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會計納入“大財務”探析

時間:2022-04-21 11:11:32

導語:基建會計納入“大財務”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建會計納入“大財務”探析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新《政府會計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促進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模式的改變。本文基于權責發生制對事業單位基建會計納入“大財務”進行了深入探析,不僅分析了以往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單獨核算的弊端,而且還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就事業單位如何在權責發生制基礎上將事業單位基建會計納入“大財務”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實現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關鍵詞: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基建會計事業單位

基建會計指的是事業單位就單位基本建設相關經濟業務所專門開展的核算業務工作。經過多年來的發展,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已經逐漸形成了成熟的會計業務處理體系,可以對單位各類基本建設項目資金的來源、用途、支出進行系統完整的核算。基建會計核算結果不僅能夠為單位領導層做出基建發展決策提供有效依據,而且還能通過會計信息數據對單位基建項目開展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反饋和控制,確保單位基建項目風險的最小化,對單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隨著我國很多地區事業單位職能的不斷拓寬,以往的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事業單位的管理需要,不利于單位會計核算的系統性。鑒于此,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要將基建會計納入到“大財務中去”,實現各類經濟業務的統一核算。

一、舊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單獨核算所存在的弊端

(一)兩大核算主體各自為政。無論是針對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還是基建項目的財政撥款都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進行,雖然資金流動都體現在一個銀行賬戶之內,但是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過程中卻是通過兩個套賬方式體現,兩大核算主體各自為政,核算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值得注意的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基建會計核算以往都是基于收付核算制進行的,難免存在著財務會計和基建會計主體空間范圍界定不清的情況,資金使用隨意性和浮動性較強,為違規違法情況的發生營造有利環境。(二)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相割離。以往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基建會計分別核算還會造成會計信息相割離的情況,由于核算方式上的差異性,一些局部業務即使存在著相似性,在不同的核算方式下核算結果也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直接對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相割離,基建會計中的一些長期掛賬、賬實不符等情況不能夠及時體現和反饋,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進行處理,就有可能出現壞賬和入賬障礙等嚴重問題,不利于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的體現。(三)會計信息反饋不全面。一些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反饋工作做的不好,僅僅對總體情況以及幾個關鍵點上進行反饋,并沒有將各類信息系統、全面地在會計報表中體現。這些片面的披露和反饋方式使得單位基建項目收入和支出情況不能夠及時反映,為會計舞弊提供了操作空間。一些單位出于某種目的在基建賬目上弄虛作假,隱藏真實財務情況,進而挪用、套取和轉移基建資金,最終導致財政資金配置效率低下。(四)國家資產監督難度大。以往事業單位基建會計和財務會計相分離,基建會計信息和財務會計信息本身就存在著二重性,單位基建項目如果不能夠及時將項目核算和監督材料匯報給單位會計部門的話,一些信息就會被隱匿。在這種情況下,單位內部審計部門在開展國有資產審計工作過程中難以及時發現單位資產管理問題,難以實現有效監督。同時,部分基建項目一旦形成固定資產,以往的資產管理問題就會被掩蓋,甚至全面資產管理監督范圍,使得單位監督難度加大,此外,基建會計單獨核算還不利于政府監督的順利開展,部分單位可以通過會計科目和業務處理上的靈活處理掩蓋基建項目價值流失情況的發生,不利于國有資產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基于權責發生制視角對事業單位

基建會計納入“大財務”的幾點建議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在權責發生制視角下事業單位基建會計納入“大財務”的要求,事業單位應當通過完善會計相關規章制度內容、加強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以及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等方式來提升單位會計工作效率。(一)完善會計相關規章制度。事業單位應當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內容對自身會計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首先,單位應當基于權責發生制會計基礎對基建會計的會計確認實際、業務處理時限、業務處理方式方法以及反饋機制進行明確,確保會計人員在處理基建相關業務過程中有章可循,促進基建會計更好地融入到日常會計業務處理中來;其次,單位還應當對于單位基建項目收支情況反饋指標進行優化,不僅要有定性指標,而且還應當加入定量指標,明確風險控制極值,嚴格把控財政資金支出,確保基建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最后,單位還應當重視崗位權責的明確性,實現不相容崗位分離,且對各類崗位職責進行明確,一旦出現問題能夠落實到具體人員,切實提升會計人員開展基建會計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基建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緊密融合。(二)加強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要進行固定資產計提和補提,基建項目作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補提的關鍵點,有必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力度。鑒于此,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固定資產實際情況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合理選擇,確保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凈值。同時,單位還應當完善自身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工作,對于一些易損耗的固定資產要定期進行清查,對于一些耐用的固定資產還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清查,以便更好地完成基建項目完工之后的后續核算。(三)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事業單位應當加大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力度,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和權責發生制快計基礎重點為其培訓基建會計最新的政策和業務處理辦法,而且還可以采取為會計人員提供下實地學習的機會,向一些基建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好的單位學習實踐經驗。同時,單位還應當重視會計工作成績與個人績效的相結合,通過激勵機制來提升會計人員對于基建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重要性的認識,提升其工作主觀能動性,為權責發生制下事業單位基建會計順利納入“大財務”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S].財會[2017]25號.

[2]李林蓓.事業單位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基建項目的核算分析[J].財會學習,2019(27).

[3]陳晶.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基建會計核算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8).

作者:郄志偉 白桐銘 單位:1.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公路管理局 2.河北省教育廳會計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