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技術在物流的應用

時間:2022-01-29 09:36:21

導語:電動汽車技術在物流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動汽車技術在物流的應用

摘要:在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城市中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運輸問題也日益凸顯。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物流“最后一公里”運輸存在的問題、電動汽車未能在物流行業中普遍應用的原因,對電動汽車的優勢及應用進行了探討;并結合政府出臺的利好政策及電動汽車的技術趨勢,分析了電動汽車“最后一公里”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物流“最后一公里”;電動汽車;城市配送

一、物流“最后一公里”概述及亟待解決的問題

物流配送包括:備貨、理貨和送貨。送貨是物流配送的核心環節,就是物料的運輸。配送中的運輸(即送貨)是指短距離的“末端運輸”,是直接面向廣大用戶的。“最后一公里”,是將貨物遞交到用戶手中的最后一環。由于互聯網客戶成爆發式增長,電子商務與物流行業的結合日漸緊密。伴隨著快遞業的飛速發展,城市內配送的問題日漸暴露、突出出來。(一)快遞爆倉現象。由于客戶數量龐大,市區內的物流集散倉庫多為臨時存放點、面積不大,當貨物集中進入、無法及時派送時,便會在倉庫內堆積、出現爆倉現象。(二)配送車輛不規范。目前,城市內配送沒有標準的配送車輛。在貨物進城的問題,大部分物流的貨運車輛受當地交規管制,無法直接進入市區,不僅沒有專用通道,停車也很困難;有些公司采用客貨混裝,存在很多交通隱患;很多配送公司采用三輪車配送,而城市中三輪車屬于管制的灰色地帶,并且快遞人員穿梭騎行,不遵守交通規則,事故頻發。

二、基本解決思路

解決這些問題,涉及的管理部門較多、協調難度大,所以最直接、并能從根源上解決的方法就是從交通工具入手,既可以消除交通管理問題,又可以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對汽車制造商,新能源汽車產品、物流車市場尚未被很好開發,有巨大利潤空間。對物流企業,只有對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有高度的重視,從交通工具、人員管理、臨時寄放點的設置、貨物保管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生存發展。

三、電動汽車技術在物流“最后一公里”中的應用

(一)電動物流車的經濟性。純電動物流車可以獲得國家和地方的雙重補貼。按電池的容量,每度電可補助1800元,每輛物流車總補貼不得超過14.76萬元。如瑞馳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價為12-15萬元,而實際購買價格在4.69-6.89萬元之間(實際價格根據各地方補貼略有差異),并且其享受免置購稅的政策。而普通的燃油物流車也至少需要五六萬元。一輛電動汽車充滿一次電需要27度電,約可跑100公里,按照每度電8角錢的商業用電價格,企業花費21元左右。據統計,五菱、長安、JAC、東風、時代五個品牌的相同等級物流車的耗油量為每百公里8升,按照柴油6元/升的價格,平均百公里花費為48元左右,為純電動汽車的兩倍多。據統計,在傳統的物流行業中,燃油成本占總物流費用的35%-40%,而這一數字在實際的城市配送中由于堵車及交通管制原因還有增加。純電動物流車在節省成本方面有非常大的優勢,其各項費用不足燃油貨車的一半,但純電動物流車的續駛能力是其“硬傷”。(二)城市配送最后環節的規范化。要想真正實現最后一公里的規范化,應有完善的行業標準。在制定標準規范時,應注意地方實際情況與國際標準相結合,減少物流的裝卸次數,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減少物流配送的成本。普及和推廣電動物流車是城市配送規范化的重要途徑。

四、電動汽車在“最后一公里”的應用趨勢

城市污染與交通壓力的疊加,為電動物流車提供了使用空間,作為新能源商用車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一)電動物流車向智慧物流車發展。現階段的電動汽車技術已可全面電氣化,便于采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提高電動物流車的智能化程度;電動物流車的電動機控制系統可以與各個電子控制系統相互協調,在電動物流車的基礎上實現計算機智能控制。1、移動信息技術。把移動中的車輛信息納入物流運作的信息中,與物流企業的信息中心構成統一的精確的合同數據、運輸路線、車輛信息和行駛數據。2、物流車的定位技術。使物流企業對車輛配載和調度實現實時監控。如配送地址的自動化定位、貨物地理位置的實時追蹤等。3、通信與網絡技術。在現代物流運輸的網絡里,有越來越多的數據需要遠距離輸送。在物流車上應用通信網絡技術,可以方便出貨人員在運輸中發現錯誤信息并及時更改,避免出現送貨錯誤等情況。(二)充電設施對電動智慧物流車的影響。現階段的新能源物流車絕大多數為純電動物流車,但現階段充電樁數量和建設速度遠遠落后于電動汽車的銷量和增長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動物流車的發展。隨著國家對充電設施的利好政策陸續頒布,未來城市中充電樁的建設速度將會有顯著提高。《電動汽車的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明確指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重換電站將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按照充電站的均價300萬元/座、充電樁的均價2萬元/座來算,在未來的四年內,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直接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并且,政府的補貼政策也將進一步刺激充電設備行業,不少大型企業預計補貼比例最高可達40%。隨著我國對充電設施建設的日益重視,未來的電動汽車發展,包括電動智慧物流車會有大幅提高。電動智慧物流車將逐步成為城市物流運輸工具的主體,這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電動汽車行業整體推廣和升級的契機。電動物流車車型小巧、運行成本小、綠色環保,成為推動物流“最后一公里”快速升級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乃國靖.關于電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分析[J].經貿實踐,2016,(09):81.

[2]楊珺,馮鵬祥,孫昊,楊超.電動汽車物流配送系統的換電站選址與路徑優化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5,23(09):87-96.

[3]劉守霞,趙亞男,張昕.電動汽車在城市物流配送中的可行性分析[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06):9-12.

作者:劉浩然 單位:北京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