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西部經濟發展

時間:2022-05-21 04:53:00

導語:金融危機西部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危機西部經濟發展

由2007年美國次貸經濟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迅速、嚴重地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使全世界陷入一片恐懼和混亂之中。淺談已接近尾聲的全球金融危機,如何切實根據西部地區自身的情況,保證西部經濟快而穩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反思與探索。

一、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及分析

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貸機構新世紀金融的破產,標志著美國次貸抵押貸款危機全面爆發。這場次貸危機在經歷了流動性缺損、信貸緊縮、實體經濟萎縮三個階段,最終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導致全球財富大幅縮水,生產和貿易急劇下降。同時,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全球銀行業、金融市場及金融穩定機構遭受巨大威脅,給世界各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中國也不能幸免于難,被卷入其中。全球金融危機源于房地產市場,并通過信貸市場、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最終反作用于實體經濟,引起歐美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整體動蕩。首先,推行自由放任的經濟金融理論和政策,提倡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模式,是導致這場危機的根本原因。“放任經濟,任其發展。”是新自由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沒有國家監管的金融市場是非常不穩定的。其次,經濟結構的失衡是造成這場危機的又一重要原因。美國經濟結構失衡主要表現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嚴重的結構性失衡,資本市場、金融資本在結構與規模上與其賴以生存的實體經濟不相匹配。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所言:“美國金融危機不是單純的監管不力,如果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刻分析來看,實際上是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結果。”最后,政府在金融監管上的缺失也是導致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最典型的有,華爾街金融衍生產品放任的監管,導致華爾街的經濟精英們違背信用原則,漠視風險控制,只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將社會責任拋諸腦后,最終造成嚴重的后果。

二、金融危機對西部經濟的影響及西部經濟的現狀

1、經濟增長速度的減退金融危機使西部地區在投資、消費、進出口方面都受到嚴重沖擊,最終導致西部經濟增長速度的放慢。同時,東部地區的外向型企業和房地產業經營困難也通過產業聯動效應,使西部地區一直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型產業間接受到沖擊。

2、就業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危機使西部地區已經十分突出的就業矛盾驟然加劇,異常尖銳。金融危機下,企業現有就業崗位減少,新增就業同比大幅下降,就業需求空間急劇壓縮,城鎮失業率大幅增長,大學生就業矛盾更加突出。

3、居民消費水平有所下降財政資產縮水,財政性收入大幅萎縮,企業效益明顯下滑,使得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速減緩。收入下降和邊際儲蓄上升,居民消費水平有所下降。

4、經濟有待進一步回暖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通過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抵御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配合“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財政政策來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回暖。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取得積極成效,使西部地區經濟趨穩向好的勢頭日趨明顯。但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小,產品處于產業鏈低端,生產方式比較粗放,自我調整能力弱,目前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堅固、不平衡。基于西部經濟的現狀,后金融危機時代的西部經濟發展是挑戰也是機遇。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以及西部經濟的未來發展道路應當注意的問題都顯得至關重要。

三、汲取教訓、總結經驗,后金融危機下西部未來發展道路應注意的問題

1、注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統籌兼顧,促進二者之間的協調發展實體經濟是市場穩定運行的基礎。實體經濟滲入到和民生疾苦、企業生存密切相關的各個社會生活領域,它提供著人們的基本生活資料。在經濟結構需要變革的后金融危機時期,實體經濟的穩定運行對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顯得更為至關重要。虛擬經濟影響實體經濟的外部宏觀經營環境。虛擬經濟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各類有價證券籌措資金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快捷、方便、充足的資金。實體經濟為虛擬經濟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同時虛擬經濟的發展狀況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實體經濟的發展程度,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后金融危機時期,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更應該汲取金融危機的教訓,重視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一視同仁,統籌規劃,均衡發展和協調一致。一方面,西部地區實體經濟的發展,必須結合自身條件。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遼闊的土地資源、多采的人文資源、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以及廣闊的市場潛力。因此,西部地區應繼續發展和提升資源型企業。如西部地區的豐富的礦產資源加工;鄂爾多斯、塔里木、準噶爾、柴達木、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氣豐富,加快進行天然氣的開發、綜合利用和外輸。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注重健康、環保型農業。積極推進西部地區棉、糖料、水果、花卉、茶葉、蠶桑、馬鈴薯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建成一批具有帶頭示范作用的農產品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在提倡高產量生產時,落實科學發展觀,杜絕農業發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注重健康、環保型的綠色農業。注重產業升級,樹立自主品牌和新技術應用,重點落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環保產業的自主創新。可加大在西昌航天基地、陜西閻良民用航空的航天航空產業先進技術投資,擴大和提升甘肅金昌新材料、四川成都生物這些西部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以及高素質人才的引進。能源原材料工業是現代經濟的基礎工業,而礦產資源又是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物質基礎。建立旅游經濟開發區,挖掘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西部地區有數不勝數的旅游資源,有世界著名的風景名勝地,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四川風景宜人的九寨溝,佛教圣地峨眉山,云南的香格里拉、大理,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布達拉宮,陜西西安,甘肅敦煌等。加快建立和發展西部各地的旅游經濟發展區,可開辟當地新的收入途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在發展實體經濟的同時,虛擬經濟也必須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做到高效與適度。重點進行短期投資,合理應用金融資源,以達到虛擬經濟效率的提高。營造適度地中小型企業及個體創業者寬松的市場融資環境和經營環境,適宜地降低苛刻的準入門檻和貸款額度門檻。在金融資源的合理應用,在充分發揮市場的自發調節作用的同時強化政府的宏觀調節能力,以及加強金融風險意識以防虛擬經濟膨脹,繼而發展為泡沫經濟。

2、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城鎮化步伐,最終擴大和拉動內需增長2012年,國際市場依然不景氣,擴大內需仍是金融危機后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保障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同時,政府通過對消費品減稅和提供適當的補貼,來推動、刺激消費。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建設完善的城鎮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社會醫療制度、公共服務設施和鼓勵福利事業的發展。只有人們的物質生活充足,精神生活富裕,才能促進消費,最終達到西部地區內需的增長。同時建立完善的西部地區的交通運輸網,保證西部各地甚至通往東部地區的物質運輸,人才交流。

3、努力實現金融創新,最大限度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危機后往往伴隨著巨大的變革。金融創新可大幅度增強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競爭能力,規避風險的能力。最終達到經濟效率的提高。后金融危機時期,金融創新對于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金融創新重點落實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人才,加強技術創新。第二,改進推廣系統、便捷的生產方法,研發開拓高效的管理系統。第三,精益求精,創新產品。研發、改進生產比傳統產品性能更好,質量更優的新產品。提高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與時俱進,努力實現金融創新。政府或金融當局和金融機構要時刻把握經濟市場的變化動態,防止或轉移經營風險和降低成本,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目的。總之,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西部地區人民的不懈努力,西部地區將以嶄新的姿態迎來美好的明天!