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綠色GDP與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論文

時間:2022-10-11 11:14:00

導語:淺談綠色GDP與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綠色GDP與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論文

論文關鍵詞:綠色會計綠色gdp綠色國民經濟核算

論文摘要:在經濟高速增長,能源與資源浪費嚴重,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國家統計局和環保總局在全國十省市試行了綠色GDP核算,發現存在著核算資料缺乏、環境損耗難以量化等不利因素,既而轉向綠色會計、單位GDP能耗等.本文豐要就綠色會計、綠色GDP.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內涵及三者之間的聯系做了探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持續的高速增長,但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能源與資源的浪費嚴重,環境問題突出。以此,中國開展了以綠色GDP為核心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試圖測算出環境的破壞對經濟的影響,在經濟增長中計人環境成本,從而提倡更為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

2006年,英國《金融時報》有關《中國放棄“綠色GDP”計劃》的報道,對此,國家統計局則表示先做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實物測算方面,暫時不做價值的估算,作為需要給出一個數字的綠色GDP,現在確實難以實現。并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及”綠色會計”作為綠色GDP的替代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就綠色會計、綠色GDP、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做一研究。

1.綠色會計、綠色GDP、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內涵

1.1綠色會計及主要內容

綠色會計的研究始于本世紀70年代早期,最為突出的是聯合國國際會計和政府間專家工作小組在連續幾次的會議上討論過綠色會計問題,并建議各國研究相關的準則。

綠色會計是會計學、環境科學、現代經濟理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相互結合,運用一定的方法,以貨幣單位、實物單位計量或用文字表達的形式,反映、報告和考核企業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生態環境資源等成本價值,平衡人工資本和自然資本,全面反映自然資本和企業、社會效益的一門新興會計科學。綠色會計突出核算企業自然環境成本,在提高企業自身直接效益的同時,更注重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而全面監督反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其基礎內容可分為三部分:自然資源消耗成本;環境污染成本;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及產生的社會環境代價評估,同時包括對國家經濟發展宏觀決策的評估。其區別于傳統會計的顯著特點是增加了自然環境內容,特別重視環境科學與會計實務的結合。由于與自然環境關系復雜,考慮到目前的綠色會計核算技術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核算對象主要是:綠色成本,包括自然資源成本、自然資源損耗、環境保護支出等;綠色收入,包括自然資源收人、環境污染收人、資源環境保護收人等;綠色會計收益包括資源環境收益、綠色利潤等。

1.2綠色會計的核算方法

綠色會計的確認計量是將涉及自然環境的經濟業務也作為會計要素,經過辨認確定其數量、價格,加以正式記錄并人會計報表的過程。價值計量公式簡列如下:

現實使用價值=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總用戶價值=現實使用價值+未來使用價值自然資產價值=總用戶價值+存在使用價值

其中:間接使用價值、未來使用價值和存在使用價值又是自然資產價值計量中最困難的內容,需要借助于價格替代法、支付意愿法、接受意原法等。確實難以計量的環境污染,可用數學模型適當測算估計量化。

1.3綠色GDP與綠色國民經濟核算

傳統的GDP核算一方面沒有扣減環境降級成本,另一方面將環境保護支出作為投資活動,結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環境保護支出就越多,GDP也就越大。綠色GDP就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環境成本后的國內生產總值;從概念來理解,綠色GDP是建立在GDP基礎之上的,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指標;從核算方法上看,綠色GDP是在傳統GDP核算的基礎之上,將“自然資源”與“環境因素”納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因此,綠色GDP并非一種全新的概念,也不是對傳統GDP的顛覆性變革。應該說,綠色GDP是一種對待人與自然的新態度,一種人類對以往高消耗、高污染發展模式的反思。一般來說,資源耗減成本、環境退化成本為虛擬成本,環境保護支出為實際成本,由于資源環境問題是非市場化的,沒有明確的市場價格,這就給估算資源耗減成本、環境退化成本帶來很大的技術困難??梢姡G色GDP核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其核算方法還很不成熟,依舊處于探索過程之中。公務員之家

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就是在現有國民經濟核算的基礎上,考慮了自然資源與環境因素,將經濟活動中的自然資源耗減成本與環境污染代價予以扣除,進行資源、環境、經濟綜合核算,形成一套能夠描述資源環境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關系,能夠提供資源環境核算數據的核算體系,亦稱為資源環境綜合核算體系(SEEA)。

如同,GDP是傳統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綠色GDP則是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

2.切實推苛側錄色會計為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和綠色GDP核算提供堅實基礎

一個完整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既要包括宏觀的核算,也要包括微觀的核算,他既從全社會的角度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對資源環境與生態環境的價值平衡核算,也在企業會計核算體系中建立有關企業使用自然資源及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治理情況的會計核算,即從微觀企業的角度測算環境、資源的影響。和宏觀環境經濟核算一樣,通過對環境問題進行貨幣計量,從價值上對消耗與補償進行平衡,對企業進行環境會計核算,是對企業在環境問題上履行社會責任的考核和評價的重要指標。由于微觀環境經濟核算是以企業作為核算主體,微觀環境經濟核算體系屬于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一個分支,故在進行環境經濟綜合核算時必須考慮以政府為主體的宏觀環境經濟核算體系和以企業為主體的微觀環境經濟核算體系。

綠色會計是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和綠色GDP核算的基礎,他能為后者提供充實的微觀數據基礎。在統計部門核算GDP的時候,由各個工業部門提供相關的報表及數據,但對于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和綠色GDP核算來說,企業不可能把“環境損失”、“資源損失”等數據進行上報,因為在目前的微觀會計核算和微觀統計核算中這些數據是難以統計的,這樣也造成了綠色GDP核算相關數據搜集的困難。在國家統計局和環??偩秩珖∈芯G色GDP核算試點中,試點地區也一直試圖通過對污染損失案例的調查,建立地區環境污染經濟損失估算模型和估算方法,確定估算技術參數,但最終只能就某一地區的某一行業進行這樣的估算,尚缺乏在全國范圍內一致認可的綠色GDP核算相關參數。歸根結底,是企業微觀核算數據的缺失,而綠色會計的全面推行將為綠色國民經濟和綠色GDP的核算提供詳實的環境、資源耗損數據。因而,企業綠色會計核算可以作為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和綠色GDP核算的前提和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