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論文

時間:2022-04-20 09:45:13

導語: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論文

摘要:刻槽樣的代表性選取對于地質勘察工作成效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對如何保證刻槽樣的代表性進行討論,并分析幾種樣本采集法的主要適用范圍,以便更好地開展實際操作,促進固體礦產勘探開發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地質勘察;固體礦產;刻槽樣

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固體礦產資源這一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的作用日益明顯,因此,對固體礦產的地質情況進行勘探,并進一步對礦產樣品進行采樣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對固體礦產樣品分析的多種方法中,刻槽樣是最常見、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預查、普查、詳查和勘查是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正常開展中,需要進行的四個階段,然而為了掌握礦產資源的情況,對固體礦產進行遠景調查必須在預查之前開展[1]。

1選取的樣品代表性

所謂的樣品代表性,是指所采集的樣本較好地反映了當地礦層的礦種構成及所占比例、分布和礦化程度。因此,為了避免檢測結果出現偏差,最好選擇礦區的核心位置開展樣品采集的工作。首先,為了對刻槽樣品的測試結果進行更好的掌握,在進行礦產地質勘探工作時,就必須要對礦產地質樣品進行詳細嚴密的分析和測試。其次,也要對礦產資源的數量及質量進行分析。此外,還可以對礦產資源的可采性進行評估。由此可見,對樣品的代表性進行進一步的掌握,離不開對樣品與實際構組的相似度進行必要的分析研究。在取樣過程中,刻槽樣品的選取必須具備足夠的代表性,才能夠準確而真實地反映礦產情況,反之,假如刻槽樣品的代表性差,則會誤導人們了解實際情況,對礦產的構成、分布和走向等做出錯誤的判斷。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礦產刻槽樣采樣工作人員并沒有根據礦區的實際情況來采取科學的采樣方法。比如隨意選取樣品采集地點、粗暴采集樣本,混入其它與檢測試驗無關的物質,如此便導致樣品代表性差,樣品檢測結果出現偏差,從而無法準確反映實際情況。因此,為了礦產開采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避免資源的浪費,刻槽樣品的選擇必須具有足夠的代表性。

2對刻槽樣品的采集方法及其適用性進行基本分析

判斷地質礦層歷經了數億年漫長歲月的演化,在固體礦產實際開采過程中,所面臨的地質環境復雜多樣、千奇百怪。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樣品的采集方法也要因地制宜,對不同的地質特征和礦產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樣品采集方式,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一般來說,樣品的采集方法有揀塊法、剝層法、全巷法和刻槽樣以及方格法這五種方法,其中,刻槽樣是最常見、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揀塊法,這種為了得到礦石碎塊樣品而對侵蝕變化的地質巖層的露出部分進行敲打的方法,是取樣方式中較為簡單的一種。此方法所花費的時間與成本較低,一般用于區域的地質調查和礦化線索的尋找,較少用于礦產開發中的樣本采集。因為這種方法所采集的礦石代表性差,具有極大的偶然性,(特殊情況如撿拾的“狗頭金”)容易使人通過撿拾的礦石對整個礦產產生錯誤的判斷,對于精準了解區域礦產的情況適用性不大[2]。剝層法,這是一種適用于地質情況較為復雜的樣品采集方法。一是薄板狀和薄脈狀礦化脈使其他的采樣方式無法采集到足夠質量的樣品時;二是地質體的礦用物顆粒較為粗大,或是組成結構十分不均勻時;三是用于檢驗其他方法是否合理可行時。是否選擇此方法,主要依靠采樣成本和困難程度、地質體組成復雜度及均勻度等因素。此方法則連續或是有間隔地,沿著地質礦層露出部分均勻開鑿一塊礦石充當樣品。全巷法,通常在三種情況下采用:第一,是采用其他方式無法到達需要采集驗分析用的礦層區時;第二,需要采集數量較多的樣品時;第三;需要利用全巷法來對采集的樣品檢測結果進行實時監測的時。此方法則是在礦區某個指定的特殊位置來開掘一條井巷,在其中采集礦石樣本。刻槽樣,它是現在最為普遍且應用廣泛的的樣品采集方式。此方式可用于大多數礦區及礦產類型,廣泛用于地質勘查的各個階段。刻槽法基本是沿著礦巖的大致延伸方向,按一定的比例來鑿刻一條長長的礦槽來采集樣品。方格法,則是適用范圍十分狹窄的一種樣品采集方法。此種方法按照一定距離內的網格點來開鑿采樣。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受到現實條件的局限,僅在礦體厚度大、礦化對比均勻的礦體中使用[3]。

3合理選取刻槽樣斷面

自然環境的千差萬別和礦物自身特點的不同,導致同一礦種在同一礦床的分布也是極不均勻的,礦種的差異及其礦化類型的不同,自然對其采集樣槽規格要求的選取也是不同的。首先,如果是眾多礦種伴生和共生時,應該以單礦種規格要求中,占據樣槽面積最大的那一礦種為準來選取樣槽規模;其次,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礦物類型在同一礦床中分布時,應該以礦化不均勻、礦石類型較為復雜的那一類型為主來選擇樣槽規模;否則,則無法保證樣品具備足夠的代表性,能夠準確反映礦產分布情況。此外,某些較為特殊的礦石有特殊要求,如Ag的氧化礦采用5cm*10cm的規格截取斷面,而Fe、Mn和Cr的風化礦采用10cm*25cm的規格;其他情況則最好采取礦產的最大橫截面,不宜選擇規格較小的斷面來刻槽取樣。因為在礦產資源的勘察階段,樣槽斷面規格過小,會對樣品的代表性有一定的影響,并對礦產資源的分析有負面影響。

4控制樣品的重量誤差

為了確保所采取的樣品分析結果的代表性,不僅需要選用合理的樣品采集方法和刻槽樣斷面的規模,還要把好采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關。一要預防采集過程中樣品缺失和其他物質摻雜;二要確保能夠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樣槽規格來刻取巖石樣本,不能過大或過小;三要控制好樣品的重量誤差,樣品的原始重量誤差應該在規定的范圍之間,盡量使其降到最小,因為評價樣品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就是樣品質量的誤差值。此外,應當詳細填地寫采樣的記錄、樣品的登記表和送往檢驗的單據,以便使樣品有據可查,確保刻槽樣品的代表性和質量。總而言之,固體礦產勘探的重要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地質勘探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而日益上升。在每一次的實際勘探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都必須遵守地質勘探的行為準則,根據礦區的地質條件、礦種類型以及礦層結構等等,因地制宜地選擇實行刻槽樣品采集的方法,以確保刻槽樣品具備足夠的代表性來反映礦產情況,幫助礦產開采者省時省力地開采礦產,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作者:李俊鋒 單位: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

參考文獻:

[1]張艷霞.淺析固體礦產地質勘察中刻槽樣的代表性選取方[J]科技論壇,2015(5).

[2]常濤.固體礦產地質勘察中刻槽樣的代表性選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4).

[3]史彪,孫志剛.固體礦產地質勘查中刻槽樣的代表性選取[J],勘察測繪,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