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與學校教育比較論文

時間:2022-03-18 12:17:00

導語:遠程教育與學校教育比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遠程教育與學校教育比較論文

如何看待或研究遠程教育,就不可避免要與學校教育比較,就要涉及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等問題。可以說,現代遠程教育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這種關系比較研究基礎上形成的,形成了所謂“遠程教育的三大理論學派”(丁興富,2001)。遠程教育與學校的關系就成為遠程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或許是遠程教育理論的一個特色。這里所說的“學校教育”是特指常規的有校園和課堂的教育形態,有人稱其為傳統教育。那么,遠程教育與常規的學校教育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如何正確地認識和把握這種關系?它不僅影響遠程教育理論研究,也關系到遠程教育實踐活動。依筆者所見,國內外學者們在這個問題上有幾種不同的觀點。

1.替代的關系。認為遠程教育、或借助媒體自主學習方式要取代或部分取代常規的學校教育。這種觀念或思潮在當代教育發展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現過,當年電視出現后,就有人就指望用電視教育取代學校教育,學生待在家中就可以看電視學習,試圖以此根除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病。但是幾十年過去了,學校教育并沒有因之而消失;后來出現了計算機網絡,幾乎同樣的思潮又浮現了,試圖以分布式學習和遠程協作替代課堂教學,試圖用網絡學習替代學校教育,學生在家中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無須到學校上課等等。

不容否認,常規的學校教育有著種種弊病,正因為這些弊病的存在,才形成了推動教育改革的動力。但是,簡單地以遠程教育或借助媒體自學的方式去取代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則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現實的。因為,遠程教育自身也有弊病,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把遠程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看作替代關系是過于激進和幼稚了,把兩種教育形態當作相互對立、并加以取代的觀點是不可取的。令人深思的是:每當一個新的信息工具面世后,就有類似的“替代論”出現。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工具至上”的理念在作祟;二是對學校或教育的最基本職能存在著誤解。

2.并行的關系。認為遠程教育與常規的學校教育是兩種互不干涉的教育體系或教育形態,它們可以并行發展。持該論點的學者們認為,遠程教育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有了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它為整個社會帶來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形態的一次巨大的變革。因此,遠程教育有其固有的優勢和潛力,完全可以獨立存在,與學校教育并駕齊驅。這種觀點就為那些獨立于常規學校教育之外的教育組織,如英國的開放大學、我國的廣播電視大學等的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

“并行關系”的觀點,主要是在辦學體制或機構組織的層面上分析遠程教育機構和學校教育機構之間的關系,試圖從理論上論證獨立存在的遠程教育機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們認為,遠程教育機構或遠程教育體制的出現,是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環境制約的產物,也是特定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的反映,帶有自己國家的特色。無論它與常規學校教育存在著并行關系,還是發展成其他的關系,主要取決于具體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對遠程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國廣播電視大學就是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急需大量人才,而常規的學校教育又一時無法滿足需求的形勢下孕育而生的。它不僅獨立于普通高等院校之外,而且像政府部門的組織體系那樣,從中央到地方,到基層都建立了相應的廣播電視大學的機構。這種教育體制適應了當時計劃經濟的條件,可以有效地組織、實施和管理教育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無庸諱言,我國的廣播電視大學本身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色彩。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常規的學校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近些年來,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不斷地遇到危機和挑戰,與危機和挑戰的斗爭,其實就是與計劃經濟色彩的辦學體制和觀念的斗爭。所以,我國的廣播電視大學也在不斷調整和改革,以適應變化了的外在社會環境。

不難看出,“并行關系”觀點的出現有著教育管理體系或辦學體制的背景。若以這種管理體制為背景形成相關的理論研究或學科體系,難免帶有外在的“行政管理”劃分的色彩。那么,遠程教育的研究就失去了對其自身發展最自然的探索;在這種觀點支配下的遠程教育的學術研究就被框定在某種“行政隸屬”關系的范圍內,而不是在整個教育的大背景下的研究,其研究的出發點和結論就值得商榷了。3.融合的關系。認為遠程教育與常規的學校教育是一種融合的關系。認為當今遠程教育與學校的面授教育這兩種形式正在日益趨同,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澳大利亞學者史密斯等人認為,遠程教育與常規的學校教育的本質是相同的,只有應用教育科學的普遍概念和原理才能解釋遠程教育和學習。遠程教育的最終歸宿是與傳統的學校教育重新歸并和統一。的確,遠程教育和常規的學校教育在實際活動中也在相互靠近,出現了相互融合的趨勢。如在教學的層面上,遠程教育有課堂面授的教育活動,而常規的學校課堂教學也利用各種媒體技術,利用計算機網絡在超越課堂空間的范圍上進行教學,越來越傾向讓學生自主學習。而在教育組織形態上,越來越多常規的學校教育機構創辦了遠程教育,如某某大學的遠程教育學院等;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遠程教育機構也建設了校園和課堂,加強了課堂面授的教學形式。我國目前就面臨著這種遠程教育的發展形勢。

“融合關系”的觀點,揭示了遠程教育與常規的學校教育的共性,指出了它們在發展中的共有的做法或趨勢。但是,兩種教育畢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抹去它們之間的區別。遠程教育畢竟是以遠程的教育活動為主,有著遠程教育特有的規律,不能因有課堂的面授而否定它的特色和規律。否則就不是遠程教育。同樣,學校教育是以課堂教學為主,也不能因有自主學習和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學習,就忽視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否定課堂教學的特有規律。兩者的特定規律是不同的。當然,“融合關系”的觀點要比“替代關系”和“并行關系”更進一步,更加接近對遠程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關系的揭示。

4.互補的關系。認為遠程教育與常規的學校教育之間,既不是取代的關系,也不是并行關系或融合關系,它們之間是互補的關系。互補關系主要強調兩種教育形態在整個教育工作中各有特點和分工,從整體的教育發展上看,它們是相互補充的關系。從整個教育發展的角度看(不是局部的),遠程教育的出現,豐富了實施教育的方式和途徑,使教育的途徑多元化了,使得教育制度或體制也多樣化了。雖然,還沒有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遠程教育的出現,突破了單一的校園圍墻式的教育體系。同時,它與常規的學校教育一起承擔著全民教育的任務。所以,遠程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不是取代與被取代的關系,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并行關系,更不是相互“合并”的融合關系,而是相互補充、相互依托的關系。

嚴格地說,遠程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另一種形式”。從遠程教育的最初形態——函授教育到現代遠程教育的出現,它們一直是對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它們因學校教育不能滿足全社會成員接受教育的要求而出現,也因彌補學校教育之不足而發展,更因現代視聽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而有了自己的特色。正是因為現代遠程教育的出現,使得“學校”這個傳統概念發生了變化。在這層意義上看遠程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它們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關系,在事業發展上是融合的關系。

參考文獻:

[1]丁興富。遠程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基更。遠距離教育理論原理[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3.

[3]南國農,李運林。電化教育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馮亦兢。現代教育技術[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5]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N].中國教育報,1999.2月2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