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效果觀察

時間:2022-04-24 08:59:10

導語: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效果觀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舒適護理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8月收治的26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以隨機數字表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2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舒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生命體征和舒適度。結果實施舒適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呼吸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以及環境四個維度的舒適度評分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促使患者生命體征保持穩定,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關鍵詞】舒適護理;手術室護理;效果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手術操作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會給其心理及生理功能造成不利影響,這種生理及心理功能障礙會間接影響手術操作及麻醉效果,不利于手術治療效果及術后康復[2]。相關研究證實,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是提升患者滿意度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3]。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264例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觀察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效果,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

我院2016年2—8月收治的26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31例,女133例;年齡13~70歲,平均年齡(42.7±1.6)歲;手術類型:骨科手術78例,婦產科手術63例,普外科手術57例,腫瘤手術36例,神經外科手術30例。將所有患者以隨機數字表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入院指導、藥物護理、飲食護理、出院指導等內容,具體護理內容為:(1)入院指導:熱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紹醫院與病房環境,同時向患者介紹主治醫師與責任護理。(2)藥物護理:根據醫囑實施指導患者藥物用量和用法,同時向患者說明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處理對策。(3)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后關注各項身體體征的變化,發生異常反應時及時返院檢查和治療,定時返院復診。

1.2.2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括:(1)術前舒適護理:結合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情況,進行個性化的知識普及,結合患者病情程度給予不同方式與內容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對疾病、治療與護理的認知水平;(2)術中舒適護理:舒適的環境有利于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進入手術室前調整舒適的室內溫度,將手術室溫度調整在23℃,濕度調整在55%,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的手術環境;患者進入手術室時,應由經常接觸的護理人員進行接送,盡量舒緩患者進入手術室時的恐懼心理[4]。

1.4統計學方法

整理所有數據并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患者生命體征、舒適度等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生命體征的比較

實施舒適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為(110.4±7.6)mmHg,低于對照組的(124.5±7.8)mm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351,P=0.019);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為(74.5±5.3)mmHg,低于對照組的(79.2±10.3)mm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632,P=0.017);觀察組患者的脈搏為(84.3±6.1)次/分,低于對照組的(89.7±7.2)次/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013,P=0.011);觀察組患者的呼吸為(16.3±3.6)次/分,低于對照組的(18.4±3.9)次/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061,P=0.027)。

2.2兩組患者護理后舒適度的比較

實施舒適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理舒適度的評分為(2.64±0.23)分,高于對照組的(2.32±0.2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241,P=0.011);觀察組患者心理舒適度的評分為(3.39±0.34)分,高于對照組的(3.01±0.2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432,P=0.009);觀察組患者社會文化舒適度的評分為(3.21±0.31)分,高于對照組的(2.89±0.26)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7.623,P=0.000);觀察組患者環境舒適度的評分為(3.11±0.32)分,高于對照組的(2.85±0.3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546,P=0.001)。

3討論

舒適護理是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模式的轉變而提出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5],在圍術期的護理工作中,應用舒適護理不僅可滿足病情護理需要,也滿足了人的心理等基本需要,體現了現代“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也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內涵[6]。手術作為一項應激事件,手術可對人體造成嚴重創傷,疼痛明顯,患者多對手術存在恐懼感,心理上相對脆弱,擔心手術效果與疾病預后,因而焦慮心理與恐懼心理較為嚴重[7],所以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尤為必要[8-10]。本研究顯示,實施舒適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呼吸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以及環境四個維度的舒適度評分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促使患者生命體征保持穩定,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促使患者生命體征保持穩定,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作者:林桂禁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魚莉軍.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干預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385-1387.

[2]徐政秀.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3):1003-1006.

[3]劉娜.舒適護理在改善前列腺癌腹腔鏡根治術患者心理狀況和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作用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6,33(2):278-279.

[4]蔡亞男.舒適護理對2型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3):13-15.

[5]薛扣紅.舒適護理在母嬰同室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1):62-63.

[6]畢延敏.舒適護理在不穩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2):11-12.

[7]徐巧仙.舒適護理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55-656.

[8]孔新秀,許祥,張咪,等.恥骨上前列腺摘除術圍手術期的舒適護理[J].廣東醫學,2013,34(4):646-648.

[9]韓媛,周英,郝燕萍,等.學校-醫院聯合型立體式教學模式在手術室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0):1-4.

[10]鄭琴.研究舒適護理干預在手術室患者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