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征環保稅對煤炭企業的影響及措施

時間:2022-05-26 03:59:22

導語:開征環保稅對煤炭企業的影響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征環保稅對煤炭企業的影響及措施

一、環境保護稅的概述

環境保護稅(簡稱環保稅),是對在我國領域以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征收的一種稅,其立法目的是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稅是我國首個明確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獨立型環境稅稅種,有利于解決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等問題,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強化企業治污減排責任。

二、開征保稅的動因

(一)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開征環保稅會加重污染、破壞環境的企業或產品的稅收負擔,因降低利潤水平而直接抑制其生產的發展,或者因推動其銷售價格上漲而抑制消費,通過經濟利益的調節來矯正納稅人的行為,加大對污染行為的抑制力,最終導致生產的萎縮,促使其減輕或停止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促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落地生根,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二)增加財政收入,提升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保護和治理環境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開征環保稅,是運用稅收手段的強制性,能夠為政府提供一定的公共財政收入,將征收的稅款作為環境治理的專項資金,建設與管理環境設施,增加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在其他有關稅種的制度設計中對有利于保護環境和治理污染的企業或產品采取稅收優惠措施,引導和激勵納稅人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行為。(三)清費立稅,優化和完善稅制結構與稅收體系。環保稅的總體思路是由“費”改“稅”,即按照“稅負平移”原則,實現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的平穩轉移。開征環保稅,有利于解決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預等問題。另外,開征環保稅為環境治理建立了制度框架,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增加新的稅目,發揮稅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調節作用,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稅制結構,彌補稅制結構中資源稅、消費稅等與環境相關稅種的不足,有利于建立健全環保稅收體系。(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鼓勵清潔能源開發。開征環保稅,有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再生資源與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一方面,環境成本的增加導致污染企業的生產成本相應提高,利潤率降低。企業若沒有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可能導致企業縮小規模。對應污染產業來看,行業規模也可能出現整體萎縮。另一方面,環保稅激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鼓勵開發環保產品,促使資本向環保產業和再生資源產業轉移,間接地推動了環保產業和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

三、開征環保稅對煤炭企業影響

(一)加重稅收負擔,增加企業成本。煤炭企業除繳納一般流轉稅外,還要繳納資源稅、地面塌陷補償費、采礦權使用費、污水處理費等各項稅費。開征環保稅會使煤炭企業的稅收負擔大幅增加,環保稅必將成為企業成本的一部分,成本壓力將進一步增大。環保稅的設立,促使煤炭企業加大環保設施投入,導致環境成本的產生,而環境成本自然該歸屬于企業生產成本中,最終使企業總成本增加。(二)加大煤炭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煤炭企業要參與市場競爭,一方面壓縮開支,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壓縮利潤空間,來緩解成本上漲的壓力。因此,開征環保稅將促使煤炭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另外,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排放者需繳納更多的環保稅,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在經濟性得到保障的同時,下游電力、鋼鐵企業可能會更加傾向于低硫煤,這就加大了高硫煤生產企業與低硫煤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三)加劇煤炭企業與各方的利益沖突。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看,開征環保稅會改變上游、下游企業之間原有的、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在煤炭企業稅負加重的狀況下,為轉嫁較高的稅負會對上游企業壓低采購價格以及對下游企業提高銷售價格,形成與外部各方產生利益爭奪。如果無法通過提價的方式轉嫁稅負時,煤炭企業需要通過提升技術含量、壓縮成本、提高工效等方式來實現,勢必影響到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及福利等問題,形成與內部各方產生利益爭奪。(四)加速煤炭行業的優勝劣汰。開征環保稅對于中規中矩、合法合理生產的煤炭企業而言,影響并不太大。但對于違規生產、亂排亂放的煤炭企業而言,會造成較大的沖擊。另外,開征環保稅將會提高煤炭的使用成本,縮小煤炭與新能源之間的成本差距,加上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炭消費總量,這將加大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壓力,也會進一步促使煤炭行業發展先進產能、淘汰落后產能。

四、煤炭企業應對開征環保稅的有效措施

(一)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目前,礦區環境保護工作與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個別企業領導重生產、輕環保的思想依舊存在。煤炭企業要堅持以人為本和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為宗旨,大力加強環保宣傳教育,積極宣傳國家的環保法律、法規及環保知識,增強全員環境保護意識,將節能環保工作放到與生產、安全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樹立煤炭生產與環境保護彼此促進的觀念,認真履行環境保護職責。(二)加大環保設施投入,促進企業綠色發展。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和環保標準的提高,煤炭企業原有的環保設施已不能滿足現在煤礦環保工作的需要。煤炭企業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加大環保項目和環保設備的投入,完善各項環保設施。環保稅法規定,鼓勵企業加大環境保護建設投入,對企業用于污染源自動監控專用設備的投資予以資金和政策支持。因此,煤炭企業在進行投資項目決策時,應更多的選擇環保項目或者加大對環保項目的資金投入,在爭創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走綠色環保發展之路。(三)強化環境成本管理,構建環境管控體系。煤炭企業為治理環境的代價越來越大,環境成本在產品成本構成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如果企業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環境成本管理與控制,將會嚴重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煤炭企業要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探索環境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將企業的環境成本管理納入企業的核算體系,從根本解決環境成本控制問題,提高自身的環境成本管理能力,以應對新形勢下的經濟挑戰,從而實現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四)合理開采煤炭資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煤炭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礦產資源和基礎能源,實現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直接關系到礦井的生存和發展,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安全發展與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保護煤炭資源,以提高資源回采率與能源利用率為切入點,依靠技術創新和規范化管理,實現煤炭資源的精采細采和合理開采,提高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延長礦井服務年限,確保煤炭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從根本上保證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五)實施多元化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多元化發展已成為煤炭企業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的重要渠道。煤炭企業可以通過兼并重組、參股控股、戰略合作、資產聯營等多種形式,推動煤炭企業與上下游產業、新技術新業態融合發展,從傳統的煤炭開采業向現代產業體系嬗變,逐步形成煤炭開采、電力、煤化工、新能源等多元化產業協調發展格局。通過走多元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道路,實現煤炭深加工轉化和全產業鏈整體升級,優化產業價值鏈和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煤炭行業的整體發展質量和效益。

綜上所述,開征環保稅對煤炭企業是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煤炭企業既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損害企業經濟的發展。因此,煤炭企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升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使企業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切實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綜合開采利用、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社會責任,使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2]韓佳瑞.環境保護稅開征的影響分析[J].世界家苑,2018.

[3]徐干遠.淺析開征環境保護稅對企業的影響與應對措施[J].納稅,2017.

作者:張元科 單位: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二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