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風險警示標識研究
時間:2022-03-21 09:15:23
導語:兒科護理風險警示標識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醫院設置護理風險標識在兒科護理安全工作中的實際作用。方法:選取醫院2018年1~6月兒科收治的患兒2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兒未實行護理風險標識,觀察組患兒予以相應護理風險標識。比較兩組患兒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及患兒家屬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患兒比較,設置風險標識的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降低,滿意度顯著提高,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醫院兒科病房設置全方位的風險警示標識,能夠有效預防患兒不良事件的發生,使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顯著降低,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顯著提升,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兒科;護理
護理安全管理,是指對在醫院醫療護理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或存在的風險進行管理的過程。護理安全管理能夠積極有效預防和降低臨床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同時能夠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提高整體護理質量[1]。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在整體醫療護理安全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兒科患兒日常護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出現醫護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在兒科臨床診療過程中制作警示標識標牌,正確、合理并恰當的使用,可以預防某些意外不良事件的發生,具備較強的合理性和針對性,可以在患兒整個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提高其安全性[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醫院兒科2018年1~6月收治的住院患兒2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100例患兒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為2~9歲。觀察組100例患兒中,男71例,女29例;年齡為2~8歲。1.2方法。對照組患兒未實行護理風險標識,觀察組患兒予以相應護理風險標識。(1)警示標識的設計和制作:護理警示標識的設計應遵循原則主要為整體的協調性,包括顏色、字體及放置位置等,都要經過精心選擇,要求整體統一,標識醒目清晰、實用且美觀,文字圖表及圖片相結合,力求科學又直觀,對護理人員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時,患兒及其家屬也能從中了解基本護理常識,自覺遵守,更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工作。護理警示標識的主要類型有標牌、標簽、警示語及條幅,根據位置及具體用途選擇其應用形式[3]。(2)警示標識的分類[4,5]。引導性標識:引導性標識是日常護理警示標識中最為常見的基礎標識,多在墻面、地面等大面積位置放置,主要是運用提示語對患兒及其家屬起到溫馨提示的作用,如“地面濕滑,小心跌倒”或“小心臺階”“小心燙傷”等標識,對治療區洗手間、開水間、電梯、安全出口、護士站等日常頻繁應用場所進行引導,使整個醫護管理更加人性化。人員標識:患兒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及時為其佩戴腕帶標識,從而使相關醫護人員可以快速識別病患身份及基本信息。如患兒需要進行手術,手術開始前,療區病房護理人員應與手術室相關護理人員交接清晰,根據患兒所佩戴腕帶逐一核對信息,包括姓名、年齡、床號、手術部位等,詳情告知手術室護士,以免出現護理差錯事件。藥物警示標識:對患兒輸液藥物進行醒目標識,使醫療護理人員可以直觀明確的了解其用藥用途和用藥時間,口服藥、外用藥、注射用藥都要進行相應的顏色標識,清晰明了,避免產生用藥差錯問題。患兒手術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更為繁雜,藥物種類多且易混淆,應提前采用不同形式的無菌標簽對藥物基本信息進行標識,以備使用。同時,患兒如有藥物過敏現象,應特殊標識,治療區護理人員在手術前應與手術室護理人員交代清晰,避免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手術室警示標識:手術室有著異常嚴格的環境要求,其清潔度和消毒級別都有特殊要求,為避免手術室內感染等情況的發生,維持手術室的整體環境,要對整體區域進行顏色劃分警示標識。在無菌區,設置綠色標牌,在污染區,設置紅色標牌。手術器械及設備也要進行相應防潮防水防燃等標識,做好手術器械和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6]。1.3觀察指標。(1)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根據醫院兒科特點,制定出符合特性的問卷調查表,包括紅臀、誤吸、墜床、皮膚損傷、及用藥錯誤等五項不良事件內容。統計兩組患兒的發生率。(2)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醫院根據兒科科室特點,自行設計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兒家屬對醫院兒科科室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1.4統計學方法。采用χ2對數據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見表1。2.2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家屬(P<0.05)。見表2。
3討論
兒科患兒病情及發展有其特殊性,臨床診療護理過程中,由于單一注重專業知識理論和操作技能,從而忽視醫療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護理風險意識的培養,進一步導致臨床護理人員相應風險防范意識薄弱,提示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據有關資料報道[7],很多臨床不良事件的發生都是由于護理細節處理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隱患。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進行警示標識的設置,可以有效預防患兒護理過程中的潛在危險因素,使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進一步保證臨床患兒的康復進程和安全。與此同時,相應的護理警示標識可以對護理人員日常工作起到良好有效的警示和約束作用,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得到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也相應有很大進步,患兒及家屬對整體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顯著提升,護患關系得到良性發展,進而提升醫院整體醫療救治水平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邱巧玲,李麗紅.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41-242.
[2]葛璐.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對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警示作用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6(20):55.
[3]萬榮,姚興華,蔣艷莉.護理警示標識在患兒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4):184-185.
[4]高秀珍,杜習霞.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河北醫藥,2013,35(15):2376-2377.
[5]孫元美.護理警示標識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06,20(9):2518.
[6]申良榮,車文芳,鄭水利,等.護理服務過程中標識的使用及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5):65.
[7]黃瓊華.護理安全管理探析[J].家庭護士,2006,4(36):69.
作者:陶玉香 單位:寧波市鄞州人民醫
- 上一篇:肢體語言溝通在兒科護理的運用
- 下一篇:感染管理手術室護理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