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分析
時間:2022-06-22 09:46:05
導語:林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林業的作用不僅在于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同時林業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持部門。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污染情況的加重,我國許多地區的林區生態環境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稅號之類破壞和污染。本文就目前林業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現狀為出發點進行分析,結合林區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林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有效措施進行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林區;生態環境;保護;探究
林業在自然環境中的作用就像人體的肺部一樣,可以凈化空氣,防風固沙,穩定自然生態平衡。近幾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進步,我國林區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濫砍濫伐情況屢見不鮮,嚴重影響我國林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一、林業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以及林業環境的現狀
1、林業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1.1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資源發達的根系造就了它在自然環境中能夠有效地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這是森林資源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在雨水天氣中不會因為大量的雨水沖刷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既可以有效地保護土體又能起到保護地被植物的作用。在干旱的天氣中,利用茂密的輸液又可以很好地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起到固水的作用。1.2防風固沙。除了保持水土的基本作用之外,森林還有很強的防風固沙效果,林區中的大多數植物都有發達的根系組織,這些根系可以深深的植入地下土壤之中,不僅可以有效的鎖住土壤中的水分,還可以起到穩定土體的作用。在遭遇大風天氣時可以有效的減小風力,阻止沙丘的移動,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1.3調節氣候。森林樹木生長的過程也是自身進行蒸騰和光合作用的過程,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時都會吸收大量的熱量,降低林區周邊自然環境的溫度。另外,在植物蒸騰的過程中會釋放一定量的水蒸氣,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僅可以有效地調節空氣濕度。2、現階段我國林業環境的現狀。目前我國林區環境普遍呈現總體惡化,局部好轉的情況,治理保護的速度趕不上被破壞污染的速度。林區環境破壞主要表現在植被退化嚴重、水土流失、沙漠化發展迅速、森林資源砍伐嚴重等幾個方面。由于林區環境的破壞,使得霧霾、泥石流、干旱、地表塌陷等情況頻發,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安全與質量。
二、林區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地方政府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忽視環境保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其中林業經濟為我國經濟建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逐步穩定,各地區都開始加強對林業環境的保護力度,但仍不乏有個別地區政府,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大肆引進工廠,破壞林區環境,圍地建廠、過度砍伐林木的情況屢見不鮮,經濟發展的背后實驗中的生態平衡破壞。2、林業相關部門缺乏重視與管理。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離不開林業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與監督,在實際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中,相關林業職能部門的規劃和管理工作缺失嚴重,對于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缺少相關法律法規指導,使得在林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很難有效的開展。
三、林區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1、加強政府支持與管理工作。林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效果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態度,在林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參與力度與管理力度直接影響到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成效。因此,在進行林區生態環境保護時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必須起好模范帶頭作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切實落實好林業環境的保護工作。另外,在資金投入方面,政府應該積極參與協調相關金融機構,為林區保護環境工作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對于外包林區保護項目實行“誰經營、誰負責、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各界加強對林區環境的保護力度與參與程度,實現林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2、增強全民林區生態環境保護觀念。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除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加大重視與管理之外,同樣離不開個人的支持與幫助。因此,在開展林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應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宣傳工作,創建豐富的綠色環境保護教育工作,以促進全民參與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和參與環境保護的力度。
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不僅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對于自然環境生態平衡的調節作用同樣不可小覷。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對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提升全民環保意識。在保護公祖上積極推行“科技興林”的策略,切實落實好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
參考資料:
【1】程國彬,張志媛,宋笠福,等.伊春林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林業勘查設計,2007(1):21-23.
【2】郭金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與問題解決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0):214-215.
【3】邢莉莎.如何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J].科技致富向導,2014(18):18-18.
作者:李宏林 單位:內蒙古牙克石市庫都爾林業局企管科
- 上一篇:環境保護檔案制度應用與完善
- 下一篇:建筑材料節能保溫及環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