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檢測技術問題思考

時間:2022-04-10 03:44:02

導語:建筑材料檢測技術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材料檢測技術問題思考

1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

目前,我國正在推廣并廣泛使用的另一種墻體的材料是具有節能和隔熱保溫的復合型墻體,這是一種新型的墻體材料,在建筑中國如果使用這種節能性能較好且具有隔熱保溫特性的復合墻體可以大大提高其節能的效果。用硬質的聚氨酯制成的具有防水保溫功能的建筑材料是一種聚氨酯復合板,它有著其獨特的保溫效果,它的構成是兩層具有防水功能的彩色涂層板,涂層板的材料可以是鋼板或者是其它金屬材質的面板,然后中間被注入具有阻燃功能的聚氨酯的硬質泡沫由此復合制成,它可以用于大型的倉庫、工業用廠房、體育館、展覽館、冷藏庫以及凈化車間等建筑的墻面和屋面,它具有兼具隔熱、保溫、防水和承重于一體的功能,而且具有豐富的色彩,美觀的造型,自重較輕,可承受能力較高,防火性能較好,隔熱和保溫的性能較好,可以靈活使用等優點,因此被公認是現今世界上最好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

2建筑材料檢測的重要性

在建筑的項目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建筑材料的質量以及整個工程的質量。有些施工單位被經濟利益驅使,很有可能采購大量不符合標準的建筑材料,以此來減少其經濟成本,進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需要對建筑材料實施相關檢測,確保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能夠滿足其相關質量標準的要求。另外,有的施工單位為了減少多次采購的麻煩,可能會出現建筑材料一次性購買過多的情況,進而使得建筑材料的大量堆積,導致材料受到風吹日曬以及雨淋等,從而導致建筑材料的性能逐漸的發生變化,導致建筑材料嚴重受損,出現很多質量問題。由此看來,需要對建筑材料實施相關質量檢測,進而保障施工的材料都能夠符合相關的質量標準。利用一些相關的檢測技術對建筑材料進行檢測,從而將不符合標準的材料檢測篩選出來并使用合格的材料將其替換掉,以此來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建筑材料檢測的相關技術

3.1水泥的檢測技術

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水泥在使用之前必須要符合國家所規定的有關水泥的強度,安全性以及凝結度等方面的指標檢測的標準,在取得產品的合格證,產品出場的檢驗報告以及產品進場的復檢報告后該產品才能被投入使用到工程項目的實施中。水泥的檢測過程主要是在施工場地首先對水泥進行驗收,對于水泥的種類,出廠日期以及水泥的相關性能等檢測人員必須對此開展相關檢查和檢測,相關的檢測標準必須與我國對于建筑材料規定的標準一致。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發現水泥在顏色方面呈現出異常情況,或水泥被檢查超過出廠日期的3個月以上,必須對其進行復檢。復檢結果如果仍然存在問題就必須進行及時的調整或用合格的水泥替換,如果復檢結果符合規定的相關標準的話則該水泥可以繼續被使用[1]。

3.2鋼筋的檢測技術

鋼筋質量是否達標與建筑物是否安全有著直接的密切的關系。有的施工單位使用的鋼筋過細,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容易引發建筑坍塌等嚴重后果。有關鋼筋檢測項目我國有著相關的規定,其中包括對鋼筋屈服的強度,抗拉的強度,斷后的伸長率,冷彎以及重量偏差等方面的檢測。鋼筋必須在獲得相關的產品合格證,出場檢驗的報告合格證以及進場復檢的報告合格證才能進入工地被使用。對于鋼筋檢驗,通常要通過兩項實驗檢測:抗拉檢測和冷彎檢測。在同一次的檢測實驗中,通常取兩根鋼筋分別對其實施冷彎檢測和抗拉檢測。其中對冷彎試件要求的長度一般為25~35cm,對抗拉試件要求的長度一般在50~65cm之間。鋼筋檢測的過程主要是在鋼筋在施工現場被使用之前,首先對其進行驗收。對于鋼筋進場驗收必須符合相關建筑材料標準對其實施相關性能檢測,然后將達標的鋼筋留在施工的現場,對于驗收不符合標準的鋼筋必須返廠進行處理[2]。驗收過程是對鋼筋的檢查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的報告等方面進行相關檢查。有關鋼筋取樣的方法通常是對同一批量同一規格的鋼筋實施取樣,50t是一批,進行現場見證的取樣。

3.3墻體材料的檢測技術

在我國墻體材料通常分為燒結多孔磚和蒸壓灰砂磚兩種。墻體材料檢測的最新標準。2013年的9月1號制定實施的,檢測時,一般使用隨機抽樣方法從同一批次磚中進行抽樣。對于墻體材料檢測的方法是通過砌塊和磚的生產方式對墻體的原料以及外形特征實施相關檢查。10萬塊為一個批次對蒸壓灰砂磚進行抽樣檢查,如果同一批次不足10萬塊同樣要按照標準進行一個批次的檢查,但是檢查數目不能低于2萬塊[3]。對蒸壓灰砂磚的檢測依據隨機抽樣方法進行抽樣,抽的砂磚15塊左右,從尺寸上對檢測的樣品進行偏差分析,如果偏差在規定的相關標準范圍之內,則抽取15塊砂磚,對其中10塊進行抗壓和抗折的強度檢驗,剩余5塊以做備用。燒結多孔磚的檢查是以5萬塊的燒結多孔磚為一個批次,不足5萬塊的也按照一個批次對其進行相關的檢測。在檢驗燒結多孔磚的強度方面,首先是從尺寸偏差以及外觀方面對其進行相應的檢測,如果燒結多孔磚在尺寸和外觀方面都符合標準則抽取合格樣品15塊對其進行相關的強度檢測,其中10塊對其進行抗折荷重和抗壓強度檢測,其余5塊留做備用。

3.4其他項目的檢測技術

在建筑材料的檢測項目中,除了對以上基本材料的檢測以外,還有對其他材料的檢測。對于防水的涂料和防水的卷材主要會進行透水性、耐熱度、低溫柔度、拉伸性能、撕裂強度以及延伸率等方面的檢測。對于混凝土外加劑進行相關性能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含氣量、減水率、泌水率比、凝結時間(差)、吸水量比、透水壓力比、收縮率比、抗爪強度比、坍落度保留值、坍落度增加值、強度、細度以及限制膨脹率安定性等項目。

4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方法

4.1無損檢測

這是一種以不損壞檢測樣品為前提,一般采用射線和超聲波等科學技術對建筑材料進行檢測的方法。它具有較好的檢測效果以及較高的檢測效率,但是檢測的費用較高,而且必須通過昂貴高端的實驗器材才能使檢測材料呈現無損狀態。

4.2外觀檢測

劣質建筑材料和合格建筑材料在外觀上有著很大差異,主要表現在建筑材料的種類、顏色以及尺寸規格等方面。一些檢測人員可以直根據自身多年積累的經驗對建筑材料在外觀上進行檢查。如果某些建筑材料被懷疑不符合檢測標準可以再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儀器檢驗,進而提高檢驗質量和效率。

4.3儀器檢測

與外觀檢測相比,儀器檢驗的可信度較高。主要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使用設備對建材內部結構以及化學成分實施相關檢測,而且可以對其進行模擬實驗,即在特定的模擬環境中檢測建材是否可以達到使用的標準。條碼技術在建筑材料的檢測系統中也日漸被應用。雖然建筑材料檢測機構目前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檢測系統基本上已經實現了網絡化和自動化的管理,而且檢測的數據會由計算機系統自動地采集并且自動地生成相關檢測報告,因此使得檢測的數據真實可靠,進一步很大幅度的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但是在檢測樣品標識以及出庫和入庫的管理方面依然會需要很多人員來進行錄入工作,不僅效率低而且出錯率較高,因此單純的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對建筑材料進行檢測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對整個檢測系統的自動化高要求。目前通過利用128條碼已經實現了對于檢測樣品自動的識別以及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因此也進一步完善了對建筑材料的檢測系統管理的自動化[4]。

5建筑材料的質量檢測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5.1建筑材料不合理堆置以及材料不合標準

有些施工單位在采購材料之前沒有對整個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進行相關的詳細預算,因此造成在采購材料的過程出現盲目采購的現象,使得采購的材料過剩,材料存放的時間過長,因此很有可能會發生材料超過其保質期。而且在材料堆放的現場隨意堆積建筑材料,缺失合理規整,沒有相應的標識牌,也沒有對不同品牌同一材料實行分類。除此以外,材料存放的現場管理不當,經常出現水泥以及鋼材等重要的建筑材料發生受潮、變質以及銹蝕等現象,從而失去了建筑材料原有的特性。而且在使用這些建筑材料的同時,沒有及時的對其質量進行檢測或檢測不規范也會使得有些質量存在問題的材料被使用于建筑設施中,嚴重影響了建筑的安全性。目前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建筑材料的生產廠家,大量不同品牌的建材出現在建材市場上。雖然國家對于建筑材料生產制定了嚴格的統一標準,而在實際的建材生產中,有些企業為了尋求更多的利益,大幅度的對產品成本進行縮減,因此生產的材料很多不合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而且即便該建材來自于同一廠家的同一品牌,它們在產品的質量上也會存在較大差異。

5.2檢測手段落后以及檢測方法不合規范

隨著科技的發展,雖然建筑材料的檢測手段已經得到較大的提高,但是我國很多地區對于材料的檢測依然利用較為傳統的人工統計和手工填表等方法。落后的檢測手段增加了檢測工作的困難,由此得出的檢測數據的結果也會有著較大誤差。對于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方法,我國不同的檢測企業有著不同的檢測方法,在檢測方法上并沒有一個統一規范。每個檢測單位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檢測程序和檢測方法,而且檢測標準也不相同。除此之外各個單位使用的檢測設備和儀器精確度也存在著較大差異,都給建筑材料監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障礙。

5.3檢測人員素質存在較大差異

檢測人員之間素質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增加了建筑材料檢測結果的不精準性,使得其結果并不能反應出實際材料真實的性能。在整個建筑材料檢測的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使用高科技的檢測設備來完成檢測工作,因此要求檢測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系統的相關檢測的專業知識,并且要具有良好的個人素質。然而在實際的檢測流程中,很多檢測人員素質較低、缺乏專業的檢測知識而且實際的檢測經驗也不足,這就使得在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方面出現較大的不足,不僅不能對材料的可用性進行真實的衡量,而且會嚴重影響建筑結構的穩定性,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6結語

建筑材料的質量是整個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保障的基礎,因此對建筑材料的檢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有效的對建筑工程進行質量控制,提高建筑材料檢測的技術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提高檢測技術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重視建筑材料生產的問題以及檢測人員的素質問題,全面實現建筑行業的安全性保障。

作者:孫秀梅工作單位: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