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碳排放成本控制研究
時間:2022-09-17 09:44:12
導語:新型城鎮化碳排放成本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為切入點,對企業碳排放成本控制進行了動因分析,并闡述了控制程序的基本步驟及產品設計、產品采購、產品生產等三個主要控制環節,最后以金江水泥企業為例,通過計算分析得出此結論:企業在生產流程工藝的低碳改進可以使公司減少現金流量的支出,獲得長期的利益及競爭優勢。
關鍵詞:低碳經濟;碳排放成本;新型城鎮化;控制
一、引言
2011年以來我國先后開展兩批42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試點,在實施低碳經濟的過程中通過確定碳排放峰值目標、加快技術創新等舉措,不斷地探索著各具特色的低碳發展經驗。從2013年起,根據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的具體要求,我國先后開展了國家低碳社區和低碳工業園區的試點。迄今為止,低碳試點工作逐步形成了從省到城市、城鎮、園區、社區的全方位覆蓋。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7個碳交易試點的順利進展,見證了交易量的持續增長。霧霾問題一再成為眾矢之的,不僅大城市期待“APEC藍”,新型城鎮也盼望著PM2.5的值不再爆表。在建設“美麗中國”的今天,如何使得新型城鎮實現綠色、生態發展成為了國人的關注點,作為打造新型城鎮的重要著力點———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隨之提上了議事日程。為此,在新型城鎮中進行碳排放成本管理是實現“低碳城鎮”的應有之義。與此同時,關注新型城鎮化中的碳排放成本是生態化、美麗鄉村建設與城鄉統籌的社會背景下順應低碳經濟的發展潮流,也是隨著碳排放市場的日趨成熟,企業在未來競爭中的有力武器。本文嘗試以新型城鎮化中的金江水泥企業為分析重點,對其碳排放成本控制展開較深入地探討。
二、新型城鎮化的內涵詮釋
新型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具有城鄉統籌、節約集約、生態宜居等基本特征。新型城鎮化規劃主要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在不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前提下,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水資源及能源等,強化生態的修復與環境的治理,推進綠色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促進城市建設運營管理模式以及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的形成,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人為干擾,一定程度上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最終實現新型城鎮化的低碳建設和發展。
三、碳排放成本控制動因分析
碳排放成本控制是指以成本作為碳排放控制的手段,通過計算和監督企業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碳耗費,綜合考慮影響成本的不同因素和條件,同時采取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過程。科學地實施碳排放成本控制,可以促進新型城鎮中的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實現跨越式發展。幫助新型城鎮中的企業推進產業和產品向利潤曲線兩端延伸:向前端延伸,從生態設計入手投入研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向后端延伸,重塑品牌與構建銷售網絡,提高核心競爭力,最終使新型城鎮的產業結構逐步趨向低碳經濟的標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機制的加快,國際金融環境給國內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進入常態,在全球經濟暫不明朗的情況下,面對這一經濟形勢國家相繼通過召開經濟工作會議等形式對此進行相應部署和改革,而在所改革過程中,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一直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這其中有關碳排放的工作部署顯得尤為明顯。打造新型城鎮,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但是,在新型城鎮中大多數企業僅僅把產品生產成本的管理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對成本控制的重點部分進行選擇時,僅考慮了較為直接的生產成本,而忽視了間接成本,如碳排放成本等。例如,在核算產品生產成本的過程中,很少有企業會考慮從產品的可行性研究到銷售使用過程中發生的碳排放成本。更嚴重的是這些高碳支出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國內企業的碳排放成本控制僅僅側重于處理和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排放問題,缺少一套有效的碳排放成本控制方法,導致沒有對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環境成本進行有效控制。若企業要實現低碳環保的目標,就必須轉變其固有觀念,將生命周期法等成本控制方法融入碳排放成本控制中,而且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不應只包括內部實際發生的成本,也應該包括企業之外的環境成本。
四、碳排放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驟
雖然每個行業碳排放控制對象各有不同,碳排放控制工作的要求也各不一樣,但碳排放成本控制工作的過程基本是一致的,大致可分為四個步驟:1.確定碳排放控制標準,即確定評定工作績效的尺度。管理者應以計劃為基礎,根據制定的標準引導碳排放控制工作??茖W的控制標準直接影響了整個控制工作能不能更好地運行。結合生命周期理論與碳排放來看,制定碳排放成本控制標準應從企業現有條件出發,包括其現有的管理水平與資源條件,并結合企業產品生命周期每個階段的不同特點,采用一定的碳排放效率指標參數來確定碳排放成本控制標準。2.衡量碳排放工作成效,即通過管理信息系統采集實際工作的數據(與已制定的碳排放控制標準中所對應的要素),了解和掌握工作的實際情況。在這一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做到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客觀性、相關性。3.分析衡量的結果,即對比實際成本控制結果與目標成本,找出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并分析其發生的原因,針對差異發生的原因,積極提出并貫徹執行更有效的改進措施,這是碳排放控制中最需智慧與勇氣的環節。但是,若分析結果表明偏差低于重要性水平或在可控范圍內,那么碳排放控制人員就不必再進行下一步,控制也就到此為止了。4.采取管理行動,糾正偏差。糾正偏差的方法不外乎兩種:要么改進工作績效,要么修訂標準。在碳排放成本控制的標準下,衡量與對比分析企業低碳會計系統運行過程中發生的實際成本,發現并及時糾正偏差,例如針對企業采購環節的不合理,可以采取更換供應商、加強綠色價值鏈管理等手段進行糾偏;如果是因為法律法規的變化導致的不適應,那么就可以通過調整碳排放成本控制的標準,使之與其新的法規相匹配,利用低碳控制程序的約束和糾偏功能進行糾正。碳排放成本控制是新型城鎮建設碳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實現發展低碳經濟、讓天更藍,水更綠的生活愿景。同時作為市場經濟的參與者,企業也必須滿足供應商、購買者、投資人及法律法規等對企業的成本要求。
五、碳排放成本控制環節
碳排放成本控制是新型城鎮建設碳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碳排放成本要求,按照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價值鏈理論,碳排放成本控制的應該是貫穿碳排放成本發生的每個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環節,具體包括:生產、營銷、運輸和售后服務、物料供應、技術、人力資源或支持其他生產管理活動的基礎功等過程所發生的碳排放成本控制。在這些所有活動環節中,最重要的三個環節是產品設計、產品采購、產品生產環節,這三個核心環節的碳排放若是能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城鎮化中的企業便能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自覺踐行低碳路線,實現碳排放成本的控制達標。(一)產品設計產品類型是低碳還是高碳取決于設計環節,而產品類型不僅決定了能否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能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決定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因此,設計階段是企業碳排放成本控制的源頭與關鍵。為了降低整體碳排放成本至最小,在最初的研發設計階段企業應該首先關注企業行為對碳排放產生的影響,合理開發與設計產品,兼顧環境利益與經濟利益,和諧發展。實現產品的低碳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節約材料使用數量為實現原材料的最小化使用,可以通過精簡產品的設計節約材料使用數量。這不僅可以減少原材料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還有利于減少運輸和存儲空間,進一步降低運輸帶來的碳壓力。根據國家科技部的數據,1千克過度包裝紙的使用減少,可節能標準煤約1.3千克,二氧化碳相應減排3.5千克。如果全國范圍內過度包裝紙用量每年減少10%,那么可節能約1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12萬噸。2.延長產品生命周期低碳設計策略包括應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具體措施如下:改進產品的設計,選擇質量好的材料,嚴格把控生產全過程,提高產品的耐久性。改進產品的設計,完善產品的功能,保證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產品都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降低客戶對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3.促進低碳消費的形成產品的最終出路在消費,低碳消費是在設計環節就應該考慮到的,從而在消費過程中能夠降低產品產生過多的碳。具體包括以下措施:降低能源消費。如設置自動關閉電源的裝置,優先使用能效最低的原件,像在飲水機閑置時設計自動關掉電源,除開每天正常工作的九小時之外,每臺每年節電約366度,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51千克。使用清潔能源。不可再生資源生產的產品使用應適當減少,提倡使用清潔能源產品。例如混合動力車可省油30%以上,每輛普通轎車每年可因此節油約378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832千克。(二)產品采購實行低碳采購,是指在企業的采購決策中考慮碳排放等環境因素,通過減少采購危害生態環境或難以處理的材料,減少材料的采購成本并循環使用材料,從而提高產品質量,降低企業碳排放成本,最終實現提高企業績效的目標。1.選擇低碳供應商企業在采購過程中,應該優先選擇低碳供應商。關注產品單位產值碳足跡,采用可再生、可循環、碳排放少的材料和零部件,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和碳排放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目前供應商低碳評價的主要標準包括:碳風險評估、低碳計劃、低碳技術;產品或服務績效、企業創新與發展能力、碳信息管理與監管等。2.對采購資源進行投資回收在采購過程中對各種資源進行投資回收與再利用,能夠提高企業的環境和經濟效應。產品的回收。建立產品的再循環和回收系統,最大限度發揮產品的功能。再制造和再更新。在采購產品時優先考慮采購標準元部件,從而當產品進入處置階段時,就可以通過再制造和再更新等手段促使元部件原有功能的繼續發揮。充分利用多余的設備和材料,企業多余的資源、二手材料、以及廢料可以同時出售,確保有效實施低碳采購策略和控制碳排放成本。(三)產品生產生產環節是企業的中心環節,也是企業減排的“主力軍”。新型城鎮中的企業要實現低碳生產,就必須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對生產過程與產品采取整體預防的碳策略。具體措施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級和無碳替代”。高碳改造是指通過節能減排減少排放量;低碳升級是指利用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改進原有設備;無碳替代指積極使用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這些措施能夠有效的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獲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1.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生產工藝和技術是實現新型城鎮中的后進式企業轉型升級的最重要的因素。改進生產工藝、更新改造生產設備、引進先進生產技術,有效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不斷減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環境。更新設備、改變工藝是清潔生產的必經之路。2.合理有效利用資源據科學統計,原材料費用大約占了產品成本的2/3,因此合理運用原材料能夠有效地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減少碳排放。合理利用資源,就是針對選擇的優質原材料進行分組,確保物料平衡,合理制定并有效執行產品生產方案,這一過程最好能協調經濟與低碳兩方面,以便資源達到最大化利用,最終建立一種長期的、高效的資源選擇機制。
六、結論
新型城鎮“招商引資”引進的企業排出的溫室氣體,容易改變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力和農業的土地承載力,進而影響到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建立與完善新型城鎮企業碳排放成本控制機制,提高企業的“碳”風險應對能力,很有現實意義。本文認為,碳排放成本控制是新型城鎮建設碳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碳排放成本要求,碳排放成本控制的應該是貫穿碳排放成本發生的每個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環節。
參考文獻:
[1]RatnatungaJ,JonesS,BalachandranKR.TheValuationandReportingofOrgani-zationalCapabilityinCarbonEmissionsMan-agement[J].AccountingHorizons,2011(01).
[2]吳傳清.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的內在要求來源[N].長江商報,2013-11-29.
[3]謝東明,王平.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我國企業環境成本的戰略控制研究[J].會計研究,2013(03).
[4]孫曉冰.山東省低碳生態新型城鎮化問題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12).
[5]楊蓓,汪方軍,黃侃.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企業碳排放成本模型[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作者:王怡 單位: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林業局
- 上一篇:影響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因素及措施
- 下一篇:傳媒文化與消費社會看故宮彩妝大火現象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