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院手術室新護士培訓論文
時間:2022-09-04 11:22:50
導語:基層醫院手術室新護士培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醫院,現有病床550張,開放5個手術間,年手術量約6000余例。收集整理2010-2011年入科的5名新護士的培訓資料為對照組,2012年以后入科的5名新護士為觀察組。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單一的傳幫帶培訓模式,即新護士進入手術室后,經過護士長1周科室管理制度等培訓,進行崗前理論考核合格后,指定1名熱心帶教、責任心強、業務能力好的主管護師以上職稱人員擔任帶教老師,負責新護士全程帶教,從簡單手術的洗手配合開始培訓,時間為1年。培訓期間由帶教老師每2個月組織一次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培訓結束后由護士長、科內護士、手術醫生對新護士進行滿意度測評,綜合考評合格后擔任獨立值班工作。觀察組采用集中崗前培訓與專科護士帶教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培訓時間也為1年,具體方法為:
1.2.1完善帶教體系
科內成立由護士長—總帶教—專科護士組成的培訓小組,制定1年培訓計劃、目標,建立新護士培訓項目單。給新護士每人提供1份資料袋,內有科室規章制度手冊、手術室工作流程、1年培訓及考核計劃、專科輪訓計劃表、各科手術配合手冊、常規器械卡、新護士技能考核表、護士業務技能評估表。
1.2.2集中崗前培訓
由總帶教集中崗前培訓1個月,第1周:學習科內各項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進行與手術室相關的職業教育;第2周:采用多媒體反復學習外科洗手、無菌操作、留置胃管尿管、手術體位擺放等基本操作,認識各種手術器械的名稱、拆裝、保養及用途;認識各種引流管、縫線、手術材料的名稱及用途等;第3周:到中心供應室學習清洗、打包手術器械及各種無菌包;第4周:在示教室里情景練習各項基本操作。1個月學習結束后,由護士長和總帶教對她們進行崗前理論及操作考核,2項各占50%,總分100分,成績在80分以上即可進入下階段培訓。
1.2.3專科護士帶教
將新護士分散至各個專科小組進行臨床手術配合學習,我院分普外科、神經外科、骨科、婦產科、泌尿外科、肛腸外科6個專科,根據各個專科手術特點,安排4~12周不等。在專科培訓期間要求新護士每天做手術配合筆記,寫出物品準備、手術步驟、手術體位、儀器使用注意事項、醫生個人習慣等,做到術前預習,每重復配合一次,就將筆記完善1次,直到詳盡、準確為止,專科護士每周批改1次。專科護士每周用PPT進行專科理論授課1次,并與新護士就工作中的困惑進行互動交流。
1.2.4階段性座談會
護士長和培訓小組成員在新護士入科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組織座談會,內容有新護士在該階段工作中優點及缺陷,滿意度測評反饋,提出下階段培訓目標,征求新護士對帶教管理及科室工作的建議。
1.2.5帶教過程管理
總帶教定期對專科帶教階段進行檢查與評估:每天有配合筆記;每周有理論課;專科出科有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專科學習結束后進行滿意度測評;按技能評估表內容對新護士進行工作能力測評;新護士項目培訓單記錄完整。
1.2.6考核標準
2組新護士均采用統一考核標準。崗前理論考核包括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相關法律法規等內容;基礎理論包括各專科解剖知識及基礎醫學理論,儀器器械使用注意事項,各專科手術配合要點等;操作技能考核有手術體位擺放、儀器操作、無菌技術、實際手術術前、術中、術后配合等。新護士工作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量表,包含新護士工作態度、醫護手術配合、科內護士之間配合、學習態度、對患者服務共5個條目的滿意度測評,按滿意、一般、不滿意分別計20、16、10分,總分100分。對新護士的理論(30%),操作技能(30%),滿意度測評(20%),應急能力(20%)進行綜合考評,總分85分以上為合格,即可獨立承擔值班工作。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崗前理論考核、基礎理論、操作技能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各項滿意度及綜合考評也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傳統帶教存在弊端
傳統的一對一傳幫帶方式基本上由護士長一人管理,新護士的臨床手術配合要服從帶教老師的輪班需求,所以培訓缺乏系統性、規范性,并因各個帶教老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不等,新護士培訓后出現操作不規范,工作能力參差不齊現象,需相當長時間才能勝任工作,并存在安全隱患。
3.2新帶教模式的優點
新帶教模式有完善的管理及培訓考核評價體系,系統的理論和操作訓練使培訓規范化。專科護士基本上從事白班專科手術配合,不存在輪班的缺陷,使培訓計劃有序進行。每天配合筆記使新護士對各種手術配合記憶更深,并熟悉各位醫生的手術習慣,提供個性化服務,使手術配合更協調、默契,改善醫護、護患、護士之間的關系,提高了新護士工作滿意度,綜合考評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在崗前集中培訓時強調手術室護士除應具備醫務人員基本素質外,還應有嚴謹慎獨、樂于奉獻和善于思考的工作作風,并且在新護士座談會上不斷強化手術室職業教育,有利于新護士樹立正確職業觀。觀察組護士通過不斷教育和專業培訓,崗前理論考核、基礎理論、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分別達到(92.4±4.04)分、(93±4.64)分、(92±3.81)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于科學規范培訓,在入科后6個月取得護士執業注冊證后,觀察組新護士均獨立進行值班工作,無1例差錯發生,顯示了新帶教模式能明顯提高新護士的綜合素質。綜上所述,集中培訓與專科護士帶教相結合的培訓方法,使手術室新護士綜合素質整體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也較以前均衡,是培養手術室新護士的有效途徑。手術室護理水平對醫院外科技術的進步起著重要的促進和輔助作用。如何培養優秀的手術室護理人才,是一個值得學校和醫院共同探討的課題。
作者:余小紅魏凌云單位: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
- 上一篇: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工作意見
- 下一篇:急診護士素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