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04 11:17:38

導語: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工作意見

一、落實“三房合一、租售并舉”制度

實行公租房“租售并舉”,按照政府批準出售房源、限定對象、自愿購買的原則,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可依照規定申請購買其承租的公租房。一是先租后售,保障家庭承租6個月以上的,可申請購買其承租的公租房;二是分配時即出售,從2014年開始,新推出分配的公租房,經政府批準,分配時即可出售。

二、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

根據省市的要求,結合我縣的實際,進一步完善2014至2017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認真貫徹“一次性規劃、一次性選址、一次性落實地塊”要求,科學制定年度實施計劃。抓緊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做到早啟動、早建設,按時完成建設任務。公租房項目選址要堅持“以人為本、方便群眾”的原則,充分考慮群眾就業、就醫、就學、出行等需要。

三、嚴格控制建設面積和租金標準

(一)在戶型設計上,公租房單套建筑面積控制在50平方米左右,最高不超過80平方米。公租房小區可按總建筑面積的15%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其中商業配套設施建筑面積控制在小區總建筑面積的10%以內。

(二)租金標準,按同地段住房市場平均租金60%至80%的水平確定,并向社會公布,可定期適當調整。租金收入按照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由建設(管理)單位收取,每年按10%的比例提取維修基金,其余租金主要用于管理人員的工資、房屋管理等相關費用。

公租房所有人可以自己管理公租房,也可委托其他單位(或企業)代為管理。

四、統一住房保障條件

(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申請公租房:

1、在縣城無房或在縣城有房但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在15平方米(含)以下;

2、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縣城中等收入線以下;

3、具有縣城戶籍或無縣城戶籍但在縣城連續穩定工作6個月以上,并已辦理居住證和繳納社會保險或住房公積金6個月以上的。

(二)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申請公租房并享受廉租住房待遇:

1、有縣城戶籍,并在縣城居住三年以上;

2、家庭人均年收入在縣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以下;

3、無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在15平方米以下;

(三)父母或子女在縣城有兩套或兩套以上自有住房房,且人均住房(申請人、共同承租人、父母或子女等人平均)建筑面積在35平方米(含)以上的家庭;家庭擁有用于個人消費的家用汽車等大宗財產的情況,不得申請(申購)公租房。

(四)已購買經濟適用房(含農民公寓)或已享受棚戶區(林區、墾區、農村危舊房)改造政策的家庭不得申請(申購)公共租賃房。

(五)符合縣級以上政策規定可優先配租的家庭,或連續三次(含)以上搖號未中簽的家庭,或在縣城原鎮居住20年(含)以上的家庭,根據當年房源情況,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配租公租房。優先配租是指確保房源搖號或是縮小范圍提高中簽比例搖號。

五、穩妥推進公租房出售

(一)出售房源。縣政府組織建設的廉租房、公租房,可作為出售房源。

(二)出售對象:

1、符合廉租住房條件并已承租公租房的,或經搖號中簽待入住的家庭;

2、符合公租房條件并已承租公租房的,或經搖號中簽待入住的家庭。

3、申購人只能購買其承租的公租房或已經搖號中簽待入住的公租房。

4、一戶公租房保障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公租房。

(三)出售價格。公租房按建筑安裝成本出售有限產權。出售公租房時,要通過評估(或根據審計結果),分別確定所售公租房的建筑安裝成本價、綜合成本價,以及土地出讓收益、稅費減免等的具體價款和比例。建筑安裝成本價包括征地和拆遷補償費,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綜合成本價包括建筑安裝成本、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含小區非營業性配套公建費)、管理費、貸款利息和稅金等。

(四)專項維修基金。按照《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建設部、財政部第165號令)的規定和省住宅維修資金交存標準,購房戶按購房價款2%的比例交存專項維修基金,該項資金屬于業主所有。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統一由縣房管局管理,專門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五)出售方式。申購人應一次性購買全部公租房的有限產權。如需購買完全產權,應補交建筑安裝成本價與綜合成本價之間的差價,及土地出讓收益、稅費減免等價款。

(六)資金管理。公租房有限產權出售資金專項用于償還公租房建設貸款及公租房建房、回購和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封閉運行。出售公租房有限產權時,應開具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省政府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出售收入全部繳入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七)產權管理。

1、購買了公租房有限產權的住戶從購買后的下一個月開始免交租金,其承租的房屋不得出售、轉借以及擅自改變用途。購買的有限產權和完全產權,可以依法繼承、抵押。

2、購買人取得公租房全部有限產權后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期間,如購買人因經濟和住房條件變化,超出縣里規定的保障標準,或因特殊原因需要轉讓的,由縣政府按原銷售價加同期銀行活期利息回購,并由購買人補交因購買有限產權免交的租金。

3、申購人應與售房單位簽訂《公租房購買合同》,按照購房合同交清房款,并報縣住房保障主管部門備案后,即可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房屋所有權證》應當注明“公共租賃住房”、“有限產權”和所購有限產權比例。購買的公租房的共同承租人可作為共權人登記。

4、購買公租房全部有限產權滿5年,經向縣住房保障管理部門申請,并取得完全產權后,可上市交易。

五、支持保障對象使用住房公積金

(一)公租房承租人(或共同承租人)繳存了住房公積金的,可以申請提取公積金交納公租房租金。

(二)公租房承租人申購公租房時,承租人(或共同承租人)繳存了住房公積金,且符合貸款條件的,可申請公積金貸款購買公租房。

六、強化住房保障工作監督管理

(一)加強領導。為加強住房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縣里應加強工作機構建設,充實工作人員和落實工作經費。并在適當的時機成立住房保障局,專抓住房保障工作。

縣發改委、監察、財政、國土、審計、規劃、建設、民政等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抓好相關工作,加強協作。

(二)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申請、審核、公示、輪候、配租、申購等管理制度。

1、住房保障部門要依法依規,嚴格公租房準入審核,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公租房配租和出售除縣里以上文件明確規定可優先安排的,其它一律參加公開搖號,中簽的配租(購買)公租房,未中簽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享受租賃補貼、公租房保障家庭列入輪候。

2、要健全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確保公租房正常騰退、流轉。公租房租賃期間,如承租人不再符合縣里規定的保障標準應由住房保障管理部門及時通知其騰退,如不騰退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三)責任追究。對在公租房建設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相關工作人員,依法依紀追究責任;對騙租、騙購公租房的,應立即取消其承租、購買公租房的資格。

(四)要建立住房保障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本縣公租房計劃、建設、分配和退出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住房保障管理部門要加快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設,加強住房保障檔案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住房保障管理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