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素養對護理安全的影響論文

時間:2022-12-10 08:47:00

導語:醫護人員素養對護理安全的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護人員素養對護理安全的影響論文

【關鍵詞】護理人員,醫院;人員素質;安全管理

【摘要】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能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醫療健康知識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醫療護理承擔的風險越來越大。護士是醫囑的具體執行者,承擔著疾病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職責,每天與病人接觸的時間最長,擔負著重大的風險,因此,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護理人員素質對護理安全的影響分析

1.1職業道德、思想素質

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工作責任感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前提。護理人員每天面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擔負著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任務,有著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如果護理人員缺乏職業道德修養,不遵循醫德規范和規章制度進行工作,疏忽大意,就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和損害。常常表現為:責任心不強、觀察患者不細致、病情記錄不詳細、不及時匯報病情、延誤病情、查對不嚴格、不堅守崗位、玩忽職守、有章不循、工作態度不嚴謹、違反制度或技術操作常規、交接班不認真、服務態度差、缺少同情心等,這些都極易造成護理不安全,引發護患糾紛。

1.2業務素質

良好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是保障護理安全的重要基礎。患者病種各異,病情多樣復雜,需要護士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技術操作水平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及時果斷地采取相應措施,實施準確的護理。一些護士由于業務知識缺乏,經驗不足,護理技術水平不高或不熟練,操作失誤或錯誤,觀察不到位,對潛在并發癥預見不足,不能及時判斷處理,均可給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導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或額外增加患者痛苦,引發護理糾紛。有些護士缺乏溝通的藝術和技巧,護理過程中態度生硬,造成護患間溝通不良,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

1.3法律意識

護理安全與法律法規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而發生的護理缺陷或糾紛時有發生。如進行治療和護理時沒有注意遮蓋患者的隱私部位或隨意議論患者的隱私;漏記、錯記臨床護理記錄單;在做護理、治療前未充分做好解釋工作,征得患者同意,這些都可能侵犯了患者的權利,為醫療護理糾紛埋下隱患。可見在護理工作中一些不在意的小事情都會隱含了法律的問題,護士若對護理行為缺乏足夠的法律認識,工作中侵犯了患者的權利,就可能引起護理糾紛。

1.4身體、心理素質

發生護理安全事故除了與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業務素質差、法律意識不強的因素有關外,還與護理人員的身體狀況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很多醫院普遍存在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護士是一個多元化、多角色的個體,多重角色的擔任及超負荷的工作,使護士身心疲憊,產生厭煩心理,有畏難情緒。造成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一旦不能很好地應對,即嚴重影響護理安全。

二、對策

2.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護理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是護理服務的首要前提。很多護理糾紛是由于護理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缺乏職業道德修養及服務態度欠佳而引起的。醫院要利用報告會、政治學習、觀看電影、錄像等各種形式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護理人員的道德信念和慎獨精神,增加責任心,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敬業愛崗,認真負責,工作嚴謹、細致,對患者關愛、同情和理解,才能很好地完成護理工作,不出差錯。

2.2加強在職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護理人員良好的業務素質是保障護理安全的基礎,護士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熟悉各項護理常規和專科護理,并善于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觀察和判斷病情變化,制定正確的護理對策與措施。因此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技術性護理缺陷的發生,促進護理安全工作的落實。護理管理工作者應鼓勵護士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寬護士的知識面,獲得國內新知識、新觀念、新動態,強化“三基”訓練和考核,可通過組織護士業務學習、護理查房、護理競賽等活動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和積極性。對新畢業的護士要加強崗前培訓,實行專人帶教,加強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護理人員自身也要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努力提高業務水平,還要有側重地學習心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提高溝通技巧和能力,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3加強護理安全性教育,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

醫院應對護理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教育應注意與規章制度學習、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使護理人員認識到護理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做好護理安全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強法制學習,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理人員關系較密切的法律、規章制度,使護理人員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認識到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讓護士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加強責任心,自覺地以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其次,還要懂得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即使發生了糾紛,處理時才會從容不迫,有理有節。

2.4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減輕職業壓力

護理人員配備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國際護士會將2006年護士節的主題確定為“保證安全的護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內涵在于強調臨床護士的數量配置及專業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身體康復,強調世界各國要共同努力解決臨床護士的短缺和護士超負荷工作問題。護理人員編制、配備應以滿足臨床需要、保證病人安全為前提。護理管理者要根據每個科室的具體情況,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保證臨床一線護士的數量和素質,并注意結合學歷、職稱、年資及實際能力等綜合能力,對護士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分層次使用護士,倡導彈性排班,定期為護士進行體檢,為護士身心健康提供保障,避免超負荷的工作,減少護理人員疲勞、疾病的發生。公務員之家

護士職業壓力問題也越來越引起社會關注,近年來,一些醫院引入員工援助計劃(EAP)服務,對護士進行職業壓力和情緒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緩解了護士職業壓力,提高了工作積極性、適應性,使護士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醫院護理管理者要加強與護士的交流,了解她們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動態,為其解決實際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聘請專業人員對護理人員進行行為、心理的輔導和學習,培養其良好的行為和心理素質,提高護理人員自我控制和應變的能力,學會科學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穩定的情緒和輕松的心態面對病人,才能保證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349.

[2]閻成美,翁廬英,李妮.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47.

[3]鄧健,李成琳.從潛在性護理法律問題看護理管理法制化[J].現代護理,2001,7(2):59.

[4]國家衛生部黃潔夫副部長在“5.12國際護士節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7):581.

[5]馮怡,趙國秋,張燕敏.引入員工援助計劃緩解護士職業壓力[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