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項目成本控制工作研究
時間:2022-09-04 03:45:55
導語:基建項目成本控制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長期以來,基建項目投資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都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基建項目投資成為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石。基建項目的管理涉及面廣,管理內容較為復雜,而為了確保實現投資收益目標,需要建設單位不斷加強成本管控水平,將成本控制理念貫穿于項目建設始終,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并確保落地,防止成本超出預期影響項目的經濟性。本篇文章主要對基建項目成本控制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做好成本控制的有效建議,希望對基建工程建設有所啟發。
關鍵詞:基建項目;成本控制;有效舉措
近20年來,我國對基本項目建設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包括房地產、高鐵、電力、化工、市政交通等大量基建項目紛紛上馬,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基建項目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衡量一個基建項目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成本管理,也就是項目建設成本能否控制在預期目標范圍之內。
一、基建項目成本控制面臨問題
基建項目一般具有建造周期長、投資規模大、不確定因素多等特點,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易導致項目建設成本的增加,從而影響項目最終的投資收益。目前國內基建項目普遍存在影響項目建設成本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成本控制責任體系不健全不清晰。基建項目成本控制涉及建設單位內部各部門、受托建設管理方等多方面的責任,其中建設單位內部財務部該管什么、技術部門該管什么、受托方該管什么,在很多項目中都不明確,成本歸誰管、是否超支對各方都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導致建設過程中各方互相推諉或引發合同外費用的增加。以技術部門為例,受傳統觀念及考核機制影響,部分技術人員成本意識不足,僅關心項目工期和工程質量,而忽視人、財、物等資源的投入,與主管項目經濟性的部門工作脫節;再以受托方為例,鑒于項目有EPC、PMC、BOT、DB等多種建管模式,不同模式下建設單位與受托方的合同范圍邊界亦不相同,承擔的成本控制責任也有所區別,在建設過程中對于相關工作及成本費用的歸屬經常產生糾紛,從而對項目建設成本造成重大影響。(二)成本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基建項目成本控制涉及設計、采購、施工等很多環節的工作,若各環節成本控制措施不能落實到位,則直接導致項目建設成本超出預期目標。例如:設計環節,由于前期勘察工作不到位,導致設計不合理或存在設計缺陷。過于追求建筑外形和使用功能,忽視成本控制,選擇了施工難度大的技術和工藝,材料及設備選型的價格過于昂貴,導致成本控制壓力進一步增大。未建立設計評審機制,即未對設計方案進行比選或優化,導致成本控制目標虛高;采購環節,未引入充分的市場競爭,造成采購成本嚴重偏離市場實際;施工環節,未經批準同意,擅自改變設計、提高標準、擴大建筑面積,或施工過程管理不善導致工期延誤、工程變更,從而引發后續合同變更或索賠費用的增加等。(三)缺乏對安全、質量、工期和成本。“四位一體”的正確認識基建項目安全、質量、進度與成本作為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受政府監管要求影響,基建項目通常將安全與質量擺在工程建設首位,故在部分基建項目中,有的建設單位為了極力保障項目施工安全或追求過高的工程質量,導致工程成本大幅攀升;有的項目則為了早日建成投產,取得生產效益,則會要求施工企業壓縮工期,不僅增加了趕工成本,還易導致安全質量風險,例如2016年江西豐城電廠三期在建項目由于盲目壓縮工期導致了“11.24”73人死亡的特大安全事故,不僅影響了項目后續施工,還增加了窩工及事故補償費用。
二、基建項目成本控制有效舉措
(一)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責任體系。建設單位內部應建立層次分明、責任清晰的成本管理體系,并明確相關部門的管理權限和職責范圍。通過分級授權規范成本控制工作的溝通協調渠道,實現成本控制權力與責任的分配均衡,從而使各部門在其歸口管理的業務范圍內行使各自的管理權力,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必要時可設立專業的成本控制委員會,借助行業專家力量,提升項目成本管理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建設單位與受托管理方要明確約定在不同模式下各自承擔的工作范圍、責任和接口,清晰界定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將合同價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避免后續合同執行過程中因責任不清導致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基建項目成本控制可以實行精益化管理,將成本控制目標責任具體分解、落實到部門和人員,并納入到績效考核體系。哪個單項或單位工程成本超出目標,就追究相關人員或所在部門責任,反之則予以獎勵,這樣就能提高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心,推動項目成本控制工作取得更大實效。(二)完善落實項目成本控制措施。建設單位要將設計階段作為成本控制的關鍵環節,要遵循安全、可靠、經濟、適用原則,以提高項目投資效益為宗旨,合理確定設計原則、設備選型原則和建設標準。加強對施工現場的調查和分析,力求掌握最充分的整體情況,減少因設計失誤引起的改建、重建等工作,避免造成成本浪費。尤其要堅決推行設計方案評審和優選工作,要對不同的設計或技術方案進行經濟效果評價,以實現技術合理、成本最優的項目建設目標。采購階段,建設單位要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擇優選擇信譽高、服務好、報價合理的施工承包商和設備材料供應商,通過獲得承包商的優質服務,可以提升基建項目管理水平,從而降低項目建設成本。合同采購要遵循“估算>概算>預算>立項>承諾”的正向控制邏輯,不留或盡量減少開口項,防止因開口項目取費標準的靈活性加大項目成本控制風險。施工階段,建設單位要加強對施工方案的審查,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降低資源投入,提高投資收益。重視合同結算管理,嚴格按工程進度辦理結算支付,避免提前結算導致財務費用的增加。嚴格變更審批控制,前置審查變更的必要性和經濟性,防止通過變更隨意增加設計內容、提高設計標準、引起拆除返工等增加建設成本的情況發生。對可能引起承包商索賠的事件應當有所預警,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最大限度避免索賠事件的發生,注意索賠涉及資料的積累,并不斷強化對承包商的反索賠意識。同時,為確保上述各階段成本控制措施的落地,建設單位可以建立“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即PDCA循環的成本管控機制,對成本管控措施和成本目標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整改以及考核獎懲,以促進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三)提升項目建設統籌管理意識。建設單位應將安全目標、質量目標、進度目標和成本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安全、質量、進度和成本“四位一體”的管理理念,統籌平衡四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每個管理者尤其是技術人員都不應局限于本崗位工作,而是要不斷加強成本管控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精打細算,持續優化項目建設成本:一是要通過精心組織和有效管理,在保證安全、質量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和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力爭縮短工期,降低項目建設成本。但是,也要避免由于對項目安全、工程質量的過于苛刻導致進度拖期和成本的無謂增加;二是對于項目趕工,要權衡費用的投入與提前工期所節約的成本孰大孰小,以及是否對工程安全、質量存在負面影響。通過采取合理的技術措施,在實現趕工目標和保證工程安全、質量的同時,降低項目建設成本。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作為影響企業未來長遠穩定發展的基建項目投資,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項目成本控制工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成本管控方法,高效解決各類問題,確保實現項目建設成本目標,從而為基建項目創造更大的投資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金存.高校基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本控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9,6(3).
[2]鄧鈉.大型基建項目中的成本管理與績效影響分析[J].工程經濟,2018(6):58-62.
[3]王智勇,陳全勝,熊燕利.基建工程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8(3):241-241.
作者:劉赤亮 單位: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
- 上一篇:工商管理對金融經濟發展的作用
- 下一篇:汽車租賃成本控制分析
精品范文
10基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