成本控制便能從被動變主動,融入生產管理的每個細節。這才是最為有效的成本控制之道。(三)提高技術水平。同樣是能源行業,我國之所以多年來始終難以趕上國外同行的發展腳步,除了管理思想上的落后,也包括技術短板的制約。當國外已經普及了自動化設備之時,國內還在依賴人工操作的低質低效。因此,提高技術水平,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機器換人迫在眉睫。自動化機械操作的優勢顯而易見,只要預設程序合理,機器生產便能嚴格遵照規程無所錯漏。且機器設備只要使用得當,在充分延長使用壽命的同時,維護費用就會相應下降,這比過多人工的勞務支出更為經濟。不過這也并不等同于完全由機器取代人工,而是更多的機械與更少的高端技術人工相結合,也就是少數高級技術人員操控大量自動化機械作業,在提高單位效益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優質高效與降耗增效的并行。
三、結語
總之,降低成本是企業必須長期堅持而且絲毫不能松懈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應對萬變的法寶,要把降本增效固化為企業員工的日常行為,積淀為企業的一種經營文化,逐步建立成本優勢,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傳統模式下的煤炭業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除了確實因為資源行業的特殊性而不得不存在巨大支出外,管理上的粗放和隨意造成客觀上的浪費也是事實。因此,在內外環境日益嚴峻的現實中,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管控的有效性就要重點針對管理模式的優化。這其中的重點首先是思想和觀念的徹底轉變。只有當全員樹立起成本管控意識,才能在具體操作層面實現精細化、標準化、可量化。這不僅是煤炭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管理成效的重點,也是全行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成雪梅.煤炭企業材料成本動態控制模型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總會計師,2016(4):20-21.
[2]王杰云,栗根華,董金明.煤炭企業材料成本管控的實踐創新[J].財務與會計,2016(7):13-14.
[3]周文豪.企業: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的統一[J].財經科學,2016(5):7-10.
作者:尚海杰 單位: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水峪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分析
- 下一篇:煤礦安全績效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