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運用
時間:2022-01-26 10:55:55
導語: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實際上是人類對現代生存環境的一種美化過程,是人類社會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在適應了環境之后,繼而開始對環境進行改造,同時在改造的過程中又融入了人類的情感與美學思想,逐漸地形成了一種帶有一定理性的,同時又具有明顯目的性的人類活動,是“對多種自然環境、人工環境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加工,令結果滿足人類的心理需求”的一種過程。與此同時,也催生了一種帶有美學意義的新興學科——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幫助人們更好地實現審美價值,更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一個經歷了漫長發展過程的國家,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多個民族。在不同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因為受到各種特殊因素的影響,各個民族之間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區別,從而促進了各個民族與地區之間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而受這些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的影響,不同區域之內的建筑群落也都不盡相同,有著各自的地域文化特點,這也就促使每個區域都建造有地區的標志性建筑、人文景觀等。比如在江南古鎮中,因為水鄉特有的水流像彩帶般交織著圍繞在房前屋后,令建筑仿佛帶有一種獨特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而這樣的建筑空間布局和建筑本身帶有的淡雅色彩,一同構成了當地地域文化元素的獨特表現形式,形成了中國山水畫般的雅致美感。
二、地域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缺失
設計者在進行現代環境設計的過程中,已經出現了全球化、國際一體化、均質化的設計趨勢,與此同時,各個地區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不斷縮小。針對地域文化元素在實際的環境藝術設計中引發出的一些現象,可以把地域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缺失劃分為兩大類:首先,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在整體性上沒有得到有效的具備,簡單地說,就是指無論在哪一處區域,也不管這個區域的大與小,區域全部都經歷了漫長的地理歷史因素的作用,才導致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一些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特征,地域特色的景觀環境的產生是由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同而直接催生的。比如,說起威尼斯,人們的腦海里想象的一定是在水中劃船出行的人們和仿佛在水中漂浮著的房子,整座城市似乎和水脫離不了關系,一種“水上城市”的畫面感油然而生。而說起北京,人們腦海里浮現的一定是方方正正的、大氣的、實用性與功能性都很強的北京四合院。上述內容不單純是地域文化對其周邊空間環境產生的作用,同時也對其所在區域的文化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力。相反,假如把這些經過了漫長發展的民族傳統進行割裂,那么直接就導致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形成一種記憶上的喪失,這樣就會令設計者在進行環境設計時缺乏必要的文化底蘊,令環境設計成為無本之源。目前,在現代環境設計中出現了“千城一面,千樓一面”的情況,各地的環境設計風格與建造模式都十分相似與接近,而地區內建筑之間的風格也十分接近,地域特色元素基本上沒有發揮出自身的價值,處在一個弱勢的地位,這就要求設計者在實際的設計中要不停地去挖掘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內在活力。其次,地域文化元素之間的差異性表現特征不明顯,當前設計者在進行空間環境的設計過程中,通常采用地域文化元素的平鋪使用,基本上是重復不變,缺乏必要的地域文化環境之間的差異性呈現,這樣就導致了在對地域文化的差異性進行延續的過程中,缺乏對地域文化內容的深入探討與挖掘。人們常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相關從業者,應該牢牢抓住我國民族文化的傳統優勢,充分了解多民族之間不同的實際情況,在環境藝術設計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創新與總結,打造出各種具有差異性的地域文化新環境。
三、地域文化元素的現實意義表現
環境藝術相關從業者在進行環境設計與建設的實踐過程中,要充分地尊重當地的文化傳統,同時要對那些優秀的文化傳統元素進行必要的保護,盡量最大限度地確保當地文化特色的延續。因為在現階段,我國在進行環境設計時,理念和風格經常會模仿和學習國外,很多國內的大城市在建設與開發的過程中,存在著彼此之間在環境設計上大同小異、如出一轍的現象。尤其在最近十幾年中,伴隨城市建設的腳步加快,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建筑物拔地而起,而建筑物的外在形象卻十分相似。看似差不多的城市面貌,令城市的本土特色全然不見。反觀國外,在進行環境設計的過程中,無論在進行環境空間舊址的改造時,還是進行環境的新建與打造時,都十分重視區域內的特色地域文化、當地的人文歷史,同時對當地的地形、地貌等特殊的地理因素也都進行充分的考慮,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實際的設計工作。同時,一些我國的傳統地域文化也被廣泛地應用在外國的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之中,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等,甚至國外的運用程度在某些方面上超過了國內。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通過深入挖掘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研究在地域文化基礎之上形成的環境建筑的形式,總結出本土的文化特色與規律,并把這些內容以文化的形式輸送到了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令本國文化出現在全世界的范圍之內,這是一種有效的文化擴散形式。
四、地域文化元素的傳承和弘揚
不管是一個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其地域文化在自身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其他外來文化所帶來的影響,本地文化與外來文化兩者間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吸收與融合,這時候表現出來的是文化的包容屬性;二是本地的地域文化會對外來文化產生一定的排斥性,兩者之間會發生一定的沖突與競爭。而文化之間發生的這種交流的過程,被人們稱為文化的整合過程。就目前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形勢而言,我國設計者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怎樣能在本民族文化不斷進步與發展的過程中,以及我國地域文化不斷進步的歷程中,在保持對本土優秀文化進行傳承的前提下,對外來文化進行更好的借鑒與吸收,最終形成一套系統的、有效的、屬于我國本土的地域文化體系,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實際的工作中進行更為積極的探索,尋找不同文化之間融會貫通的結合點。設計師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的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對本土的地域文化傳統保持足夠的重視,對可能促使空間環境產生的變化持有足夠的關注。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地域文化元素、傳統文化的滲透給予足夠的重視,比如我國傳統文化《易經》中的太極圖,它的內容包含了元素的向心力、構成要素之間互相包含同時又互相否定的一種特性,如若將其運用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那么它不僅僅能在表現形式上展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能把其內在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精神向外傳遞出去。要想使環境藝術設計更好地立足在地域文化特色的大環境之中,可以從地域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延續方面入手,一是通過具象的繼承去把握其外在;二是通過更加抽象化的繼承去把握其內涵,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從低層次向著高層次發展的關系,在發展的規律上是循序漸進的,彼此之間存在著互相影響與滲透的關系。在精神層面對地域文化元素進行傳承,要避免在對地域文化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對那些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進行借鑒與照搬的情況,要對歷史發展過程積累下來的環境建筑之中的民族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一些內在的核心內容與底蘊進行探究,還要巧妙地利用施工技術打造出不一樣的文化特色。以北京的傳統建筑四合院為例,它在建筑形式上,對外保持著一種封閉的格局,但其內部卻十分寬敞,這對現代環境設計就有著很大的啟示意義。現代社會通常會建造一座座高樓大廈,大廈與大廈之間就仿佛一座座獨立的四合院,而設計者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建造的工作中,也可以仿照四合院的內部所具有的寬敞、有利于溝通的特性,有意地在設計中作出能夠便于人們之間溝通、縮小空間距離的設計,這一方面滿足了現代建筑所具有的功能性,同時又更大限度地促進了人群之間的溝通,方便了人們的交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交流需求。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環境藝術已然成為一種文化延續的載體。設計者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不要對現代的科技與文明過度依賴,建造出千篇一律的建筑群落、一些形似的環境空間,這樣做不利于我國各個民族之間多元化共存的良性循環發展。在進行環境空間的藝術設計時,應該保持每座城市、每個地區之間都延續自身發展歷程中積累下來的地域文化元素,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地環境藝術設計的道路,針對區域自身的情況制定出一條與眾不同的城市環境設計模式,只有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保持著對當地自然環境、文化傳統、地域文化元素的重視,才能為環境空間的發展與建設鋪就出一條更為順暢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李軻.傳統文化在環境藝術中的傳承與運用[J].青春歲月,2012(18):41.
[2]李雨霜.淺談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06):88-90.
[3]遲天堯.淺析地域文化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J].才智,2010(36):225.
[4]賈婧.地域文化特色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作者:馬翩翩 單位:江西工程學院
- 上一篇: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研究
- 下一篇:藝術設計教學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