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集體備課生本模式分析

時間:2022-07-30 11:22:28

導語:高中數學集體備課生本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集體備課生本模式分析

【摘要】在新課改的發展背景下,高中數學要以備課組為主要單元,在凝聚全組智慧的同時將“生本模式”融入其中,為提高備課質量以及教學質量而奠定基礎。在本文中則主要從新課改角度出發,分析“生本模式”視角下高中數學如何做好集體備課工作。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生本模式;集體備課

從整體角度分析,集體備課能夠實現教學目標與教學進度的統一,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此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通過集體備課的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出集體所帶來的作用,由各位教師獻計獻策,以此解決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這對提高教學質量而言具有推動性。

一、目前高中數學集體備課所存在的問題

(一)學情分析缺乏深入性

毋庸置疑,集體備課過程當中需要對學情進行分析,貼近學生最近發展的實際情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從學生的知識能力、接收新知識所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方可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但是現階段,大多數集體備課教師在備課過程當中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重視,僅僅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進行備課,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也沒有考慮到每一個班級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從而導致集體備課受到影響與制約。

(二)學法研究缺乏深入性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如何學。”所以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并非采取傳統教學方式照本宣科即可,而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解題思路與解題規律,引導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提高自身數學水平。然而根據調查與分析,大多數教師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并沒有針對性地選擇最優學法與教法,這樣一來,教師僅僅根據集體教學目標與要求,憑借自身經驗進行教學,無法提高教學的統一性。

(三)學術討論過于松散

集體備課的重點便是教師之間通過討論分析、解決疑難問題。在目前的集體備課中,因為沒有設置討論話題或者話題的質量不高,導致學術討論層面淺薄,部分教師還容易遭遇倦怠,逐漸失去深入研究的動力。并且大多數備課小組的備課內容僅僅停留在教學內容層面以及教學進度方面,并沒有遵循生本理念對學生加以關注。

二、以生為本模式下高中數學集體備課的階段目標

在高中數學集體備課過程當中需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創設目標。第一階段:設置問卷調查,開展相關講座,對集體備課的現狀加以了解與分析。第二階段:要從教師隊伍入手,做好對教研組長的培訓與教育,通過相關的活動提高備課小組的備課能力,凝聚教師的備課意識。第三階段:學校要舉辦一年一度的教育研討會以及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從學生需求角度出發,深入發展以生為本的集體備課質量。

三、以生為本模式下高中數學集體備課的環節

(一)明確備課作用,解決教學問題

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本質上認識到其作用與價值,并且要從四個方面入手。1.備教材:針對數學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將教材知識點進行歸納與整理,增強其聯系性,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2.備教法: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以及學生學習的情況,將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以此設計出符合學生學情的教法。3.備資源:要從學生入手,按照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況以及對知識的認知特點,挑選出具有針對性的課外資源以及練習題,以此完善教學內容,補充教學知識。4.備問題:要對學生在學習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錯誤進行統計,并且找到突破口,采取多樣的方式讓學生盡快掌握知識點。

(二)個人初備,仔細研究教材

對于初備者而言,需要多下功夫對教學內容加以研討,并明確教學目標,進一步掌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然后形成較為完善的方案與計劃。另外,對于輔備者而言,同樣要對教材的內容加以分析與熟知,將教學的知識點進行梳理,進而形成極具系統性與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所以在集體備課之前,每一位教師都要形成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在后期討論與分析過程當中,各抒己見,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

(三)創新形式,避免死板

要想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教師就要在教學形式上體現出多樣性。其中需要由主備人對自己的觀點以及設計進行分析,然后備課小組的相關教師進行補充,并于最終形成教學方案。當然,為提高備課的效率,還可以先上一節常態課,針對學生學習的情況展開討論,分析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在集體研討當中形成最終的教學方案,這樣一來能夠花費少量的時間,也能夠遵循生本理念。

(四)和而不同,多方位調節

和而不同是集體備課的定位,在完成備課方案之后,需要從現實出發,做好調整工作。1.重學情:要按照教學設計以及班級學情制定教學目標,尤其是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認知等加以分析,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看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嚴格按照學生的狀態,有針對性地給予調整,要跟隨課堂變化而變化。3.依個性: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集體備課之后要對教學方案加以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

四、生本模式下高中數學集體備課案例分析

筆者結合自己所在學校教學情況,有針對性地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對集體備課方式加以探究。筆者所在學校的高中各年級均有三個班型,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可劃分為A層、B層以及C層,每一個層次之間學生都有一定的成績差異。其中集體備課小組對班型差異加以重視,并且根據班型的特點以及學生認知特點制定不同的教法與學法。

(一)相同內容的不同教法

1.在講解新知識的時候,對于C層次的班級而言,主要突出問題串的“腳手架”作用,深入引導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而對于A層次班級與B層次班級而言,需設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尤其是A層次班級,要有針對性地提供課外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2.在例題講解過程中,C層次的學生以練習為主,而在A層次與B層次的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提出既快又準的基本要求,并且還要針對經典問題進行拓展與變式。由于A層次的學生因學習成績比較好,教師可引導他們參與到習題編研之中,這樣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二)相同階段的不同重點

在相同階段,因為學情不同,往往不同班型的學習著力點也會呈現出差異性。比如在復習之前,由備課小組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對各個層次的班級進行目標設定,C層次班級主要是對概念公式加以梳理,做好中低檔訓練工作,A層次與B層次班級則要將各個章節進行歸納與統計,加強知識關聯性,A層次班級主要講解比較難的習題,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三)相同試卷的不同處理

考試是對學生學習狀況的種反饋。在生本模式下,相同的試卷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且對于不同的班型還要給予不同的分析維度以及數據指標。教師在進行試卷講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班型以及學生掌握情況進行多角度探究,對于B層次與C層次的班級主要對基本題型進行歸納與總結,A層次的班級則主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設置專題進行研討。

五、結語

總之,集體備課意義重大,但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需要遵循“生本模式”,將學生的主體性加以體現,從班型、學情等多個角度出發,體現出層次化,如此才能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林林.關于高中數學備課形式的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6(21).

[2]周余峰.高中數學集體備課現狀及改進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6(07).

[3]黃瑤.新課程理念下對高中數學集體備課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50).

作者:劉學光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