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課中文學理念的朔造

時間:2022-05-01 06:07:25

導語:英語教課中文學理念的朔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課中文學理念的朔造

有的學生甚至認為它是養鳥的籠子,可見文化差異是多么大。因而,我認為:

(1)幫助學生了解和拓展文化背景知識,樹立文化意識,帶動學好英語的興趣。

(2)有關的背景文化知識一定要到位,不能一帶而過,不能用“習慣表達”和“就這么說”這類的話來解釋。

(3)加強與其它教師的合作,認真查閱資料,不要不懂裝懂,搪塞而過。

(4)采用任務型教學,鼓勵學生多查閱資料或上網,并把其作為課下的一項任務,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講給其他同學。

(5)要分清是歷史地理方面的,還是風俗習慣方面的;是宗教信仰方面的,還是時尚流行的;是新創新用的,還是外來引入的。

總之,我們教師要首先有這種文化意識,不要讓課堂45min成為教師的“一言堂”,也不要讓課堂表面上熱鬧,花樣多,實則學生只會生硬的照抄照搬。要讓文化意識成為學好英語的底蘊,以豐富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專題講座

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背景文化知識不是一兩句能說清楚,也不是一兩種方式就能解決的。因此,這方面的專題講座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可以忽略不講,但開設英語課的目的決不是為了考試分數的高低,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把它作為相互交往的工具,用它來吸取其它國家的長處,弘揚中華民族先進的方面。我認為主要開展以下幾類講座。

1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講座

這種講座一般安排在孩子剛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主要講英語使用的廣泛性和適用性,國際交往中的通用性,便捷性和互補性,從而使學生正確理解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2英語的形成專題講座我們都知道英語的形成和英國的歷史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也都學過英美文學史和英美概況,這是必修課。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個講座,以便于學生理解像“restaurant”怎么讀這類的問題。

3節日習俗專題講座

學生都知道中秋節吃月餅,過年吃餃子放鞭炮等節日習俗和來歷,但英美等的傳統節日怎么過,由來是什么,就需要講清楚,弄明白。比如圣誕節,在中國也有很多人過,但圣誕老人是怎么回事,為何非從煙囪下來?過萬圣節時,為什么總說“Trickortreat”等等。對其傳統重大節日集中進行講解,總體把握。

4風俗習慣專題講座

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說英語的國家也存在很大差異。講座時,他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和交友聚會等都可以作為講座的題目。為了達到促進學習與應用的目的,講座可采用由教師主講,或由學生主講,或師生共同協作等方式。

外教課

現在有很多學校聘用外籍教師,他們對中國學生學習運用純正英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所體現出的與中國文化意識上的差異,大大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信心,補充了很多書本和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外籍教師到中國任教,為中國學生搭建了一個實踐所學英語知識的平臺。學生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也提高了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更加深了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英語是一門語言,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語言與文化有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學習英語就要樹立一種文化意識,了解英語國家文化,并將其運用于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去,時刻指導我們的教與學,時刻指導我們的說和做。

作者:蘭克亭單位:河北省承德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