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徒制人才培養在數控加工專業的運用
時間:2022-01-15 04:24:24
導語:學徒制人才培養在數控加工專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時代下,我國教育領域正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問題,傳統職業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在這種局勢下,如何將教育領域與社會企業進行完美融合是當務之急。現代學徒制的出現極大程度上緩解了當前我國教育領域發展所面臨的尷尬處境,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入合作,以數控加工專業為例,對現代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相應的創新與研究。正因如此,本文以現代學徒制的含義為基礎,針對當前所存在的人才培養問題,提出相應的處理方式。
時至今日,隨著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傳統教育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教育理念,為了確保教育領域的長久發展,各院校紛紛引進較為先進的管理體系。以中職學院為例,最為社會發展的根基所在,中職學校能夠培養出專業性更強、實際操作能力更熟練的專項性社會人才。而數控加工專業是當前我國大部分中職學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目,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有力根基。正因如此,院校要做的不僅是通過書本知識以及老師教授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培養,還要通過先進模式與手段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以此滿足我國社會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
1現代學徒制含義
現代學徒制的本質是以滿足我國社會發展為前提下在教育領域上所進行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與傳統教育制度類似,現代學徒制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培養,不過,不同之處則是將學校與社會企業相結合,學生既可以從學校教師處學到相關的理論基礎與進階知識,也可以在社會企業中緊跟師傅學習技能操作,提高專業技術性的掌握程度。現代學徒制所遵循的正是“一二三四”基本方針,也就是說,在進行現代學徒制的應用時,需要圍繞統一標準,簽署好校園與企業間的兩份合同,并妥善利用三方資金流轉,進而對已存在的四項問題進行有效處理。這四項問題分別是當前社會企業招工困難問題、社會企業用工不穩定、社會勞動者的收入分配問題以及社會勞動者價值體現的問題。
2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的區別
從本質來說,無論是現代學徒制還是傳統學徒制,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我國國民的技能水平,而教師也遵循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基本方針進行相應的教學培訓。不過,兩種學徒制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會在學生所要學習內容方面、教學主觀思想方面以及時間地點方面產生極大不同。舉個例子,在采用傳統學徒制時,學生所能學習到的東西都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傳授的,學生很少去進行舉一反三,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傳授多少知識,學生獲得多少知識,且學生所學的知識量不會超過老師本身的知識儲備量,因而更偏向于學生身份。而現代學徒制則并非如此,學生在進入學院后擁有的是學生身份,當學生走進企業后便有了學徒的身份,也就是說,學生能夠在新時代下進行雙重學習,對自身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大益處。
3當前所存在的人才培養問題
3.1模式單一。就目前來看,在我國很多院校中,存在著現代學徒制評價方式過于單一的問題,這是導致現代學徒制無法得到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在這些院校中,人們往往只會將評價對象放在用來進行數控加工專業的教師身上,從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可事實上,院校的教育評價只占現代學徒制總評價的四成,而剩下的則由學生本身的學習素養、企業的整體評價、企業員工的培訓能力以及學生進入社會后所有的成就共同決定。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現代學徒制評價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因其所能代表的因素較少,無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評估,只能對學生進行片面的評判,而這往往會對學生進入社會企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阻礙學生在社會中的發展與進步。正因如此,人們在進行現代學徒制的評判過程中,不能只放在教育事業上,還要對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綜合素養進行全方位評估。3.2校企缺乏合作。對于數控加工專業而言,最重要的并非課堂上的理論基礎,而是需要培養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也就是說,在進行現代學徒制的應用時,離不開外界社會企業的實踐優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才會出現教育機構與外界企業間的實踐交流,以此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加深企業在學生心中的形象與地位,以此實現雙贏的目的。但實際上,很多教育機構只是與企業的合作過于敷衍,僅僅是名義上的聯動,企業并不認為教育機構能夠幫其培養出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人才,而教育機構有學生進入企業培訓時,也無法從其他員工處學到實用的技能,甚至連機床都很少看到。正因如此,校企間缺乏足夠的合作是導致現代學徒制無法順利應用的關鍵問題,要想解決當前我國所面臨的人才培養問題,就要充分發揮學徒制的優勢,加深彼此間的溝通,以此提升專業人才的整體素質。3.3管理制度缺乏。現如今,盡管我國部分商用企業或工程企業參與了現代學徒制的應用,由于我國相關發展制度還不夠完善,企業無法從中獲得滿足本身發展需要的專業性人才。就目前而言,導致企業在現代學徒制無法進行有效參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學生的流動性過高。無論在哪一領域,人才的流動都意味著企業的損失,即便是企業有興趣對人才進行專業性培養,也要考慮對方是否會在就業過程中選擇本企業作為工作單位。而學校在進行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只能將重心放在教育方面,作為教育機構,是無法將生產技術過程帶入課堂的。換句話說,當前,我國教育機構在進行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管理制度欠缺的情況,以至于學徒管理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進而影響學徒制的順利運行。
4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問題的處理方式
4.1采用工學一體化模式。要想有效處理當前我國教育事業所面臨的人才培養問題,就要將傳統教育模式進行轉變。隨著人們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研發,傳統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教育企業應當一改傳統教育的教學模式,選擇采用工學一體化模式進行學生的培訓。與傳統教育模式不同,工學一體化模式以校企合作為中心,根據企業所提出的所需人才崗位進行專業性的人才培養,學生不僅可以從學校中獲得相關知識,同時,也可以在企業中進行相應的實踐操作。工學一體化模式的出現顛覆了人們腦海中較為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再注重紙上談兵,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中發掘自身所擅長的領域,并從中提升自己的實踐操作水平。4.2挑選合適企業以加強合作。為了確保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能夠順利進行,教育機構應當加強與外界社會企業的合作,并對合作機制進行完善。尤其是對于數控加工專業而言,更加注重實踐操作,因而教育機構除了重視工學一體化模式的應用外,還要確保學生能夠在企業中進行相應的實踐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為學生挑選品質優良的企業進行合作簽約。正因如此,教育機構應當提前對企業進行考察,并對其所擁有的資格進行仔細認證,并從其中員工處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以此確保學生的利益不會因此受到侵害。4.3完善管理機制。教育機構需要嚴格遵守現代學徒制的相關要求,與簽訂好合作意向的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并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同進行相應的管理工作。教育機構在進行課程的訂制前,需要與合作企業進行核對,這其中包括數控加工考核的要求、學生成績評估等。另外,完善的管理機構能夠有效檢測出學生的真實水平,而教育機構與合作企業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以此實現雙贏的目的。正因如此,為了提升現代學徒制的最終成果質量,確保學生的利益不受影響,雙方都要對管理評價機制進行完善處理。
5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對我國教育事業以及社會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相關教育機構應當將傳統教育模式進行合理轉變,提高數控加工專業人才的數量,以此滿足我國社會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吳海勇,葉凱.數控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6(11).
[2]周瑋.聚焦校企聯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在數控加工專業存在的問題[J].營銷界:農資與市場,2019(11):56-57.
[3]曾志斌.數控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000(033):98-101.
[4]馮邦軍,陳中瑾.數控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
作者:來慶忠 韓維啟 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應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