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探究
時間:2022-06-19 09:49:01
導語:英語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作為一門世界語言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交流作用,但當前英語教育過于關注教材本身的語言知識而忽視了它的文化背景知識,缺乏國際化意識,導致很多學習者在實際工作中與外國人交往時無法達到真正的深入交流。以數字和新技術為主要支撐的新媒體,使得信息傳播廣泛、快捷而又便利。如何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英語教育改革,培養適應社會的國際化人才,對擴大中國經貿往來、文化交流和國際影響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王洪淵,2013)。為了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合格人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隨著科技和網絡的不斷發展,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也要及時做出調整,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現代元素,把新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去,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激發大學英語教學的活力,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更加能動的學習和探索英語學習,使英語教學更加適應新的形勢,煥發出勃勃生機(陳靜,2016)。
一、新媒體及其特征
新媒體(NewMedia)是指當下萬物皆媒的環境,它興起于1990年,它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簡單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換句話說,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形式,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必將鎖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進步。它融合并利用網絡技術,并以網絡技術為載體,這一點與傳統媒體有較大差異。新媒體融入了網絡、數字和移動等技術,通過各種新形式,如電腦、手機或數字電視等媒介將豐富的內容展示出來,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新媒體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新媒體使得交流更加順暢,觀點更加多樣。新的媒體之下,話語權被廣泛分散,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發表言論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對每個事物每件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心情,成為獨立的個體。比如利用QQ、微信,每個人都可以對某一事件發表自己獨立的看法。(2)新媒體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共享更加便捷。傳統的媒體形式比較單一,非常的呆板。新的媒體通過網絡技術展現了多種多樣的形式,有著無窮的魅力,而且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享受媒體帶給我們的快樂,并源源不斷的接受來自五湖四海的信息,做到國與國資源的相互利用,真正實現了共享。(3)新媒體受眾選擇性增多。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里,人人都可以充當信息者,還可以充當信息的接受者,這就打破了只有新聞機構才能新聞的局限,充分滿足了信息消費者者的細分需求;與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不同,新媒體是“受眾主導型”。受眾有更大的選擇,可以自由閱讀,可以放大信息。(4)信息實時。與廣播、電視相比,只有新媒體才真正具備無時間限制,隨時可以加工。新媒體利用強大的軟件呈現內容,可以輕松地實現24小時在線。(5)新媒體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和電視傳媒大眾傳播進行比較,運用新媒體的用戶在使用心態、話語表達方式上都有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社會進步及新媒體發展的必然結果,也使得新媒體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新媒體所傳播的內容也更加接近生活,更容易打動人從而引起人的共鳴。
二、基于新媒體的英語教學改革
(一)教學方式
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利用新媒體來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新媒體具有傳遞信息比較迅速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授課時增加時事新聞介紹和討論部分,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國內及國際動態,培養其國際化意識,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可以在授課時設計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相關領域。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實現翻轉課堂授課,在教學中設置角色扮演、模擬國際會議、電影配音等學習任務,加強對學生國際化意識的培養及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操練。教師可以就某一學習主題制作微課上傳班級QQ群,從而將課堂延伸到課外,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互動交流。
(二)教學內容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教師應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上課之前,教師先通過新媒體平臺(例如微信群、QQ群和電子郵件)分發學習資料,并讓學生熟悉預習任務,進一步完善授課內容。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國際化意識及英語的應用能力。教師除了完成授課任務,還應有針對性地展開系統的課前、課上和課后的跟蹤調查,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滿足研究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需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在課堂內外進行課程設置和授課,利用新媒體平臺對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進行積極有益的補充。通過微信和QQ群在線布置學習任務和對學生課下學習進行指導。
(三)教學平臺
基于新媒體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最大的優勢是教師不再局限于傳統教材和單一的課堂授課。通過上網搜索教學資源,把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融入教學設計,并制作成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料,既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教學,也可以上傳至特定網絡教學平臺,方便學生通過智能手機等終端隨時隨地學習。本校也先后引進和應用了兩種在線英語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學習和網上測試。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全球化大背景下,英語教育應順應時代的潮流,培養出的人才不僅應具備熟練的外語運用能力,還應該具有國際化視野,能在國際事務中游刃有余。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并且被普遍運用的媒體形式具有巨大的傳播優勢,高校教師應充分運用新媒體給教學帶來的優勢,抓住學生的心理,在教學中革新教學方法,構建多樣的學習平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作者:王英 單位:西京學院
參考文獻:
[1]陳靜.國際化視野下基于新媒體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21):157-158.
[2]王洪源.新媒體視角下“中國英語”國際傳播的策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4(4):173-174.
[3]黃敏.國際化視域下新媒體資源與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對接策略[J].英語廣場,2016,65(5):117-118.
[4]寇艷艷,譚東峰,趙嵐.新媒體環境下研究生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英語廣場,2017,74(2):64-65.
[5]戶曉娟.高等教育國際化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創新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8(6):119-120.
- 上一篇:初中英語教育創新理念和方法
- 下一篇:淺談我國英語教育的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