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研究
時間:2022-07-22 08:31:57
導語: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程銜接是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有效銜接的關鍵。以汽車維修專業為例,對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現狀進行分析,闡明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現狀問題提出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策略與路徑,為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高職貫通;汽車維修;課程體系構建
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模式打通了從中職到高職的上升通道,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2014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建立健全課程銜接體系,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因此,構建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課程銜接現狀分析
轉段考試、技能拔尖人才免試是目前中職生升入高職的主要方式。筆者收集了對口招生的中高職院校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對比分析認為,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課程體系不對接是中高職貫通教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基礎課設置斷層脫節
對比分析中高職文化基礎課設置,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都開設英語、數學等文化基礎課,但課程難度差異較大。中職階段數學、英語課程只安排在前三學期,后三學期不再開設,而且三學期的總課時數一般不超過180課時。文化基礎課設置不連續、總課時數偏少,使得數學、英語基礎本來就薄弱的中職生升入高職后,不但高等數學學得相當吃力,而且還要“重拾”英語。這反映出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的文化基礎課設置斷層脫節,從中職到高職的內容難度和教學尺度沒有全面性、層次性的設計[1]。
(二)專業理論課設置重復
對比分析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課、專業基礎課設置,中高職階段都開設有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等課程,也有少數中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課課程名稱相似。由于中高職貫通的汽車專業教材建設相對滯后,所以專業理論課內容重復也就在所難免,使得中職生進入高職后一些專業課又得從頭學起。這反映出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課程體系在整體設計和把握上還不夠精準。
(三)專業技能課設置無層次感
從課程設計上看,中職階段對升學、就業有不同需求的學生不做區分,偏重于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高職階段對中職生源、普高生源按照零基礎普高生設計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統一培養,使中職生升入高職后不得不重復練習已經掌握的專業技能。對比應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等級要求,中高職都是汽車維修工中級,表明職業資格證書等級要求不對接。
二、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的有效銜接,不僅體現在專業知識是否銜接,更體現在職業技能是否銜接。中職階段可根據學生升學與就業的不同需求設計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分班進行教學。以升學為目的設計課程體系時,應提高文化基礎課的難度,增加文化基礎課課時,也可以把高職階段的一些文化基礎課程前移到中職階段進行教學,提前做好文化基礎課程對接。中職階段完成汽車構造、汽車常規保養等汽車專業基本知識和汽車基本維修技能的學習,將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故障診斷技術等難度較大的課程上移到高職階段,把原本用來安排這些課程的課時用來加大文化基礎課的課時。高職階段在中職階段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拓深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為專業零基礎的普高生增設選修課,使其盡快消除與中職生之間的專業差距。根據汽車后市場崗位任務、職業能力、“1+X”證書制度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以技能等級為分界點構建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
三、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路徑
在進行中高職貫通的課程體系設計時,應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把不同職業資格等級所需的知識、技能、素養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識對接、技能對接、考證對接的中高職貫通汽車維修專業課程體系[2]
(一)汽車維修專業就業崗位分析
分析本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崗位,主要崗位有機電維修、鈑噴維修,次要崗位有配件計劃/庫管員、服務顧問助理、汽車保險專員等。晉升崗位依次有機電主管、鈑噴主管、配件經理、服務顧問,維修工也可晉升技術經理。這些崗位可以繼續晉升為服務經理,服務經理還可以繼續晉升為服務總監。
(二)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能力要求分析
分析本專業畢業生剛畢業所從事的工作,中職畢業生主要從事汽車保養等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高職畢業生主要從事汽車維修、汽車保險等更高一層的工作。鑒于此,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應以升學為導向,中職階段定位于維修工初級,取得初級維修工職業資格證書;高職階段定位于維修工中級及以上,取得中高級維修工職業資格證書,實現初、中、高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能力要求、人才層級要求見表1。
(三)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
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在設計時,中職階段應加強數學、英語等文化基礎課教學,注重汽車基本理論知識、基本專業技能培養;高職階段應側重于專業性更強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培養。1.文化基礎課模塊在文化基礎課設置時,建議中職階段三學年連續開設語文、數學、英語課程,加大這三門課程的總課時數,提高課程難度,達到高中階段所要求的文化素質要求,做好與高職大學語文、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的對接。2.專業基礎課模塊中職階段開設機械識圖、汽車電工電子基礎等難度較低的專業基礎課,讓中職學生能讀懂汽車零件結構圖,為掌握汽車部件總成的結構、工作原理及高職階段專業基礎課學習奠定基礎。將機械制圖、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基礎等課程作為中高職專業基礎課的銜接課程,讓普高生源、中職生源的學生在同一起點上學習汽車零件圖繪制、機械傳動原理和汽車電路分析,為自動變速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檢修等專業課的學習打基礎。3.專業理論課模塊中職階段開設以汽車構造為主的基礎性專業理論課,讓學生掌握汽車的基本構造;以汽車維修、汽車使用與維護等課程作為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課的銜接課程,調動中職生源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階段通過開設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局域網技術等專業性較強的專業理論課程,讓高職學生掌握汽車最前沿的專業知識。4.專業技能課模塊汽車部件總成拆裝、汽車常規保養等技能課程在中職階段完成,讓學生掌握汽車部件總成拆裝的要領,能獨立完成汽車常規保養作業;將汽車使用與維護、汽車維修等實訓課程作為中高職技能課程的銜接課程,讓普高生源和中職生源的高職生一同學習汽車維修新技能;汽車故障診斷、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檢修等實訓課程在高職階段完成,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5.拓展模塊通過汽車鈑噴、維修服務接待、汽車配件管理等拓展模塊課程設置,培養學生的特殊專業能力,滿足學生在專業領域拓展的需求。
四、結語
將職業技能等級作為中高職課程的銜接點,圍繞不同技能模塊、技能等級所應具備的知識要求、技能要求,開發出中高職貫通的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模塊,形成能力遞進、技能對接的符合中高職貫通的課程銜接體系,實現中高職汽車維修專業無縫銜接[3]。
參考文獻:
[1]劉晴.中高職銜接的現實問題及應對策略[J].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2):83-85.
[2]張建平,曾小玲.中高職銜接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的研究與實施[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6,14(2):35-40.
[3]王元靜,代洪輝.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中高職專業課程銜接[J].通信與信息技術,2020(4):71-72.
作者:李小燕 單位:蘭州現代職業學院
- 上一篇:營養配餐與設計課程情景教學方法
- 下一篇:智能客戶服務在計量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