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課堂提問與學生思維研究

時間:2022-03-25 09:50:23

導語:高中化學課堂提問與學生思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課堂提問與學生思維研究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技能,在這種技能中既包括向學生提出問題,也包括回答學生的問題。但在現今的課堂中很多提問權都屬于教師,而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達到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學生自主提問的行為,梳理了學生提問和學生思維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對化學課堂中學生提問的不足進行闡述,最后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課堂提問;思維發展;高中化學

課堂提問作為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方式,一直都被一線教師所重視。其實課堂提問不只是教師的提問,還包括學生的提問,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課堂提問對增加課程內容的思維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激發學生思維的發展[1]。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學生不敢問、不知道怎么問,因而難以有效地促進其思維的發展。學生學會了如何提問,才能真正改變自身的學習現狀,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

一、學生“提出問題”的行為

在高中化學課堂中,課堂提問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種教學形式,但在現實情況中一般都被簡化為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真正的課堂提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師問生答;第二種是生問師答;第三種是生問生答,其實無論是哪一種,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都是有幫助的。生問師答這種方式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證學生進行有效思考,對學生的思維發展影響較大。另外,學生的課堂提問可以有效地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疑惑,幫助學生培養探究意識。

二、有效提問與學生思維發展的關系

眾所周知,學生的課堂提問能力不僅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的體現,還包含了學生在注意力、口頭表達能力、讀寫能力和判斷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鍛煉。國外的許多專家對提問與學生思維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明確了思考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和鍛煉思維的意義。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同時能夠解答學生心中關于化學知識的疑惑,幫助學生建構屬于自己的化學知識框架。所以,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的提問行為至關重要,教師應當將其放在和教師提問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鼓勵學生進行課堂提問,切實幫助學生不斷發展。此外,在學生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提出有效的問題,否則既浪費時間,也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的有效提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清晰,能夠直接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二是要有重點,提出的問題要與化學課堂的學習內容相關,并且是學生經過思考后的疑問。三是開放,這一點是針對教師來說的,教師要能夠營造一種開放的氛圍,并允許有多種意見的出現,讓學生能在這種氛圍中進行思考和學習,切實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高中化學課堂中學生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提問方式上,不知道怎么提。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對教師的敬畏或者自信心不足等情況,在有問題的時候不敢向教師提出問題,但對該知識點自己又無法解答,因而只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將知識記憶下來以應付考試,而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也忽略了該問題。在這樣的學習情況下,學生的化學知識框架是沒有秩序的,只能是短時記憶,從而無法真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對學生的學習也是極其不利的。此外,學生可能會因為自己表達上的問題而無法順利地將問題說出來,又怕詞不達意遭到老師、同學的恥笑,因而往往選擇自己解決難題,不向教師提問,這也不利于其知識的學習。(二)提問開放性上,思維局限性較強。由于化學課堂中的知識點較多,學生急于記錄或者記憶,因而沒有花費心思在新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上,或者可能只是從表面上努力學習,其實并沒有真正去思考、理解該知識點。當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提問時,學生往往局限于針對當前學習的知識提出一些未經深層思考的問題,并沒有將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橋梁搭建起來,所以提出的問題往往局限性很強,無法真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三)提問時機上,無法恰當選擇。同樣的提問,當提問的時機選擇不同,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會有明顯的不同。高中學生的課程安排很緊湊,對知識的學習也是在高強度下進行的。教師在教授知識時,因為課程時間等諸多因素,可能會將課堂中的所有時間都用于講解新知識或者講解練習題,而很少將時間留給學生,這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這樣使學生沒有時間去思考,即使有問題想問也難以找到合適的時機。長時間下來,學生的積極性被消磨,在化學課堂中也只是機械地接受知識,這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對學生完整知識結構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所以,化學教師應當注意給學生提供提問的機會,注意不同課程中的不同時間安排。

四、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開展有效的提問

(一)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化學教師不能只顧著趕課程進度,而是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保證學生的思維不被打斷。教師還可以運用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集思廣益,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梳理,使其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無法解決的疑惑,由教師或者同學一起解決,以此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不斷提升。(二)引導學生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當學生在化學課堂中提出問題時,教師不必忙于回答,可以利用舊知識、舊思路作鋪墊,積極引導學生去思考,幫助學生確立思考的范圍,使他們運用舊知識順暢地過渡到問題的解決中去,從而逐步解決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在該過程中主要發揮引導作用,當學生實在難以回答時再用引導的方式對其進行講解。這樣的方式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對學生的提問行為進行肯定,從而增加其提出問題的積極性。(三)學生提問和教師反饋環節需要緊密結合。在學生提出問題以后,教師應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或是引導和啟發學生,或是請學生一起解決,或是在下節課再回答。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對學生的提問行為起到鼓勵的作用,否則學生會認為教師不喜歡自己的提問行為,這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極其不利的。此外,要讓其他學生一起參與到思考和解答中來,以拓展全體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進行提問,以此開拓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引導,鼓勵學生提出有效的課堂問題,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穩固搭建和思維水平的不斷上升。

[參考文獻]

[1]吳夢薇.優質化學課例中課堂提問的行為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作者:孫長才 張昕 單位:山東省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