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表現
時間:2022-03-13 03:00:19
導語:美學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表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筑美學通過將建筑設計與美學進行了較好的融合,對建筑藝術的基本審美特征進行了準確的把握,并且對建筑美學的風格、理念進行不斷的深入發展,將建筑設計中的美學的設計水平提高一個檔次。在建筑美學設計過程中通過深入研究建筑美學的基本規律,是建筑師對藝術表現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美學;理念;建筑設計;研究
現如今,在當代社會中現代建筑物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生活環境的同時,還需要考慮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傳統的建筑形式并不能滿足當代人們的感官需求,需要在藝術方面和美學方面進行創新,是當代建筑設計的重點所在。
一、美學規律的協調性
良好的建筑作品可以使城市空間中的人為因素和資源環境有機的融合,在提高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使人們居住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提高。由于人們對美學的理解各有所見,但建筑藝術中美學的應用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想要實現房屋設計的美學特征,就需要按照相應的美學規律進行設計,使房屋建筑設計符合藝術的要求。實現不同藝術的一大重要前提,是保證設計具有一定的協調性。房屋建筑具有多種設計方案,而且在設計過程中也具有多種多樣的設計意圖。在當前的房屋設計中,由于出現多樣性而造成協調性嚴重缺乏,導致房屋的美學特征喪失。第一,房屋建筑要實現幾何形的統一,實現房屋建筑協調性主要基礎條件就是幾何形體的統一,要實現幾何形體的統一,需要對幾何形體中的關系進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多尺寸、形狀等進行協調。第二,需要實現主次分明。例如,例如較小部位和較重部位的主次關系。第三,根據形狀的協調性,尺寸協調,并且將其貫徹到建筑物中,這是能夠將建筑物從內到外變成統一結構,最可靠的方法。對建筑進行分解,可以把其分解為從屬與主體兩個部分,在建筑的設計上,要明確對待從屬這一部分,以防出現主次不分明的現象對建筑表現形式造成平淡與松散的影響。此外,設計建筑外觀時,一定要對從屬和主體進行各自對待,以達到突出重點的目的。主體部分需要從屬部分去襯托,這樣才會使建筑外形的表現力得到提高。其次,色彩的協調要特別的注意,選擇建筑材料時,建筑色彩應該合理的搭配,這才會使藝術形成良好的風格,同時也可以達到色彩協調的目的。而且,選擇色彩時,應該懂得不同色彩代表的事物也不同,以防矛盾的發生,同時還可能會降低建筑視覺效果,最后還會導致其藝術效果不明顯。色彩方面的統一,在建筑材料選擇方面,通過采用相同的材料,會產生一種,較為強烈的統一感。通過對建筑材料色彩的對比,也能產生一種較為戲劇性的效果,但是應該注意色彩的比對,避免在色彩上發生矛盾。建筑本身具有多樣性,其具有許多的功能,如果建筑中不能實現一體化,就會導致其整體結構和外觀出現不協調。
二、美學規律中的均衡性
建筑自身的虛實變化、色彩、大小、質感、高低等都有很多的不同,這使建筑自身成為了一大特點在建筑美學中。很多情況下,材質較為粗糙、體積較大的建筑物,會給人們帶來以穩重為主的感覺。相反材料較為光潔、體積較小的建筑材料,會給人們帶來輕盈的感覺。提升人們對建筑物的感覺,這是建筑美學中的研究方向。建筑物中各個部分的重要關系就是建筑物的均衡,人們在觀賞建筑物時,建筑物的均衡會給人們帶來一些影響。只有確保其均衡性,才會讓建筑物的藝術效果有很好的體現。首先,我們必須關注與重視建筑物的對稱,才能夠實現其均衡性,如圖1所示,著名的北京故宮建筑,十分注重對稱,按照“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則,依次將對稱的建筑坐落在中軸線兩邊,表現出了美學理念,還蘊含著美好的寓意。實現建筑對稱對復雜的建筑物會帶來很大的挑戰,想要實現復雜建筑物的對稱性,設計者們就必須通過不斷努力去完成。表達沒有規律的均衡特點時,就需要用到杠桿原理,同時還需要運用合理的設計手段,以達到使建筑物的均衡中心凸顯的目的。合理的引導建筑物使用者,在確保建筑物均衡性時,還需要特別關注建筑物的穩重型。在實現其穩重型時,需要通過各種不一樣的手法來實現,讓人們感受到穩重型。現如今的建筑對其自身穩定性的表達,需要通過特殊結構的設計以及材料的質感等具體要求來實現,確保其穩定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美學規律中的比例
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建筑物的比例設計,同時也是實現人類感官的重要基礎。而所謂的建筑比例設計,所指的是,在設計的過程中,對建筑物的長、寬、高等屬性的大小關系,進行一定比例的合理設計。建筑物本身從局部到整體都具有一定比例的關系,良好的比例關系,能夠給人一種,很好的感官體驗。如果在建筑的過程中不能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建設,或者建筑比例的設計存在相關的問題,會導致建筑的美感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而對于不同的建筑物來說,在選擇建筑物比例的同時需要根據其實際使用特點進行決定,而這種比例具有簡單的基數比和動態比例,按照這些比例關系進行建設,有助于建立協調的比例關系。同時表情的協調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建筑物所采用的,都是同一類型的結構體系,并且能夠使用結構的外觀,來代替建筑的外觀,這樣做能夠實現表情的協調性,并且,建筑物的功能,往往是決定建筑物性格的主要因素,所以,功能表現方面達到統一,也可以使其達到協調的效果。
四、美學韻律之中的規律
大自然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其自身的韻律所在,并且也是廣泛的體現在自然之中個個物體和現象之中的,它是一種較為獨特的美學特征。韻律是一種重復性有規律的節奏,是一種重要的、體現美的形式。正是因為韻律具有這種重復性,所以才在建筑的設計過程之中,重視和利用韻律的美學特點,使其與建筑特征進行結合。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對不同元素進行重復性設計,會給人們一種獨特的韻律感覺,使建筑的協調性和表現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通過掌握建筑物的韻律特性,能夠切實有效地實現建筑物規律化。通常來說,建筑物需要在設計上考慮韻律特性的方面有很多。在建筑物形狀方面的重復,需要考慮建筑物中的墻、門、窗戶以及立柱等物體,在建筑物尺寸重復的設計方面中,對建筑物內部的外部跨距尺寸和立柱間距需要進行充分的考慮。想要實現建筑物的韻律性,就必須使建筑物室外與室內進行結合,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建筑物中細節部分的工作做好,只有做好上述幾點,才能使建筑物具有自身的韻律,由于建筑物的韻律體現的形式有很多種,在一些比較復雜的建筑物之中,只有真正實現了建筑物所具的韻律,并確保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才能夠使建筑物所具有的感染力完整的表現出來。
五、美學序列性的規律
在建筑美學的設計過程中,需要使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進行完美的融合,并且將建筑設計完美的融入序列之中,進而達到實現建筑物美學有序性的目的。在建筑物的設計方面,明確了建筑物中建筑序列的同時,還要對開始處與結尾處進行較為縝密的構思,將自然引導的建筑物呈現出特定的序列,使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序列性,進而實現建筑物美學的要求。通過進行合理的設計,將藝術設計的高潮融入其中,并且將藝術氣息體現在整個建筑序列之中,使建筑物美學表現的淋漓盡致。在美學規律序列性之中,主要具有規則布局與不規則布局兩種形式,規則的序列能夠給人們一種較為簡便、明朗、莊嚴的感覺,并且可以激發居民產生強烈的感官體驗,通常規則序列適用于較為大型的建筑物,例如政府部門、社團等。而不規則序列,所體現的是一種靈活的運動感,能夠使人們受到感染,彰顯其自身個性,不規則序列通常適用于住宅、運動館等建筑物之中。建筑是文化的一種載體,也是社會歷史文化的一種體現,它能通過直觀的形式來反應出社會的意識形態和歷史文化,并且能夠使人們樹立科學的環境意識。通過精湛的建筑工藝以及精巧的設計構思,將自然風景與建筑結構進行完美的融合,使建筑文化的感染力得到增強。
六、實現美學理念與建筑設計的完美結合
美學理念是一條能夠將精神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線,所表述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體驗,也是建筑設計的精髓所在。通過提高設計師的水準,并且加強理論美學實踐的統一,以及傳承中國建筑設計美學的精神,是實現兩者完美結合的重要所在。建筑設計的作品,不僅僅是屬于創作者自身的,也是屬于環境、城市和居民的。設計師是建筑設計的總規劃師,其自身素養和對美學的概念會體現在其作品上,這就需要建筑的設計師進行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對美學進行全方位的理解,努力打造符合人類需求的作品。雖然在我國一些中等級院校已經開設美學理念等相關課程,但是其深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并且在與社會建筑設計接軌的過程中,還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提高設計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同時,我國還需要為設計師提供與其他建筑設計師對話的機會,使其理解建筑設計是來源于生活的藝術創作,并且通過媒體對外開展相應的活動,并且創辦美學設計大賽進行宣傳,將美學的理念與建筑設計的融合面向全社會,使美學概念成為人們的基本文化素養。傳承中國古典建筑設計方面,主要從從建筑形體、技術方面的應用與擴展和傳統美學觀念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理解,合理的使用中國古典元素,來激發這種感悟的共鳴,釋放人們忙碌的精神,使人們能夠感受建筑美。
七、現在建筑中美學理念的應用
伴隨著時代的遷移、科技的進步、文化的不斷發展。建筑設計的形象,也需要符合人們需求,才能良好的反應當今社會的面貌和時代的精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現在建筑設計融美學理念的體現,建筑美學具有時空性和動態性的特點,這種設計美是屬于時代的,通過對建筑物的色彩、質感以及比例進行處理,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得以完善的體現出來,另一方面,則是現代建筑設計美學的載體,在我國現在的建筑設計之中,依然具有古代建筑的色彩,既詮釋了內涵,又伴隨著時代變化而發生著改變,在建筑設計中,可持續建筑的發展成為現在建筑中比較熱門的理念,這種理念在國內的現代酒店已經得到很好的實施(如圖2所示),在設計之中能讓人們感受到環境和建筑融合的美,在整個設計中,中間用于車流通過,左右側為人流通過,車流和行人流向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互相并不干擾,并且酒店門外和整個系統中的天橋公交車站進行緊密的相連,提高其使用價值,再為人們提供了生活方面便捷的同時,還給人們一種視覺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八、結語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建筑物是為我們提供多種多樣的生活內容的場所,人類社會的發展與建筑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通過將建筑藝術與生活進行聯系,同時建筑美學的理念、風格等因素,與建筑設計進行良好的融合,使美學規律得到良好的應用,以滿足人們對美感的追求。
作者:陶帥 單位: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孫琳.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4):274.
[2]王丹.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4,(11):239-239.
[3]韓曉嬌.貝聿銘設計理念在現代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2.
[4]時海峰.建筑創作過程中“接受美學”思維及設計方法初探[D].青島理工大學,2015.
[5]沈康.從觀念到實踐—西方近現代建筑的視覺文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
- 上一篇:民族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 下一篇: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