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程項目企業文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02 09:22:52
導語:國際工程項目企業文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0年開始,國企在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在實現從借船出海到駕船出海的跨越式發展征程中,各行業黨群組織都在積極探索新路徑和具體做法,但都受到了不同國家法律與宗教的限制,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與時俱進、思考創新來解局,為企業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實現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措施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國際工程項目是企業效益的創造之源,要確保實現預期目標,首先要凝聚人心,激活聯動互助,才能攻堅克難,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使之演變成“家園文化”正是黨群工作創新促效的最好策略,這樣不僅讓廣大職工以項目為家,屬地化管理落地生根,更能在不違法、不違規、人文融合、宗教支持的良好環境、良性互動中正常化、常態化實施開展。此時,項目環境氛圍提升到了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中方人員在“家”的吸引作用下穩定人心、扎根海外、建功立業,當地雇員在“家”的感召作用下互幫互助、融合融通、盡心盡力,更好地強化了項目的吸引力、向心力、指揮力,并使其不斷轉化為強大的溝通促效、愛崗敬業的合作力。例如,巴基斯坦塔貝拉四期項目在當地重要節日“開齋節”期間,以“家”文化為主軸線主動融入當地,開展送溫暖、送關愛活動,引起當地主流媒體的關注并報道;馬其頓MS高速公路項目在“圣誕節”當日組織當地雇員及家屬孩子一起在圣誕樹下許下美好的祝愿,喜迎新年的到來,受到東正教會及教徒的點贊;蘇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項目C1A標項目部(水電七局)利用業余時間實施家園文化,組織籃球聯賽,讓當地雇員與中方人員一起混編成隊進行為期一周的比賽,極大地增加了相互配合、相互團結、共同面對的決心與信心,更使當地雇員認定“我就是中國企業的職工,我以企業為榮,我為團隊勝利而戰”。
2國際工程項目企業文化要以建設職工自豪感來形成歸屬力
多年來,國企在圍繞目標抓經營,抓好經營促提升,真抓實干抓管理,抓好管理促效益的發展中都在尋找一種平衡,就是在創收的前提下如何保證職工隊伍的穩定性,讓職工們有歸屬感。縱觀各行業國企的積極進取,絕大多數項目還是延用績效考核來刺激員工的積極性,這種方法確實改善與強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制訂績效考核的最終目的是完善職工的工作表現,完成制訂的經營目標,只是靠這一項制度與措施來抓好職工們的使命感、事業心、認同度是不能觸動職工的心理需要,更無法進一步提高職工們的歸屬感。“重業績、憑德才、聽公論”打造榜樣力量,讓職工有自豪感,才能出開創嶄新局面。職工人格一旦受到尊重,往往會產生比金錢激勵大得多的激勵效果。職工有了自豪感,才更加有自信心,才更加有凝聚力量的源泉,才能打造出企業特色文化價值來形成歸屬感,才能更好地煥發生機與活力投身到工程生產經營建設中去。同時,以人為本的制度建設要適應企業海外發展大格局的需要,不拘學歷、資歷、職稱等條件限制,解放思想,創新求變,敢于使用有經驗、有人氣、小缺點的人品好的黨員同志,著眼整體、統籌考慮,既注重黨群紀檢工作人員的定崗定位,又注重從年齡、閱歷、性格甚至性別的角度搭配與建設好基層黨組織,形成優勢互補來促進生產,調動士氣,樹立起職工的自豪感。例如,馬其頓KO高速公路項目在抓好榜樣力量的實施過程中,組織召開大會專項表彰當地優秀雇員,不僅讓中方人員看到只要你業績,就能站在臺上,迎接大家的掌聲,更讓當地雇員們看到,只要你足夠優秀,你就會成為榜樣,這種形式的活動,極大地提升了職工們的認同感、責任感,潛移默化中在職工的內心世界構建起了歸屬力。
3國際工程項目企業文化要以建設職工文化生活來形成品牌力
項目文化生活是展現企業形象及以人為本的重要窗口。從各行業國企海外項目所實施的案例中,都是以建設獨立的文化生活活動室來實施,但在這個重要的“區域”場所內,絕大多數企業項目并沒有充分利用“資源體”來做深、做實、做大,更多的是使用在會議中或特定工作范圍內。面對信息多元化的時代,新媒體、手機電腦已“融入”人的業余生活,“左右”人的參與認定,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轉變思維與工作方式,創建綜合型文化生活職工之家,展現企業精神和核心價值觀,滿足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組建特色的文體隊、興趣組,陶冶職工情操,豐富業余生活,才能更好的適應新常態。工作中應重視文化上墻,把企業理念、企業核心價值觀、大型國際項目場景照片、廣大職工及當地雇員合影、當地政府官員及國內領導現場指導照片等統一規范的制作上墻,呈現出企業蒸蒸日上的價值視覺來吸引職工,鎖定雇員,產生共鳴;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大力開展喜聞樂見,職工們廣泛參與的比賽活動,穿著都要配有“中國電建”標識的工裝或襯衣、領帶或胸卡,以整體的形象來展示出企業與集體積極向上、統一規范的整體精神風貌,鼓舞廣大職工的斗志與團結就是力量;要重視文體骨干和積極分子的培養從基層職工中選擇,不斷壯大文化體育骨干隊伍,同時把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協調人、第一監督人的職責下放到職工中去,以實際行動取得職工的信賴,讓職工們真正把項目當作自己的家。例如,蘇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項目C1A標項目部(水電七局)在這個“區域”場所內,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國際象棋外交比賽活動”,強化了與蘇丹業主、德國拉美爾監理工程師、當地宗教主持、文體協會的聯系、溝通、融合,有效、有果的促進了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擴大了企業的品牌美譽度,并被國內主流媒體廣泛轉載報道。
4國際工程項目企業文化要以建設社會責任來形成競爭力
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進國企改革要奔著問題去,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目前,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發展都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從企業管理的層面來說,國有企業除不斷深化與加強各項經營管理、提高市場營銷能力來鑄造競爭力以外,必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社會責任和價值的提升。諸多成功的國企改革實踐證明,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其建設的中心是經營理念的樹立,這是整個營銷工作的指導思想,有著“指南針”的作用,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提高競爭力就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這也是企業文化轉型求變、勇于創新成為了國企改革突破困局、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障。國際工程項目在實施工過程,應以“建造精品工程,提供優質服務,攜手業主共贏”的海外拓展目標激勵和引導職工,把“品牌”深入推廣同步進行并提升到新的高度,采取全體職工踐行社會責任行動,推進企業核心價值觀植入工作。同時,在狠抓工程質量贏得信任,落實綠色環保上下功夫;在邀請當地民眾參觀工程,贏得人心口碑上下功夫;在誠信守約博弈業主求效,以項目找項目上下功夫;在傾心為業主服務,努力讓業主滿意上下功夫;在邊建設邊實訓高校大學生,培育當地專業技術人才上下功夫;在項目造福當地百姓,為當地國家提供“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的國際標準化水平上下功夫。通過全體職工持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共同履行社會責任行動,以文化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品牌深入拓展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也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例如,2013年11月,菲律賓中部地區遭受超強臺風“海燕”襲擊,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災區滿目瘡痍,百姓陷入困境,總統宣布菲全國進入“災難狀態”。水電七局駐菲律賓代表處以“中國水電”名義向菲政府捐款20萬比索,對遭受超強臺風“海燕”襲擊的菲律賓人民表達愛心,贏得當地民眾信任,被當地主流媒體的報道,菲紅十字會會長理查德?戈登對中國公司真誠友善慷慨捐贈表示感謝,有力的促進了公司市場營銷拓展工作,創建出了商務交流、溝通促效的“優先之門”。
5國際工程項目企業文化要以建設企業文化宣傳主體來形成傳播力
企業職工是企業的最大財富,也是企業文化最大的傳播主體和承載主體,其中,老職工更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傳播者!對于一支無敵的軍隊來講,則是在戰場上取得勝利的重要力量;對于一個快速發展的企業而言,則決定了這個企業在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缺乏老職工的企業,文化厚重的缺乏不足以支撐集體或團隊面對各種困難去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信心與決心,必定缺乏應付各種國際復雜環境的知識、閱歷、措施。從知名企業來看,國際上成熟的知名企業都會擁有一些綜合閱歷豐富的老職工,其核心是讓為數不多的老職工不斷地“增值”,才能更好的做好“傳幫帶、師帶徒”,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成為企業的精英,成為企業的榜樣。在老職工的核心引領作用下,肯定會擴大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讓廣大職工們看到這就是他們的未來,同時,只有廣大職工接受、認同了企業價值觀、理念和精神,才能使優秀的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真正的文化。國際工程項目更要結合管理實際,推動新常態下的企業文化建設,在組織建設中注入一定的老職工,來培育與帶動新員工是非常必要。同時,建立項目企業文化宣傳陣地,傳播企業文化理念、公司戰略方針、項目優秀事跡案例、工程形象面貌進度等亮點內容,增強職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信息量和參與度;建設開展“凝民心、聚民智、重實效”建言獻策增效益金點子主題活動陣地,并把這些特色活動、創新做法、亮點工作在項目表彰與落地推廣;建立項目各部門、各工區、各班組定期交流座談陣地,緊緊圍繞“安全生產、查處隱患、創新管理、改善措施、促進交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來整體聯動,搭建起項目目標成本控制管理與安全生產的落實與貫徹;建立項目企業文化“口號與標語”陣地,設計出好記、易憶、叫的響的口號與標語,使職工們在宣傳的口號、鼓動的口號、行動的口號下,變成項目下達的唯一指令,產生一致的目標,誕生一致的夢想,產生一致的激情。
6結語
當國際市場發展到充分競爭與企業快速發展高度趨同的時候,經歷過大風大浪磨礪的企業都十分明白,此時的競爭已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更不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是企業文化的競爭!面對外部快速變化和內部不斷創新求變的環境中維系企業健康持續的生命,無論企業整合社會資源能力有多強、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有多嚴,運作資金有多雄厚,都會被競爭對手限制,效益最大化很難穩定實現。在這個事關企業可持性發展的拓展時期,如何在走出去后之后,使國際工程項目企業文化走上去、走進取、深入人心,奮勇前進?是每個企業都需要潛心研究與正視的重大課題。
作者:杜志明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一篇: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整改工作方案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工作考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