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論文

時間:2022-10-11 09:11:52

導語: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論文

隨著醫療模式的不斷改變以及衛生事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護理基礎教學的質量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要求其必須符合時代的變革。據調查顯示: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進行綜合教學法教學,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均有了顯著提高[1]。故,隨機抽取我校2015屆中專護理專業3班和4班進行深入、有效的研究,總結研究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基線資料。隨機抽取我校2015屆中專護理專業3班為X組(n=40),4班為Y組(n=40)。X組男女比例1頤39,年齡范圍是:20~24歲,平均年齡范圍是(22依1.7)歲。Y組男女比例2頤38,年齡范圍是:21~23歲,平均年齡范圍是(22依0.9)歲。本組研究中,兩組學生的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比性良好。(二)方法。兩組均以護理教學為教學主題,4班采用傳統教學法,即“教師演示、顯示模仿”的教學模式。3班采用綜合教學法。(1)自學討論:教師告知學生實驗課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前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和討論,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很好的結合起來。(2)糾正問題:上課前,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討論結果,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答,對于實驗課的整個授課過程進行認真輔導。(3)輪流模仿練習:分組讓學生對實驗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模仿練習,同時給予適當的指導,對于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給予糾正[2]。(4)多次練習:課堂中,學生要對實訓內容進行反復練習,并進行角色互換。練習的內容主要包括:實施前的評估、物品準備、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等。(5)評價總結:實驗課結束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點評,對于優秀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表揚,對于存在的問題,要進行重點強調。(6)技能考核:課后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糾正存在的主要問題,促使學生盡快地解決存在的問題。(三)評價指標。教學效果:主要從理論與操作結合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操作積極性、自學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四)統計學方法利用。Epidata3.0軟件錄入所有的數據,采用SPSS15.0的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進行統計,計量資料(教學效果)采用t檢驗。結果顯示,兩組間的數據有明顯差異,即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X組的教學效果遠比Y組的優,差異顯著(P<0.01),詳情見下表。

三、討論

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變化,人文護理以及整體護理模式已經廣泛開展,增強了護生與患者間的溝通能力,促進了護生綜合學習能力以及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提升。為了適應當前醫療模式的新變化,對護理教學方法以及護理模式不斷地進行創新與改進,有助于學生學習護理內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情境中學習相關知識,顯著提升了學習效率。綜合教學法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了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3]。綜合教學法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具體場景形象生動,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一定的發展,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本組研究數據表明:X組的護理效果遠比Y組的優,差異顯著(P<0.01)。綜上所述,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中進行綜合教學法,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值得進一步推廣。

作者:楊曉雯 單位:南寧市衛生學校

參考文獻:

[1]趙立華,滑志娟,杜小靜,等.綜合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2,34(9):1421-1422.

[2]高喬.綜合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3(18):143-144.

[3]董玉琴.綜合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