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戰略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研究
時間:2022-03-11 10:47:03
導語:競爭戰略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1世紀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物流市場競爭也逐步深化和加劇,所以物流企業為了有效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就應當充分關注自身的發展建設情況以及核心能力,切實提高資源的有效配置,能夠擁有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才能夠有效的為客戶服務。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簡要分析當前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具體的控制策略,希冀有效促進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物流一詞被人們熟知,當前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物流成了商品流通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的物流企業管理系統尚未發展完善,仍然處于建設階段,部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實力相比較大型企業而言,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例如部分生產行業的企業更加重視生產成本的核算與控制,但是物流行業卻忽略該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物流企業缺乏成本控制意識,并未形成科學完善的物流管理體系,所以物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加強成本控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概述物流企業成本理論以及當前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具體對策:
一、物流企業成本理論概述
物流企業成本指的是物流活動中消耗的活勞動以及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例如產品的包裝、運輸、存儲、加工、管理過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以及與存貨相關的資本占用情況、物品損耗情況、物品稅收成本與保險等等。通過加強成本控制,能夠以最小的成本消耗實現優質化服務,切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有助于吸引價格敏感的客戶。
二、當前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物流投資規模較小。分析我國物流企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我們能夠看出當前企業的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布局不合理,由于投資規模較小,相比較物流的需求增長速度而言明顯滯后,這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物流不暢的重要原因。我國物流的效率較低,成本較大,并且大部分企業的設施已經陳舊或者是老化,搬運機械水平較低,也無法滿足新經濟時代的多元化發展需求。部分企業的自身擴大與再生產資金出現嚴重不足現象,難以及時更新改造技術設備,由于國家財政并未有效加強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所以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相比較發達國家而言較為滯后。(二)信息技術發展滯后,阻礙企業信息發展。我國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并未構建科學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只有少部分企業擁有信息管理系統,也只局限于財務管理系統以及資源計劃、人資管理與客戶關系,管理與維護,建立企業內部網與網站建設等眾多方面。由于大部分企業并未構建自己的信息平臺,日常的聯系與通信主要是靠傳真機或者是電話,效率較低且缺乏及時性,存在較高的出錯率。由于我國的傳統物流主要是以經營倉儲和運輸為重點,并未重視對產品的配送與加工等信息化建設,也難以及時有效的收集處理物流信息,無法有效引入先進的物流技術,導致信息處理水平較低,所以嚴重影響著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了相關業務的有效推動。所以必須要構建中小型物流企業的信息平臺,但是對于中小型物流企業而言,這是一項極大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所以大部分企業并不愿意將信息投入到這一方面。再加之缺乏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對于當前的管理模式有所沖突,也會嚴重抑制著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發展。(三)成本核算存在缺陷,加劇成本管理難度。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過于重視運輸費與搬運費等一系列顯性成本,但是卻忽略了物流環節中消耗的設備折舊與資金利息、人員培訓等各項隱性成本,并未正確認識到物流活動組織不當可能會導致的風險,或者是效率低下等時間成本。所以根據先進國家的相關實踐表明企業的自營物流成本支出情況明顯高于外部支付的數倍之上,根據當前的物流管理,我們能夠看出企業并未有效掌握實際的物流成本,企業決策人員也難以從當前的會計系統中及時有效的獲取物流成本數據。例如產品保管過程中的保管費,以及銷售殘留品的緊急輸送,或者是在庫維持等一系列過程產生的費用都必須要進行計算,所以會增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難度。(四)企業成本控制手段與方法尚未成熟。根據當前的發展情況,我們能夠看出物流企業只是停留在內部物流活動分析,會積極尋求降低物流的成本與方法上,極為重視單個成本的降低,但是卻忽略了外部環境的變化,并未從供應鏈角度去分析如何增加績效,也難以與生產部門與銷售部門共同探討物流成本的問題,以及機構壁壘問題。由此可以看出物流企業的內部決策支持系統仍然較為封閉,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物流企業的市場環境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生存風險也逐步加大。例如有的企業過于看重業務,卻忽略了如何防范風險,不知不覺中便會增加風險防范成本。例如有的企業在信息交流與反饋監督評價過程中并未正確認識到發展動因,也難以根據當前的新形勢發展情況,有效調整經營活動與戰略思想。
三、競爭戰略主導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策略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物流信息平臺要想有效提高企業的發展水平,首先要加強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構建信息化網絡平臺,有助于促使物流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整合優秀資源,切實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各地區應當加強網絡基礎建設的有效銜接,構建信息數據庫,形成網絡化商務平臺,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為物流企業的運作提供法律保障。例如可以應用射頻識別技術與條碼、傳感器與全球定位系統等等,經過各項平臺有效應用于物流產品的采購,生產,存儲,包裝以及運送等各個環節,實現各節點的有效協作與對接,切實實現貨物運輸的高效管理。(二)有效推廣國家標準,構建物流成本核算國家應當加強對相關標準的有效宣傳和推廣,能夠確保物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現有的會計制度下,進一步增加企業物流成本的核算與報告。例如《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被稱為填補國內物流成本核算管理的空白,能夠為我國企業物流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有助于實現企業的成本管理由定向轉向為定量分析。(三)切實降低保管成本,發展第三方物流由于中小型企業的實力與規模,決定著企業在網絡建設與物流服務鏈條發展過程中會存在著不盡人意的情況,如果企業在內部投入大量的資金展開物流管理,難免會削弱核心生產能力的關注度,也無法充分發揮社會化物流的重要經濟優勢。對于此類狀況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資源的有效重組與制度改善,國家也應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支持。例如可以結合市場形成第三方物流企業,進一步提高物流企業的發展,經濟效益,能夠由企業物流轉向為物流企業,加強信息流與物流、資金流的多方位控制,形成整體的功能網絡結構。(四)應用戰略管理思想,加強企業成本控制當前企業的采購制造與市場營銷功能,過于難以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企業成本核算應當與管理同步進行,才能夠有效控制制衡企業成本。所以在新時期下,物流企業必須有效結合效益背反理論,由于企業的子系統之間的成本會存在著此消彼長的發展關系,雖然某個子系統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卻仍然難以實現物流總成本的降低。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應當有效協調物流子系統間的有效協作,將企業的物流成本以及競爭戰略有效結合,有助于降低企業產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進一步優化企業資源管理,從戰略過程中全方位的尋求,并且拓展物流控制新方法,有效實現成本的事前控制與事中分析,事后鞏固等等。通過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監督和管理,能夠全面控制成本,進一步實現預測、計劃、控制、分析、考核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企業在各項物流活動中應當有效組織并實施作業成本管理方法,能夠組織人員深入到企業進行作業,深入挖掘企業的成本動因,有助于消除作業鏈非增值作業,在此過程中有效的融入戰略管理思想,進一步優化企業整體價值鏈,有助使企業可持續發展,從而占據市場的主要發展地位。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當前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物流行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在新時期開展物流企業通過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所以企業應當明確物流成本的大小以及成本結構,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當前物流企業的成本,我們能夠發現物流活動中仍然存在著部分問題,所以為了有效明確物流活動中存在的責任者以及不合理環節,必須加強成本控制,能夠為企業與社會發展節省大量的財富,切實減少物流活動中產生的資源消耗。
參考文獻
[1]蔡飛.淺談競爭戰略主導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方法[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6(3).
[2]劉雯.關于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方法探究[D].山東大學,2017.
[3]蔡飛.淺談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具體方法及對策[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6(14).
[4]溫斌.物流企業的成本控制問題及具體對策[D].天津師范學校,2017.
作者:張昕 單位:西安雨潤農產品全球采購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業成本控制若干問題分析
- 下一篇:基于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