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指再植術后護理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4:26:00
導語:斷指再植術后護理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斷指再植理論研究的深入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斷指再植的評價標準已從早期單純追求成活率轉到斷指的功能康復。恢復手指功能的關鍵,除了術中良好的骨與關節保護及固定,滿意的神經肌腱修復外,術后進行合理和長期的護理治療也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我們從2004年以來對198例再植成功的斷指開展了斷指再植后功能的護理治療,取得滿意效果。
1臨床資料
本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共進行斷指再植198例計257指,男122例,女78例,年齡21~49歲,其中拇指96指,食指137指,中指24指,致傷原因:擠壓傷113例,切割傷49例,撕脫傷26例,爆炸傷20例,絞軋傷10例,均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斷指兩端清創,縫合兩側指動脈,同時縫合2條靜脈,修復兩側指神經,修復指屈肌腱!伸肌腱,行克氏針內固定術"隨訪1~2年,根據顧玉東(2000年)斷指再植評定標準進行功能評定:優105例,良57例,可28例,差3例。
2護理治療
2.1病房及體位需求術后應安置在清潔、安靜、室溫適宜的病室,以防寒冷刺激誘發血管痙攣,病室每日紫外線常規消毒2次,限制探視,病室內嚴禁患者主動或被動吸煙,將患肢放在略高于心臟水平位置,以利于靜脈回流從而減輕局部組織水腫,若出現動脈供血欠佳,應將患肢放于心臟水平位,患者須平臥位,局部制動,避免大幅度變換體位及患肢位置,引起血流方向改變導致血管危象。本組曾有1例男性患者術后第5d起床活動,發現再植食指色澤轉紫色,經平臥、制動,罌粟堿解痙處理后再植食指轉紅潤。
2.2局部血液循環的觀察指體!甲床顏色可反映可靠的客觀指標"在整體護理中加強巡視,密切觀察再植指的指端色澤!血運!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皮膚溫度及腫脹程度,由于血管危象多發生在術后24h內及3~5d,術后7d內應每小時觀察并做好顯微外科病情記錄單。
2.3觀察用藥反應術后按醫囑及時準確應用鎮痛、解痙、抗凝藥物,并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頭暈、鼻出血等傾向,發現癥狀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2.4健康教育指導
2.41指導患者消除緊張情緒,防止因心情緊張而引起血管痙攣"在護理中應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今后的生活,促使其多想留下了什么,而不是沉浸在失去了什么的痛苦之中,從而有效地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2.42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斷指再植術后10~14d血液循環穩定后,即指導患者鍛煉再植指對掌對指功能,術后4周拔除克氏針后開始主動作伸屈功能鍛煉,5周后作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被動活動,并進行感覺訓練"通過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都能意識到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出院后能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進行功能鍛煉。
2.5護理體會在護理中不僅掌握患者手外傷后也存在的心理狀態,還要根據病情預測其心理動態的發展趨向,防患于未然;不能僅滿足斷指的成活,還應重視手功能的恢復"所以護理人員應做好斷指再植術后功能康復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加強功能鍛煉,最大程度地恢復傷指的功能。
我們在功能鍛煉的治療中,除了重視患者運動功能康復外還加強患者感覺康復訓練,訓練方法合理、科學,并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但在感覺訓練中應注意:在訓練前,由護士向患者宣教感覺再教育的原理!重要性及基本方法,并建立患者康復檔案,要求患者在訓練中嚴格遵守訓練方法,持之以恒,不能時斷時續,也不能急于求成,訓練的要領是通過眼看手摸,然后集中精力,閉眼用心體會這種刺激是什么,過眼看手摸,然后集中精力,閉眼用心體會這種刺激是什么,各種刺激之間有何差別。訓練一般在術后4周開始為宜因為此時神經再生的軸突多已長入末梢感受器,每次訓練時間不要過長過頻,以免大腦疲勞,影響效果。觸覺訓練與溫覺訓練在初步恢復后,兩者可同期交叉進行,觸覺訓練必須有護士協助,其它訓練內容教會患者后自我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