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實效提高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11 04:57:00

導語:英語教學實效提高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學實效提高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從分析焦慮的種類和外在表現入手,探討了英語教學實效和焦慮的關系以及運用情感功能減輕學習焦慮的策略。

【關鍵詞】焦慮感外語學習教學實效

一、外語學習焦慮

1.外語學習焦慮的定義

焦慮(anxiety)是一種心理異常,是個體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致使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或使失敗感與內疚感增強,形成一種兼有擔憂和恐懼的情緒狀態。Oxford認為外語學習焦慮是一種在特別情景下的焦慮,是學習者在對目的語的學習尤其是運用過程中產生的害怕心理,是影響外語學習效果的一個主要因素。外語學習焦慮主要表現為學生對自己外語交際能力的過低評價,從而在外語學習中感到緊張和畏懼。

2.外語學習焦慮的種類及外在表現

Horwitz等研究者在把外語學習焦慮作為語言學習過程中獨立的焦慮現象的研究中把外語學習焦慮分成三個部分:一是交際畏懼(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這種畏懼主要體現在聽說方面,學生在大腦里形成并能夠用母語清晰表達成熟的想法,但因為英語詞匯的不足而造成表達的恐懼和受挫,同樣在交際中,學生如果聽不懂別人說的英語時也會感到畏懼。二是考試焦慮(testanxiety),考試作為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工具而被使用,在教師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考核評估時學生產生的焦慮即為考試焦慮,是學生害怕失敗的焦慮。三是否定評價恐懼(fearofnegativeevaluation),主要源于學生自信心不足,害怕聽到別人對自己不良的評價。

在課堂上,典型的外語學習焦慮主要體現為語音變調、回答問題有“凍僵”的感覺、忘記答案或剛學的單詞、沉默不語、避免與老師目光接觸、裝成粗心的樣子擺弄衣服、逃課等。在考試過程中多表現為考前坐立不安、失眠或熬夜;考試時手心冒汗、注意力不集中、漏題或看錯題。

3.外語學習焦慮的主要原因

(1)教師及其教學方法

教師教的態度和方法對學習者的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語言教師,如果過于嚴厲,勢必造成課堂氣氛壓抑緊張,使學生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同時,教師給學生的難易度也是導致焦慮的重要因素,如在全班同學面前口頭表達,多數外語學習者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焦慮。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產生的焦慮也不相同。

(2)學習者的主觀因素

同在一個教室里,同一本教材,同一個教師,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他們對語言的習得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存在心理或生理缺陷,有的性格內向偏執,有的智力水平偏低,有的自信心不足,有的對問題的解決能力不夠,有的受方言影響而無法克服某些語言障礙,還有些對外語學習持排斥態度。同時,研究還表明,女性的焦慮水平高于男性,而且對英語成績的影響存在正相關。

(3)文化因素

要想學好英語就必須了解相關國家的文化風俗,而這些文化與伴之長大的文化存在差異甚至沖突,這使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焦慮甚至排斥。如果不認同目標文化,焦慮程度往往較高;同時,如果學習者對某一語言群體或者目標文化過于認同,擔心在目標文化中失去自我與個性,也會產生焦慮感。

二、外語學習焦慮與外語學習的關系

積極的情感能創造有利于學習的心理狀態,而消極的情感會影響學習潛力的再次發揮。作為一種非積極的情感因素,外語學習焦慮與外語學習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哲學上內因外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來看,如果作為內因的學習者受自身的主觀消極影響過大,那作為外因的教師,教材,教學方式等對其學習也就收效甚微。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體會到,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僅僅是因為學生對知識本身掌握不夠,還與其在考試過程中過于焦慮而使信息加工過程紊亂有很大關系。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各方面其實就是對信息的系統的認知、處理、編碼和表達,在這過程中,學習者自身的主觀情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學生在閱讀,翻譯,寫作方面焦慮感要輕些;而對于強調交際性的聽說方面則較為恐懼。有研究者指出,焦慮與學習效率的關系呈倒U形曲線,即中等程度的焦慮對提高學習效率有利,能使學生維持適度的緊張狀態,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過高過低都對學習不利。焦慮水平過高會引起學生過度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干擾其認知活動;焦慮水平過低,則激發不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潛能,注意力也不能高度集中。三、減輕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策略

1.轉變教師角色,引發積極情感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盡管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學生參與課堂的重要性,但由于種種原因,教學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掌握書本知識為目的。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到教與學的密切關系,語言教育更要強調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體驗和知識轉化為重點學,教師只是組織者和語言輸入提供者。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轉變觀念,強調情感因素的影響,重視學生情感的表達,以合作者的身份真誠的理解和接受學生及其觀點,師生互教互學,教學相長。如果外語教學能知情合一,就能擺脫這種師生缺乏交流,機械傳授語言知識的沉悶課堂氣氛,形成一種學習者積極參與表達自己,充滿活力的課堂氣氛。

2.注重教學方法,豐富學習活動形式

過多地使用測試、競爭性的課堂教學方式、師生間的交流方式以及過多的糾錯都可能導致焦慮。悉心熟悉教材,精心策劃,采取啟發式激勵式、誘導式等的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積極情感的最直接途徑。英語語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創設真實情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交流思想,為完成學習任務出力,取長補短,這種合作學習可營造積極地課堂氣氛,同時照顧學習者個人,有利于減少焦慮感。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語境中去領悟、去運用語言,幫助學生克服焦慮心理,提高教學效果。

3.積極評價,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自尊心

學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強弱直接影響其語言學習效果。教師應保護學生自信心和自尊心,讓學生愿意表現自己,正面接受教師的評價;教師絕不能挖苦諷刺學生,打擊其積極性,令其喪失自尊和自信;對待學生的回答,教師不能簡單地給與“yes”或“no”的評價,而要讓學生從中獲得更多地信息,享受學習樂趣,這樣焦慮感自然就會降低。

參考文獻:

[1]JaneArnold.Affectin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2]劉潤清.決定語言學習的幾個因素[J].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0,(2).

[3]王銀泉,萬玉書.外語學習焦慮及其對外語學習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