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切除護理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6:30:00

導語:前列腺增生切除護理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前列腺增生切除護理探討論文

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常見疾病,多發生于50—70歲,臨床表現為尿頻,尿痛、排尿費力,尿潴留等。若有手術適應證,可采取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為提高術后成功率,應做好手術前后的護理工作。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一提到手術,病人都會緊張,焦慮不安,擔心術中會發生意外;術后癥狀不緩解甚至反而加重等,我們應向患者講清恐懼緊張的精神狀態對手術非常不利,而且影響預后及傷口愈合,耐心向病人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患者心中有數,消除顧慮,保持情緒穩定,增強其手術成功的信心。同時,應加強醫護人員自身的素質修養,對待病人熱情和藹,工作嚴肅認真,服務周到,以嫻熟的技能取得病人的信賴,使其自覺接受手術。

2.術前檢查及準備

①患者因年事高,往往合并有心肺腎等臟器功能的損害,術前應充分估計病人對麻醉與手術的耐受性,對病人的心腦血管、呼吸、內分泌及神經系統情況等進行全面仔細檢查,治療并發癥,等病情穩定后再行手術。

②凝血機制差者,可給予適當補全血、血小板等,并備足量血待輸。

③留置導尿者,應定時沖洗膀胱,控制尿路感染。

④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戒除煙酒,訓練床上大小便,便秘者給予纖維素多的食物或緩瀉劑。

⑤術前一日備皮,術前夜灌腸,術晨禁食水。

【術后護理】

1.病人回房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全身情況,迅速連接各引流管,根據麻醉方式選好體位,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減少人員走動,確保病人充分休息,麻醉期過后,取斜坡臥位,以利膀胱引流,預防墜積性肺炎。記錄24小時出入量。

2.嚴密觀察血尿情況。一般早期出血發生在術后24小時內。原因多與術中止血不徹底、氣囊導尿管壓迫不夠或創面滲血有關。特點是膀胱持續沖洗液為深紅色,伴有小血塊,量多時極易造成導尿后阻塞。發現此類現象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方法:(1)加快膀胱沖洗速度,防止膀胱內血塊形成。(2)氣囊導尿管加壓牽引,壓迫前列腺窩口,防止前列腺窩內血液返流到膀胱。(3)局部靜脈應用止血藥。(4)用lOOml注射器或負壓吸引器抽吸;直至血塊被吸出。因此,為防止出血,術后48~韶小時必須用外用等滲鹽水持續膀胱沖洗,因沖洗液經尿道、膀胱循環,沖洗速度快,患者可能出現體溫下降、發冷等,應注意保暖,注意四肢血運情況。2--3日后,如引流液顏色轉清,可調整沖洗頻度,改為2--4小時沖洗膀胱一次,1周后,每日2次。

3.各種管道護理: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氣囊導尿管、膀胱造瘺管的通暢,翻身時,注意引流管有無移位和脫落,確保各管不扭曲、不打折,并定期擠壓引流管。防止血塊堵塞,每日用新潔爾滅棉球擦洗尿道口一次,每3天更換引流袋二次,防止逆行感染。

4.基礎護理:注意傷口有無漏尿、出血及敷料浸濕或脫落,及時處理。保持床鋪整潔干燥,保持腹部、臀部、會陰部皮膚清潔干燥,預防濕疹及褥瘡發小,盡量滿足患者需要,協助患者更換體位,減輕病人對疼痛的敏感性,必要時給予鎮靜藥,做好晨晚間口腔護理。加強飲食護理,腸蠕動恢復后,給予易消化、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注意預防肺部并發癥,痰多者給予霧化吸入,用從下至上叩背法協助患者排痰。多活動下肢,防止靜脈血栓形成。

5.術后1周不作肛管排氣或灌腸,以免損傷前列腺窩而出血。

6.拔管后的護理:待尿液轉清后,于術后10天左右可拔除尿管,15天左右拔除膀胱造瘺管。拔管后仍要觀察病情,拔管當天避免下床。

7.出院前應測定膀胱殘余尿量,檢查腎功能,如術后3一4周仍有排尿不暢或尿失禁者,應查明原因,進行必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