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術后鎮痛泵臨床護理措施論文
時間:2022-12-10 08:38:00
導語:病患術后鎮痛泵臨床護理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鎮痛泵對患者術后疼痛的緩解效果,及時發現患者術后疼痛治療時出現的問題并給予解決,以達到最佳鎮痛效果。方法隨機抽兩組患者160例,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對疼痛治療效果、副作用的發生情況給予評分,并對所發生的副作用進行相應的治療、護理。結果兩組疼痛治療方法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均<0.01)。結論通過對術后使用鎮痛泵治療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鎮痛泵對疼痛的治療能達到較好的鎮痛效果,并對進行術后疼痛治療患者的隨訪,及時發現鎮痛泵的操作問題,疼痛治療效果及副作用的發生,以便更好地減輕患者的痛苦,促進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疼痛手術后鎮痛泵護理
術后疼痛幾乎是每一位手術患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是機體對疾病和手術造成組織損傷的復雜生理反應,對病人康復極為不利。因此,疼痛治療成為圍手術期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臨床。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傳統的鎮痛方法已難以滿足臨床的需要。術后使用患者自控鎮痛泵(PCA)可減輕和緩解手術后患者因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從PCA安裝之日3天內,每天由手術室護士對術后使用PCA的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并評估疼痛治療效果、副作用的發生情況。對出現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以便在今后疼痛治療中不斷改進、更加完善和提高,為患者康復起到促進作用。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160例ASAⅠ~Ⅱ級腹部及下肢手術患者,年齡18~74歲,男94例,女6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各8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A組患者男49例,女31例;B組患者男45例,女35例。兩組一般構成差異無顯著性。A組為研究組,手術結束后應用鎮痛泵與硬膜外導管連接,以2ml/h持續泵入鎮痛藥液,PCA每次0.5ml,藥液總量為100ml的0.125%布比卡因加嗎啡加氟呱啶5mg的復合液;B組為對照組,病人疼痛時按需肌肉注射鎮痛藥鎮痛。
1.3觀察項目
觀察術后4h、8h、12h、24h、36h、48h不同時段疼痛評分,采用自我評估與行為評估相結合的臨床評估方法。自我評估法稱之為視覺模擬評分(VAS)[3]對疼痛進行測定,是一種測定個體疼痛程度的最常用的方法。行為評估法是由手術室護士根據患者的面部表情、語言反應、體位姿勢等臨床疼痛表現和行為,對疼痛程度進行客觀評估,并觀察患者血壓(BP)、呼吸(RR)、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及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皮膚瘙癢、尿潴留等并發癥。
1.4統計學處理
計量數據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SPSS10.0版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二、結果
2.1術后疼痛治療方法在疼痛治療期間VAS評分,A組在術后48h不同時段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B組(P均<0.01)。
2.2在研究期間,A組患者BP、RR、HR、SpO2均在正常范圍內波動,無呼吸抑制發生;B組患者因疼痛干擾BP、RR、HR、SpO2波動范圍較大,但差異無顯著性。
2.3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見表2。盡管全部患者均保留尿管24h,仍有部分患者出現排尿困難。A組不良反應稍多于B組,但癥狀較輕,對癥處理后好轉。
三、討論
3.1從PCA安裝之日3天內,每天由手術室護士對手術后進行疼痛治療的患者跟蹤隨訪,評估患者的鎮痛效果、副作用的發生情況,并進行解釋指導工作,每天填寫疼痛登記表,及時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80例患者臨床觀察,發現副作用的發生率較低,鎮痛效果基本達到滿意,但還存在一些有待注意的問題。①確保鎮痛泵給藥途徑暢通。在固定硬膜外導管時,應使用抗過敏膠布,并防止硬膜外導管受壓、打折或脫出。在隨訪中仔細觀察,發現情況及時調整,如有脫出可與麻醉師溝通更換其他治療方式,同時應仔細觀察儲液囊有無破裂或藥液漏入外殼等異常現象,如有異常立即停止使用,及時給予更換。②客觀評估患者的疼痛感覺。在訪視觀察中發現有0.5%的患者VAS評分感覺鎮痛治療效果不滿意。分析原因是患者是為了引起親人的關注,過分夸大疼痛的感受。部分患者過分寄希望于PCA所起的作用,認為安裝了PCA術后就完全無痛,當發現實際并非那樣時,就認為PCA不起作用。因此,作為護士需耐心向患者解釋PCA的作用范圍,所能解決疼痛的程度。使其對PCA有正確的認識,如發現通過解釋還認為疼痛治療不理想,及時與麻醉醫生和臨床醫生聯系,調整PCA的藥量或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在訪視中還發現一些患者怕給家人添麻煩,又忍受疼痛不愿表達。因此,在訪視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說話語氣、面部表情、語言反應、體位姿勢等表現和行為,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客觀評估。③指導患者正確使用PCA。麻醉醫生在送患者回病房時應仔細向其家屬講解PCA的正確操作步驟,但是有些家屬只關心親人的手術情況,忙于護理患者,忽略了學習PCA的操作。在隨訪中發現有不理解的應親自示范,講解PCA的操作方法,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使用PCA。還發現了許多患者在翻身、咳嗽、換藥之后感到傷口疼痛后才使用PCA,效果往往不如在進行這些操作或活動之前先使用1次PCA,鎮痛效果可明顯提高。
3.2認真對待及時處理所出現的副作用。①由于患者的體質各有不同,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一些患者會出現不同形式的副作用,可引起惡心、嘔吐、皮膚瘙癢或尿潴留等現象,會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惡心、嘔吐是PCA較為常見的副作用,是由于嗎啡等阿片類鎮痛藥物興奮延髓化學感受器而引起的。輕微的惡心尚能忍受,重度的惡心、嘔吐會對患者的身心帶來嚴重的影響。在隨訪中應注意,某些抗生素會引起較為嚴重的惡心、嘔吐,不應一味地歸咎為是由于疼痛治療引起的。對于嚴重的惡心、嘔吐的患者,需及時聯系麻醉醫生和臨床醫生以進行止吐治療,不應輕易地停止疼痛治療。②嗎啡等阿片類鎮痛藥物對呼吸中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在訪視中著重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和皮膚、口唇的顏色、呼吸頻率等,鼓勵患者深呼吸,選擇合適的體位等。有些患者術后由于繃帶固定過緊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應給予適當的解釋,也可與手術科室協商解決。③阿片類鎮痛藥品對一些特異性體質有致敏作用,可引起皮膚瘙癢,也有部分患者因術后身體虛弱,出汗較多,也會出現全身瘙癢,應做好解釋,加強皮膚護理,防止抓傷皮膚,嚴重時可給予抗組織胺類藥物治療。④由于鎮痛藥物抑制了神經系統的反射作用,干擾了生理性排尿功能,而引起尿潴留。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不習慣在床上解小便,出現排尿困難等現象,針對這些問題應仔細分析辨別,做好適當的指導,可采取下腹部按摩、熱敷,如效果不佳,及時行導尿術,勿使膀胱過度充盈,加重排尿困難。公務員之家
3.3術后使用PCA鎮痛確實安全、舒適、有效:既可減輕和緩解手術后患者的痛苦,又可減少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提高手術成功率。通過觀察術后進行疼痛治療的患者,隨時了解疼痛治療效果,及時發現所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相關的副作用,引導患者正確認識PCA的作用,并做好耐心的解釋工作,將副作用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患者達到預期的疼痛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應雋.術后疼痛與手術病人康復的研究進展[J].臨床麻醉學雜志,1999,15(8):214.
[2]羅愛倫.患者自控鎮痛[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31.
[3]劉俊杰,趙俊.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430-1432.
[4]柳娟,岳云.如何在提高PCA鎮痛效應的同時減少其副作用[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1999,20(2):89.
[5]張文其,鄧碩曾.術后患者自控鎮痛與惡心嘔吐[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1999,20(2):91.
[6]周子永,王世祥.新編常用藥物手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83.
[7]朱斌,葉鐵虎.靶控輸液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3,24(1):6.
[8]阮珍蓮,方文,諸蕊玉.自控鎮痛泵對術后排尿功能的影響及處理[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3,21(6):593-594.
[9]JosephTD,RobertLT,GaryCY.PharmaCo-therapy[M].4th.edition,MCGraw-HiuCompaniesLne,1999:1019.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