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路徑在兒科新護士培訓的應用

時間:2022-02-18 11:28:39

導語:臨床路徑在兒科新護士培訓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路徑在兒科新護士培訓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路徑兒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進入兒科的新護士13人按照原新護士培訓計劃完成,為對照組;2014年1月進入兒科的新護士11人實施臨床路徑培訓,為干預組。比較對照組和干預組新護士的工作能力、培訓效果及新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結果:干預組的新護士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綜合能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干預組新護士對培訓的整體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臨床路徑培訓可提升帶教質量和學習效果,提高新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滿足社會需求和適應衛生事業發展趨勢。

關鍵詞:兒科;臨床路徑;護士培訓

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是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它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可以提高醫院的運行效率,改善醫護質量,控制醫療費用。自2013年1月開始,我院兒科結合本科特點,將臨床路徑應用于兒科新護士臨床護理培訓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月進入兒科的新護士13人作為實施臨床路徑培訓對照組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9~23歲,大專11人,本科2人;2014年1月進入兒科的新護士11人作為實施路徑培訓干預組,均為女性,年齡19~25歲,大專10人,本科1人。兩組新護士的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由資深護士進行帶教與指導。

1.2方法

成立培訓小組,由護理部教學專干、病區護士長、病區總帶教和培訓組成員共6人組成。嚴格執行崗前培訓及入科介紹,兩組新護士在進崗前均由護理部統一進行崗前培訓,為期兩周。對照組的新護士由各班的老師進行帶教,學習內容按照我院原新護士培訓計劃完成。干預組實施臨床路徑培訓:(1)護理部教學專干和病區護士長組織培訓小組成員,根據培訓計劃及新護士不同階段的知識需求,結合兒科的??铺攸c,制定出每階段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2)新護士入科當天,發放路徑表,新護士明確每周目標。根據路徑表進行實施,病區總帶教定期與老師及新護士溝通,了解培訓情況,并定期召開培訓小組及新護士會議,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每月底對新護士的業務培訓進行考核。

1.3評價方法

(1)專業考核:專業素質考核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臨床綜合能力。綜合能力考核包括疾病觀察能力、應急反應及處理能力、與患兒及家屬的溝通交流能力、人文關懷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獨立工作能力、護理文件書寫能力等。綜合能力根據我院護理部制定的培訓標準進行考核。理論、操作及綜合考核每月1次,共3次,總分為百分制,取3次考核的平均值進行比較;(2)新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培訓結束后發放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共含20項,分別就帶教的師德師風、帶教技能水平、帶教知識水平、教學管理能力、帶教信心共5個維度進行調查。調查表采用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共5個等級。調查項目齊全、無空項的為有效調查表。兩組新護士共發放調查表24份,回收24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數據包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新護士專業素質比較

干預組新護士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綜合能力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新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的整體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3.1臨床路徑培訓詳情

臨床路徑培訓將培訓期分為初期、中期、后期,各1個月的時間,每月按周進行目標培訓。初期,新護士主要熟悉病區環境、設施設備、病房運作、工作流程、工作規范;掌握小兒生長發育特點,兒科護理專業技術;熟悉優質護理相關理論及整體護理的流程;掌握醫囑護囑執行制度、查對制度等核心制度;掌握兒科常用藥的作用及注意事項。中期,新護士主要掌握兒科門診各項工作處理情況,兒科溝通技巧;掌握小兒常見疾病、傳染病、急癥的處理規范。后期,新護士熟悉危重患兒的搶救配合及監護要點,熟悉小兒急救器械的使用及注意事項;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能獨立完成各班次工作,對于常見的病例能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參加科室舉行的業務查房和護理部組織的業務學習;完成個案查房和業務小講課各一次,提高業務能力及教學水平。各階段病區帶教小講座1次,根據計劃完成考核,加強本階段的薄弱環節。

3.2臨床路徑培訓規范了新護士培訓管理體系

設立清晰的臨床路徑,將培訓內容分階段,可視化,明確化,既規范了帶教老師的帶教行為,又使新護士對培訓內容、計劃及目標更加明確,減少了新護士的盲目性和無所適從性。同時在臨床路徑表中,有計劃地將兒科??浦R及護理技能以互動形式傳授給新護士,提高了新護士參與培訓的主動性。

3.3應用臨床路徑提升了臨床培訓效果

在臨床路徑表的指引下,帶教老師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并及時發現新護士的不足之處,及時給予指導、糾正和重點強化。同時,激發老師自發地有針對性地再次學習,更好地掌握??浦R,也更好地發揮臨床培訓帶教的教學信心。病區總帶教通過檢查能夠發現培訓中的不足之處,對存在問題及時向護理部教學專干和病區護士長反饋,組織培訓小組成員進行原因分析、調整,加強帶教,從而提升了培訓效果。

3.4應用臨床路徑提升了新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

滿意度已成為評價護理培訓質量的有效手段及改進護理培訓工作的標準。干預組的新護士對帶教的師德師風、帶教技能、知識水平及管理水平、帶教信心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臨床路徑能幫助規范和統一新護士培訓,全面提高臨床培訓的質量,是一種適合培養優秀護理人才值得推廣的培訓方式。

作者:梁美燕 單位:珠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李萍.淺談臨床護理路徑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125~126.

2朱小平,姜廣榮,耿東霞,等.新護士階梯式培訓的實施與效果.護理學雜志,2013,28(4):62~64.

3李蓮葉,等.我國兒科新護士規范化培訓現狀.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9):3778~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