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琉藝術產業發展狀況調研
時間:2022-06-18 11:45:00
導語:陶琉藝術產業發展狀況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淄博博山區委、區政府依托“陶風琉韻•休閑博山”的城市品牌,投資4.5億元建設一系列標志性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陶琉商品制造中心、研發中心和集散中心。繼榮獲“中國琉璃之鄉”的稱號之后,2011年博山區又獲得了全國唯一的“中華陶琉文化城”稱號,同時,中華陶琉文化創意園正式落成開園。陶瓷產業作為淄博的一大支柱產業,陶器制作歷史悠久,陶藝文化底蘊深厚。博山是中國陶瓷琉璃的發源地之一,陶瓷琉璃不僅是博山制造的鼻祖,也是博山文化的象征。但在博山的陶瓷琉璃的發展過程中,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十分突出。但隨著博山區整體發展規劃的戰略轉移,經濟發展的重心由原來的工業逐步轉移到旅游、餐飲等服務業。這種傳統工業陶琉藝術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挑戰。本文意在通過觀察目前博山陶琉藝術產業的發展現狀,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二、調查詳情
(一)行業發展現狀
1、龍頭企業為核心,提升整體競爭力陶琉業是博山區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博山區陶琉產業規模逐步壯大,技術含量逐年提高,產品種類和檔次躍居全國同行業領先地位,先后涌現出了金晶集團、淄博工陶、福泰陶瓷等一批骨干龍頭企業,帶動了行業發展,集群特色逐漸形成。現在博山區擁有各類陶瓷、玻璃制品、琉璃工藝品生產及配套企業近300家,大師及個人工作室350余個,從業人員近5.7萬人。博山陶琉產品精彩紛呈,已擁有1200余個品種、10000多種花色,魯玉瓷、乳白瓷、骨質瓷等被定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接待用瓷,精美的陶琉多次被國家作為珍品贈送給外國領導人。“淄博陶瓷”、“博山琉璃”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9年陶琉產業完成產值45.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3.5億元。博山日用陶瓷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0%,琉璃工藝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是國內外日用陶瓷、玻璃制品、琉璃工藝品的重要產地和出口基地,產品銷往歐美、澳大利亞、東南亞、日本、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博山制造”逐漸向“博山創造”轉變陶瓷琉璃產業發展初期,污染和破壞問題嚴重。為了捍衛“中華陶琉文化城”的美譽,博山采取政府搭臺、協會指導、企業跟進的形式,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積極引進新技術,研發新工藝,開發新產品,自主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博山區現有陶琉企業研發機構20個,其中省級研發中心2個,科研生產一體型工作室120余個。近年來,博山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嫁接改造傳統產業,實現了技術裝備改造、工藝水平提升、產品檔次提高和生產成本降低,實現了產業結構優化和提檔升級。依托工陶、金晶、博航等骨干企業技術中心,聯合省內外研發機構,組建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為紐帶、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聯盟”。
3、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員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陶琉產業都陷入了人才青黃不接甚至后繼無人的困境,迫在眉睫之時,博山區悠久的陶琉產業生產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造就了一大批高級技術人才和熟練的技術工人,這在國內同行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目前,博山區陶琉行業擁有國家級藝術大師11人,省級藝術大師近50人,中級技術職稱人員100余人,還有一大批默默奉獻的民間老藝人和技術工人,為陶琉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此外,博山區大力培養、積極引進、合理使用各類人才,積極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陶琉人才隊伍。依托山東福泰陶瓷有限公司青島大學實踐基地、美陶公司山東藝術學院實習基地等,大力培養技術人才,注重科技創新,加強新產品設計和工藝創新能力,形成了陶琉產業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體系;鼓勵企業采取招聘、返聘科技顧問等方式,引進和培養一批產品研發、產品設計、管理營銷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充分發揮好陶琉大師的帶動作用,鼓勵大師領辦、參辦企業,加強大師與大師的交流、大師與企業的聯合、大師與技術工人的溝通,充分發揮人才優勢,進一步激發產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二)行業發展面臨問題
1、資源面臨枯竭,行業發展受到限制淄博市的陶瓷產業之所以能夠在近現代享譽中外,主要是依靠其重要的煤炭資源及陶瓷原料的開發,但是隨著原材料的不斷挖掘,原來的資源優勢也逐漸轉化為劣勢。以博山的煤礦為例,在建國之初,博山區有五大煤礦,分布在夏家莊鎮、西河鎮、白塔鎮等地,由于大肆的開采以及保護手段的缺乏,原來的大煤礦已經所剩無幾,小煤礦也被叫停。在資源面臨枯竭之時,博山區雖提出產業轉型規劃,但是固有的思維方式以及盈利模式的僵化,轉型的進程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順利。隨著全國各地的建筑陶瓷以及日用陶瓷的興起,淄博市的陶瓷產業正面臨四面圍攻的局面。
2、營銷方法落后,亟待建立品牌形象博山區的日用陶瓷生產廠遍布博山各個地區,藝術陶瓷也是異彩紛呈,種類繁多。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鳥巢旁邊的民族大道中,民族和諧闕、民族之花琉璃廣場中隨處可見博山陶琉藝術。但這樣的機會并不是輕易可以取得,博山區的很多制陶企業都是小型微利企業,尤其是眾多的日用陶瓷企業,規模小且競爭激烈,缺乏統一的引導和宣傳,只是依靠固有的銷售渠道和方法進行生產制造,品牌形象很難樹立。與廣東佛山相比較,雖然在新產品的生產及研發方面淄博并不不會低于佛山,但是當佛山不斷用新產品引爆陶瓷行業時,淄博卻始終默默無聞,新產品的上市效果相差甚遠。這里主要原因是推廣策劃老套,營銷模式落后,在同等的競爭條件下只能依靠低廉的價格爭取市場。一是缺乏推廣宣傳的意識。作為山東省陶瓷產業的重鎮,淄博市陶瓷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制作工藝,只依靠推銷人員的推廣方式一直延續至今,在多元化營銷方式的今天,品牌宣傳處于劣勢。相比之下,廣東佛山不論在網絡宣傳還是雜志宣傳方面都有著專業的宣傳團隊,而淄博市只有一個淄博陶瓷網。二是缺乏與經銷商和客戶終端的溝通。廠家在生產出產品之后,只是將產品簡單的塞給經銷商,不僅缺少產品的包裝宣傳,而且對經銷商的銷售情況關注度也不夠;與客戶終端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并不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盲目進行價格戰,降低了產品的競爭能力。三是企業缺乏行業團隊精神,經常出現單打獨斗的現象。
3、產業創新相對較少,人才融資等問題凸顯博山區作為淄博市藝術陶瓷的代表,在鼻煙壺內畫、精品琉璃制作、藝術陶瓷燒制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博山擁有山東級和國家級的陶琉藝術大師和工藝美術大師數十名,但這些專業人才僅局限于自己領域的創作,與行業的聯系比較少,致使行業內的精品、新品開發受到限制。創新和培養人才意識不強,很多中小型企業只關注當下的利潤,一句“我們只要能開得出工資就行”就能看得出這些企業的利益取向。融資問題也是產業發展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由于很多中小型企業的規模少,沒有能力獲得當地金融機構的支持,這又反過來抑制了該企業規模的壯大。產業缺乏統一的協會組織,中小型企業只知道與其他企業競爭,卻很少有想到聯合生產等方式。
三、解決建議
(一)明確產業定位,加強統籌協調,提高產業競爭力
由于當前博山陶瓷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和環境約束,雖然目前開始進行產業轉型,但是環境污染問題仍然十分嚴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廠規模小、不能形成統一的實力強大的大企業造成的。因此,要減輕環境污染、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博山區領導必須更加明確產業定位,加強產業的統籌協調,提高陶琉產業的進入門檻,取締部分違規小工廠,引導小型工廠的合作與聯合,提高區域陶琉生產工藝,提高區域陶琉生產能力,從而增強陶琉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結合佛山的發展思路,具體說來要做到:第一,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產業定位。領導層必須正確看待博山陶琉產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看到博山陶琉文化產業的悠久歷史,是博山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文化資源,又要看到大力發展陶琉文化對今后博山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推動力量,是博山工業經濟增長和區域經濟向更高階段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博山區政府、企業乃至社會各界都要統一思想,明確產業強區、文化強區的目標,堅定不移地推動產業發展。第二,博山區政府要加強引導,促進陶瓷產業的統籌協調,提高產業競爭力。雖然當前區政府大力支持陶琉產業的發展,但是現在陶琉產業基本都是單兵作戰,沒有形成合力;絕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很難進行融資,擴大企業規模。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引導,促進產業間的強強聯合與相互合作,規范產業運作,形成強大的陶琉產業發展區。
(二)強化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營銷能力,打造博山陶琉品牌自主創新是一個產業獲得持續發展和贏得競爭優勢的動力源,是產業鏈分工的基礎條件。
自從中國加入WTO之后,國際產業競爭已由產業加工、制造的生產階段轉移到包括研究開發和營銷、品牌內在的自主創新階段。當前博山陶琉產業總體而言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政府也意識到應該推動其制造工藝的創新和發展,但是效果差強人意。為此,政府和企業必須繼續推動產業的升級。一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在此也得到體現),提高產業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二要實施積極的市場營銷,提高市場營銷能力。廣東佛山目前建筑陶瓷產量約占國內產量的50%,世界產量的20%,出口逐年增長,佛山成為我國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相比廣東佛山的產業發展,博山陶琉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缺乏高明的營銷技巧,以至于好的產品沒有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博山區相關產業必須要重視產業營銷能力,提高產品的知名度。三要特別注重對區域品牌的保護、開發和提升,打造“博山創造”的品牌。四要培育有利于區域創新的環境,實現產業創新,政府就應該消除禁錮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給地區先進文化主體一個寬松、有力的環境,積極引進適合本地文化環境的先進地區的文化理念,并廣泛在各種媒體上宣傳,從文化上塑造一個整體創新的氛圍,促進企業創新的發展。
(三)培育人才與引進人才
產品創新需要具有基礎創新能力的高級技術和工程人才,政府不僅要重視引進人才,而且應該針對本地情況設立相應教育政策,適時調整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科比重。由于博山陶琉產業不屬于高新技術行業,宣傳也不到位,結果對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大。人才缺失導致高層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頻繁更換,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因此,政府和企業都必須要重視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工作。在加強宣傳的基礎上,企業應該重視通過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實現組織創新,促進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要從觀念上重視人才和知識的作用,創造有吸引力的良好工作環境,制定長期人力資源培養和發展規劃等,充分調動產業人才的能動性與積極性,促進陶琉產業的發展。
- 上一篇:檢驗局外貿發展指導意見
- 下一篇:區發改委全年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