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護士的帶教方法論文

時間:2022-08-19 11:29:00

導語:實習護士的帶教方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習護士的帶教方法論文

摘要:臨床實習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專業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重要階段,也是形成未來工作作風、工作能力的關鍵。如何幫助學生實現角色轉變,使之盡快成為技術過硬、醫德過硬、理論過硬的新時代合格的護理人才,是醫院護理管理者及臨床帶教老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護理帶教

一、帶教老師應注重給學生的第一印象

作為初次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來說,面對陌生的環境,復雜的人員,對帶教老師個性的未知,怕自己做不好,擔心老師、患者責怪等因素,不免產生緊張、害怕、孤獨無助的心理。因此,作為帶教老師,第一印象的好壞會給護生帶來很大的影響。端莊大方的儀表、整潔得體的著裝、和藹親切的語言、溫文爾雅的舉止及親切真誠的微笑,會一下子拉近師生的關系,在最短時間內消除護生的緊張心理。

二、幫助學生熟悉環境、規范禮儀

對新來的護生首先介紹醫院的規章制度、本科室的環境及工作特性、物品擺放與存放處、工作的時間順序安排等。嚴格護生著裝儀表規范,遵守院規科規,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時上下班,不離崗、串崗,不隨意調班、代班,有事及時請假。操作時做到“四輕”——操作輕、開關門窗輕、說話輕、走路輕。說話溫和、尊重患者、微笑服務。同時要反復告誡護生要有慎獨精神,說明不安全醫療對患者、自身及醫院的危害,樹立法制觀念,加強責任心。

三、提高帶教老師的素質

作為帶教老師,不但要有豐富的護理專業知識,嫻熟的臨床護理技術,更需要具備高尚的醫德、師德,熱愛護理工作,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帶教過程中要做到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向護生傳授知識和醫療護理道德。在臨床帶教中注意帶教方法,為學生做出榜樣。對學生應放手不放眼,要親自指導,規范操作,嚴格要求,有錯誤及時給予糾正,多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加深理解,眼睛隨時要緊跟學生,保證醫療安全,避免護理差錯的發生。在帶教過程中,結合遇到的病情變化,主動向護生傳授知識和經驗。

四、宜用一對一的帶教方式

實習護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應多問、多看、多學、多練、多請教,從而自覺獲得知識;帶教老師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啟發性地將護理學的重點、難點及相關學科的新進展、新技術和護理安全防范的知識傳授給護生;生活上主動關心、幫助他們。在放手不放眼的情況下,盡快讓護生熟悉各項護理技術操作。

五、注重培養學生觀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狀態是復雜而多變的,有時患者病情或心理細微的變化恰恰是某些嚴重疾病的先兆,護士只有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實踐經驗、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及時發現這些變化,采取果斷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帶教老師可布置觀察的內容,如患者出現的癥狀、體征、治療效果、藥物反應、思想動態、營養狀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實施后的效果等,并指導護生如何觀察。護生必須收集以上資料,提出護理問題,制定護理措施,并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實施并及時給予評價。通過臨床實習,護生可以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解決患者的臨床實際問題,為護生以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公務員之家:

六、加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醫學知識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為使護生對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夠的重視,在臨床教學中進行法律意識、醫療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教師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尊重患者的權利,如知情權、隱私權等,使學生及早樹立法律觀念,增強法律意識,盡責慎獨,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格三查七對,正確執行醫囑以及正確及時書寫護理文書等,在護理實踐中有意識地用法律法規來規范自己的言行。

帶教老師是護生進入臨床的第一任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及教學方式都會影響學生的工作能力及今后的發展方向。帶教老師應以自己的耐心、細心和責任心進行帶教,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護生,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